2020-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专题三 热词、热议话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专题三 热词、热议话题

资源简介

③ 专题突破篇
二、时政专题突破
专题三 热词、热议话题
……………………热点解读……………………
热点1 网络谣言
【热点聚焦】
【考查内容】
★2020年7月18日,新疆出现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再次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但个别网民通过互联网编造、散布涉疫情谣言信息,扰乱疫情防控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经核实,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公安机关依法对相关谣言信息及人员予以查处①。
①网络的利与弊;合理利用网络;违法行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1.(警示类)公安机关依法对相关谣言信息及人员予以查处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做法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网络的主人?
(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等。
热点2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
【热点聚焦】
【考查内容】
★2020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截至2020年6月4日,全国至少已经有27地先后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①。
★2020年7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要求地方加强联动,全国一盘棋,至2025年,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②。
①②非公有制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意义类)发展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有哪些意义?
(1)有利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2)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服务和改善民生。
(3)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的就业岗位,满足市民百姓的生活需求。
(4)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创业氛围。
2.(建议类)地摊经济火爆全国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出对由此产生的环境治理、市场监管、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担忧,请你就如何规范地摊经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①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采用立法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地摊经济的发展;②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避免无序状态发生等。
(2)摊贩:加强自律意识,不随意占道经营,自觉遵守市场秩序,做到文明经营、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热点3 防汛救灾
【热点聚焦】
【考查内容】
★2020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①。
★2020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6月份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紧急行动、强化措施,国家防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职尽责、密切协作,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关键时刻发挥突击队作用,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战,防洪救灾体系发挥重要作用,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①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族精神
1.(体现类)面对洪水来袭,广大干部群众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体现了怎样的抗洪精神?
体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2.(说明类)简要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原因类)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的原因有哪些?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为防汛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持。
(4)广大干部群众、武警官兵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5)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伟大民族精神为战胜汛情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4.(做法类)为抗击自然灾害,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各方面应该怎么做?
(1)国家(政府):①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制定科学的救灾预案;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③加强有关抗灾救灾科学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抗灾救灾能力;④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抗灾救灾工作。
(2)公民:①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协助防汛救灾工作。
热点4 文明旅游
【热点聚焦】
【考查内容】
★2020年8月8日,杭州西湖景区游人如织,许多游客在“惜别白公”铜雕处拍照。一中年男子竟大步冲上铜雕马背拍照,被路过游客当场劝下①。
★2020年8月,青海省格尔木市G315国道U型公路成为网红打卡地,一些游客扎堆在公路中间拍照,其间不乏重型货车驶过。在一段行车记录仪画面中,车辆险些撞上拍照游客,甚是危险。目前当地交警增派警力对此路段巡逻喊话,并设置提示牌②。
①②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说明类)这些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说明了什么?
(1)我国部分公民缺乏文明素养,公德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义务观念比较淡薄。
(2)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评析类)请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对这些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评析
(1)这些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是错误的。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或是统一的)。我们每个人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是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表现(或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3)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做到文明出游。
3.(建议类)为遏制旅游乱象,提升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
(2)增强公民文明出行的意识,营造文明出行的社会氛围,曝光不文明旅游的典型。
(3)加强文明旅游常识、景区游览规定、旅游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
(4)定期开展旅游问卷调查活动、青年志愿者劝导活动和文明游客评比活动等。
热点5 个人信息安全
【热点聚焦】
【考查内容】
★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①。
★2020年7月22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四部门在北京召开会议,启动2020年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②。
①②法律的特征与作用;违法行为;公民基本权利(隐私权)
1.(是什么)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侵犯的是公民的 隐私 权。
2.(做法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1)国家:①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法治保障;②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2)公民:①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
察能力;②当个人信息遭遇泄露时,应及时报警,依法维权。
3.(警示类)请分别从法律角度和合理利用网络角度,对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个人、企业进行劝勉
(1)法律角度: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③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2)合理利用网络角度: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合理利用网络,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热点6 自由贸易试验区
【热点聚焦】
【考查内容】
★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
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
方案的通知①。至此,中国的自贸区数量增至21个。
①改革开放;共享发展
1.(说明类)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说明了什么?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5)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2.(做法类)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应该怎么做?
(1)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2)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
(3)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
(4)以我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共同发展。
……………………热点训练……………………
一、选择题
1.当前,国内疫情稳定,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关于疫情的各种谣言仍有传播的温床。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 )
A.跟随大众,随手转发 B.保持理性,辨别真假
C.自觉抵制,不能传播 D.积极举报,勇于揭发
2.直播带货、为扶贫下单正成为一种潮流。滞销货变为畅销货,少有人知的山货成了线上“爆品”,贫困户紧锁的眉头舒展了,脱贫的路更宽了。这说明( A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②网络推动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④网络是把双刃剑,要远离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0·泰安)2020年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指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我们会给你们支持的。这表明( D )
①国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②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在青海省格尔木市G315国道U型公路旁有一块提示牌,上面写着:请文明旅游、安全
旅行。拍照千万种,安全第一条。不要让你的美,成为亲人的泪。这启示我们( B )
①出门旅游不拍照 ②法定义务须履行 ③行使权利有界限 ④遵守规则需自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20年7月22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四部门在北京召开会议,启动2020年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此举有利于维护公民的( A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生命健康权
6.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这( C )
①能够巩固我国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 ②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③有利于消除我国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 ④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7.2020年7月18日,网民举报金某(女,64岁)在微信群中编造散布“此次乌鲁木齐新冠肺炎疫情是由某女从哈萨克斯坦入境未经核酸检测和隔离措施而引起”的谣言信息。经核实,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公安机关依法对金某予以行政拘留并处500元罚款处罚。对此,有网友评论:“网络谣言需要法律来治理,没有法治就无所谓自由。”
请运用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对该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金某的行为触碰了法律的底线,付出了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用法律来治理网络谣言,其实是保障了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8.【防汛救灾 众志成城】
材料一:2020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材料二:在防汛救灾体系中,有一股科学力量,它们是抗洪一线的“实力担当”:电子哨兵“云上”瞭望、“5G+VR”远程实时观测、移动拼装式防洪墙……科技赋能,提升了防汛监测预警的精准度、抢险救灾的时效性,更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请你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谈谈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2)洪水猛于虎,给受灾地区造成了巨大损失。当洪水来临时,我们该如何自救?
(3)根据材料二,你能得出关于创新的哪些结论?
【答案】(1)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②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①要迅速向高的地方转移;②如果来不及转移,要立即爬上屋顶、大树、高墙,做暂避险,等待援救;③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3)①创新改变生活,科技引领未来,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②科技创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③生活处处需要创新,科技为发展提供动力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