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专题五 凝聚法治共识 建设法治中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专题五 凝聚法治共识 建设法治中国

资源简介

③ 专题突破篇
二、时政专题突破
专题五 凝聚法治共识 建设法治中国
……………………热点解读……………………
角度1 法律法规 
【热点聚焦】
【考查内容】
新法新规出台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①,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②,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③。
审议法律草案
★2020年6月28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拟从六个方面修改补充刑法,包括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定为犯罪;危及公共安全“高空抛物”“抢夺公交车方向盘”或将入刑等④。
★2020年8月8日,国旗法修正草案和国徽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涉及增加升挂国旗、悬挂国徽的场合,规范国旗、国徽的使用,强化国旗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国家标志制度有望进一步完善⑤。
①②③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
④⑤法律的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与刑罚;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维护公平正义
1.(说明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说明了什么?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保障生活。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4)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我国坚持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
护。
(5)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意义类)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
(2)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4)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进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意义类)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2)有利于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3)有利于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4.(评析类)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与香港有关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否会侵害香港居民的自由?请说明你的理由。
不会。自由是珍贵的,但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与香港有关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利于香港尽快恢复秩序,实现更好地发展。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自由和权利不仅不会受到减损,而且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5.(意义类)《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有效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各类风险,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
(3)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4)填补了生物安全领域基础性法律的空白,有利于完善生物安全法律体系。
6.(警示类)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对刑法作出修改补充的内容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1)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7.(做法类)为贯彻落实新的法律法规,我们青少年应该采取哪些行动?
(1)认真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规范自身行为,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威严。
(3)积极宣传新的法律法规,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角度2 违法案件
【热点聚焦】
【考查内容】
★“天网2020” 在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国际追逃追赃一刻不停歇,“天网2020”行动捷报频传①。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追逃追赃“天网2020”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589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52人。
★扫黑除恶  截至2020年7月20日,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起案件中,已办结28起;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3300余人②。
★反腐惩恶 2020年7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受贿案,对被告人赵正永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③。
★依法战疫  2020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严格依法办理涉疫案件④,共批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4480件5370人、起诉4527件5565人。在起诉的案件中,制售假冒伪劣防疫物资犯罪,虚假销售防疫物资的诈骗犯罪等较为突出。
①②③④法律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全面依法治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说明类)疫情之下,党中央“追逃追赃一刻不停歇”说明了什么?
(1)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法律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4)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意义类)我国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有利于震慑违法犯罪分子/黑恶势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3)有利于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4)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警示类)赵正永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警示?
(1)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2)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违,失责要追究。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
定的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3)我们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做守法公民。
4.(建议类)请你为国家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反腐败工作迈向新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
(1)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2)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3)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
(4)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等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关下运行。
5.(做法类)疫情是大考。请你从法治的角度谈谈在这次大考中,我们如何交上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1)国家:①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③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2)政府:①要依法行使权力,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②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3)公民:①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②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增强宪法意识,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热点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内容之广、 定义之细,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民法典( C )
A.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B. 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
C. 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 D. 发挥惩治犯罪的作用
2.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安全法共计十章八十八条,聚焦生物安全领域主要风险,着力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表明( D )
①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 ②国家安全要以生物安全为基础 ③我国的国家安全体系已经完善 ④良法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2020年7月,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表明( D )
A.只有犯罪行为才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C.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D.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截至2020年7月20日,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起案件中,已办结28起;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3 300余人。这有利于( C )
①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鼓励公民不顾一切同不法行为作斗争 ③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 ④消除全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5.【评论时事 爱港爱国】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但一些国家发布了社评称,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是一种违反“一国两制”原则的举措。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答案】①“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针对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香港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变,高度自治不会变,法律制度不会变。②“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颁布、实施香港国安法,是为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6.(2020·舟山改编)2020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届时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阅读三位同学的对话,回答问题。
(1)民法典关于“无人照料小孩”的救助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保护?
(2)结合文红同学的表述,说明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运用所学知识评析小永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1)(1)社会保护。
(2)公民要依法维权。当我们被高空抛物砸伤时,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绝不能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3)示例:小永的观点是片面的。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民法典中有许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体现了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显示法治精神需要道德滋养,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因此,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