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道德与法治中考精品专题学案(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17富强与创新(解析版)1、“改革开放”是中考常考知识点。经常结合当年的一些重要时政或者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重要的政策方针、具体的场景等以选择题、漫画题、材料分析题或者活动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备考时重点把握改革开放的原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创新等。2、“走向共同富裕”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相符,也是中考常考知识点。经常结合近年来国家采取的民生措施、振兴乡村、精准扶贫以及当年的时政热点(如首届农民丰收节)为载体考查,备考时重点把握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措施。3、“创新”是中考常考知识点。经常结合当年的一些重要时政(如科学技术大会)、典型科技人物、我国的科技成就,以选择题、漫画题、材料分析题或者活动探究题的形式考查,为历年中考重点,经常与教育、科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备考时应重点把握我国的科技教育现状创新的原因、怎祥建设创新型国家、怎样培养创新精神等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变化)(1)经济方面: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②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民生方面:①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②人民收人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3)国际方面: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⑤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⑦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超。(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4、正确认识我国推行的改革(1)改革的领域:我国推行的改革是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2020·贵州安顺市·中考真题)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从建国创业,改革开放,走向伟大复兴。中华民族()A.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B.到达了人类追求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终点C.奏响全国人民同步富裕、同时富裕的最强音符D.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飞跃【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以A说法正确;中国还没有达到终点,B说法错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C说法错误;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说法错误;故选A。2.(2020·四川南充市·九年级其他模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如何赞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②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发展③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④中国已经取得主导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把握。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中国不是主导地位,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2019·湖北荆门市·中考真题)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的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的时代强音。我国之所以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 )A.改革开放是决定社会主义新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中国未来发展只须依靠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C.改革开放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最主要手段D.改革开放影响中国的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之所以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决定社会主义新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正确。中国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还需要党的领导等,B错误。发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最主要手段,C错误。题目中体现的是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的影响,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4.(2020·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坚定扩大对外开放”。这是因为()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③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题文中我国之所以强调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新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正确答案选C。5.(2020·福建福州市·九年级二模)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从1978年出发,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人间奇迹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①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动力③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和特征,是制胜唯一法宝④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党的中心工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把握。①②:依据题文描述,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故①②说法正确;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致胜的法宝,但不是唯一法宝,故③说法错误;④: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但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中国号巨轮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彻底摆脱狭小水域的困境,开足马力、劈波斩浪,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下列事件能体现材料内容的有()①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领跑者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③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展示了建国7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②④说法正确。①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③错误,建国百年的目标是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选B。7.(2020·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山东自贸区,烟台成为山东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自贸区烟台片区位于烟台开发区辖内,包括中韩(烟台)产业园、烟台保税港西区两个国家级园区,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自贸区烟台片区的设立,可以()①促进烟台经济社会发展②提升烟台城市形象③深化烟台对外开放水平④巩固烟台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自贸区烟台片区的设立的意义。①②③:自贸区实行更加开放的对外政策,表明我国坚定不移的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提升烟台城市形象,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选A。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1)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2)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做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2)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5、党和政府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人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2019·辽宁中考真题)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D.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以前的矛盾,A错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选项B的观点符合题意。实现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C错误。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D错误。故选B。2.(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表明A.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C.发展的目的就是扶贫D.我国已经实现共同富裕【答案】A【解析】题干体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C错误,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D错误,不符合事实,我国尚未实现共同富裕。故选A。3.(2019·广西中考真题)职工医保与生育险合并、改善医疗服务、大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放开放宽、出入境证件实现“全国通办”……2019年全国两会过后,各部委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新政,这些新政( )A.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C.反映了我国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D.直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答案】A【解析】题文中所列举的我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我国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A说法正确;材料中与公民的政治权利无关,B说法错误;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举措并不能直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说法错误;故选A。4.(2019·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观察图,对图片理解不准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B.有助于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C.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表现D.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题文材料反映我国农村还存在贫困问题,大力实行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表现,故ABC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D错误,“根本”一词太绝对,但符合题意。故选D。5.(2021·河南许昌市·九年级一模)在我们走进“快时代”纷纷乘坐高铁、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时,对住在大山里的彝族村民来说,5633/4次绿皮慢火车不是一趟普通列车,而是山里人的赶集车、脱贫路上的助力车。慢火车票价低廉,降低了买卖的成本,增加了人们和外面世界接触的机会。全国目前还保留着81对类似的慢火车,主要运行于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偏远地区。“快时代”的公益慢火车()①暴露了发展困局,反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②满载着民生情怀,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③体现出政策的善意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充满制度的暖意,承载贫困地区人们出行发展的希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认识。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解决,故①说法错误;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②说法错误;③④:依据题文描述,“快时代”的公益慢火车,体现出政策善意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满制度的暖意,承载贫困地区人们出行发展的希望,故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正确认识创新(创新与生活的关系)(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2、创新的地位(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3、如何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4、创新的引擎作用(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1.(2019·重庆中考真题)作为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华为在全球拥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逾千亿元。截止2019年4月,华为的5G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华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要实现工业强大必须重视人才,而人才成长的起点在基础教育。对此,你认为( )A.华为重视科技研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B.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是华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C.重视知识重视人才能帮助华为解决所有发展问题D.华为的5G专利全球第一,科技水平全面超越发达国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华为公司的研究专家数量和对研究的投资上来看,华为重视科技研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选项A是对的;B不对,华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靠创新;C说法太绝对了;D不对,说科技水平全面超越发达国家不现实。故选A。2.(2020·江苏徐州市·中考真题)5G+医疗云支撑远程国家医疗队首次远程多学科会诊;“雪龙2号”首航南极,破冰能力和科考能力“更上一层楼”;首条“AI定制巴士”避开拥堵、一站直达,方便出行……这表明创新()A.引领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B.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C.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A:结合材料分析,创新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故A正确;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不是创新,故排除B;C:科技创新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创新,故排除C;D:材料未涉及全球竞争,故排除D;故本题选A。3.(2020·四川内江市·中考真题)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就是要跟随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三大城市群的步伐,上升到国家战略,真正撑起经济发展“第四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根本目的是()①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②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③促进区城经济协调发展④打造成都重庆同城化标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②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③说法正确;①:材料未体现扩大改革开放,①说法与题不符;④:“同城化标杆”说法不符合实际,④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4.(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有关创新的原因说法有误的是A.过有创意的生活,你我都可以有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C.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D.谋未来就要谋创新【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根据所学,我国之所以重视创新,是因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谋未来就要谋创新,A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BCD观点正确,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A。5.(2020·山东枣庄市·中考真题)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表明我国()①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潮流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③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永无止境。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①错误;从题干可以看出我国科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所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②正确;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③正确;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成绩斐然,但是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所以仍然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④正确。本题正确答案是D。6.(2020·重庆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中国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所有的核心器部件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可控”,北斗三号卫星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100%。北斗正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造福人类社会②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创新。题干表述了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所有的核心器部件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可控”,这说明了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造福人类社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启示我们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①③④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排除。故本题选C。1、我国科技创新现状(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2)有利于加快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4)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4)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5)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4、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1)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企业和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1)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术。(2)公民:①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②弘扬创新精神;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6、为什么要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1)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青少年能否创新,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4)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源泉,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养。7、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1)树立创新意识,拓宽思维,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进行创造性学习。(3)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4)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5)多动脑,勤动手,在实践中创新,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8、创新时代,如何正确对待知识产权?(1)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9、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做法(1)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2)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发现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10、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1.(2020·四川广元市·中考真题)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我国5G时代已经到来;2020年6月,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这些科技成就()①有利于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②有利于我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③有利于我国主宰全球科技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的重要性。依据教材内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的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①④观点正确。②观点正确,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在国际舞台上掌握话语权。③观点错误,排除。故选B。2.(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该系统是我国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创造的成果。可见,我国()A.已经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B.已经跨入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效D.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变化,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明显成果,表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C符合题意;A错误,我国还不是创新型国家;B错误,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D错误,不符合实际。故选C。3.(2020·青海中考真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因为()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④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因此,我国重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体现的是创新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C。4.(2020·辽宁朝阳市·中考真题)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是()①尊重劳动②尊重知识③尊重人权④尊重创造⑤尊重人才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四个尊重的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①②④⑤观点正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5.(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当今世界,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国际竞争的实质是()A.劳动和知识的竞争B.以教育和国防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C.创造和人才的竞争D.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竞争的实质。据教材知识可知,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所D说法符合题意;ABC说法不是国际竞争的实质内容,排除。故选D。6.(2020·辽宁抚顺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知识产权认识正确的是( )①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书是用来读的,买盗版很划算③我们要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④未成年人没有知识产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关于知识产权认识正确的是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要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①③符合题意,C正确;②错误,其做法是侵犯了作家的智力成果权;④错误,未成年人有知识产权。故选C。7.(2019·四川宜宾市·九年级一模)2018年,宜宾市投入8.54亿元,校(园)办学条件达标行动计划有序实施,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公用及运转经费3148.3万元,惠及学生5.24万人。宜宾市政府这样做()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努力促进教育公平③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举措④可以彻底解决宜宾的所有教育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宜宾市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体现了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③观点正确;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解决宜宾的一些教育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①②观点正确,④观点太绝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1.(2020·山西中考真题)历史上,科技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会带来生产和生活的巨大变化。以下同学们搜集的漫画素材中,符合“科技改变生活”主题的是()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改变生活。图一展示的是科技在教育领域带来的变化,符合科技改变生活的主题,①正确。图二展示的是在做了疫情防控的同时,政府帮助农民工安全返岗,与科技改变生活无关,②不符合题意。图三展示的是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③与题意不符。图四反映的是智能机器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体现了科技改变生活,④正确。故本题选C。2.(2018·宁夏长庆初级中学中考真题)厕所,关乎百姓生活,折射文明风尚,也关系国家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这说明()①我们党不忘初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和国家致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③“厕所革命”是解决当前百姓生活问题的关键④“厕所革命”是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厕所革命”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和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②④观点正确;说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观点正确;发展是解决当前百姓生活问题的关键,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3.(2019·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真题)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充分体现了(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党和政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③党和政府坚持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原则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是由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体现了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切实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有利于保障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推动减贫事业发展,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同步富裕、同时富裕观点错误,应该是共同富裕。故选C。4.(2019·吉林中考真题)“吉林一号”高分03A星是新一代光学遥感卫星,计划于2019年6月进行首次海上发射。届时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吉林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④吉林省的科技水平居国内首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题文中“吉林一号”即将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表明科技创新影响人们生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吉林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A。5.(2018·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8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他指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要,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改革开放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活力源泉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④观点正确。②观点错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观点错误,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以排除②③,正确答案选C。6.(2018·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前不久,美国商务部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让中兴通讯立即进入休克状态。中兴“空芯”之痛表明( )①我国要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中心②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我国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我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快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中兴“空芯”之痛警示我们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观点错误。故选B。7.(2018·浙江宁波市·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说:“海南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这说明( )①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②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策是正确的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海南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它所取得成就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所以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故选D。8.(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真题)2019年11月21-23日,首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举行。据悉,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34%,居全球首位。这表明我国()①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③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是科技创新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34%,居全球首位。这表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并非已经走在世界前列,①错误。这说明我国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②正确。引领发展的第一而非唯一动力是科技创新,③错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9.(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冰箱里的面包快吃完了,花该浇水了,皮鞋脏了该擦了……在5G时代这些信息将由物品自己“告诉”主人,而不是由人自己发觉后才去解决。这说明()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们的一切问题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④生活处处有创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创新与生活的关系。题文中,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创新的具体事例,有力地向我们说明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说明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处处有创新。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①的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故选D。10.(2020·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华为在全球拥有26个研发中心,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逾千亿元,已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这启示我们()A.要重视科技研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B.自主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可以解决所有问题D.华为的科学技术已全面超越发达国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材料中主要体现华为公司发展依靠创新,说明华为重视技术研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就,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A是正确的选项;B错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错误,“解决所有问题”的说法太绝对;D错误,华为的科学技术已全面超越发达国家,不符合实际。所以选A。11.(2020·辽宁抚顺市·中考真题)我国不断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是青少年成才的唯一途径④教育是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素质,把我国人口压力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题干中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唯一”的说法太绝对;④说法错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选A。12.(2020·甘肃天水市·中考真题)2020年1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科技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民族强。同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是因为()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C.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D.创新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A、B、C观点正确;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BC答案。1.(2019·四川宜宾市·九年级三模)2018年我们见证了国家太多自豪的大国工程。珠港澳大桥正式通车,第一艘国产航母辽宁号完成第三次试水,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这些大国工程的成功表明()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我国科技人员发扬了创新和敬业精神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超过发达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突出说明了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说明了我国科技人员发扬了创新和敬业精神。①②③说法正确;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④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2.(2021·河南许昌市·九年级一模)在我们走进“快时代”纷纷乘坐高铁、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时,对住在大山里的彝族村民来说,5633/4次绿皮慢火车不是一趟普通列车,而是山里人的赶集车、脱贫路上的助力车。慢火车票价低廉,降低了买卖的成本,增加了人们和外面世界接触的机会。全国目前还保留着81对类似的慢火车,主要运行于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偏远地区。“快时代”的公益慢火车()①暴露了发展困局,反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②满载着民生情怀,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③体现出政策的善意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充满制度的暖意,承载贫困地区人们出行发展的希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认识。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解决,故①说法错误;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②说法错误;③④:依据题文描述,“快时代”的公益慢火车,体现出政策善意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满制度的暖意,承载贫困地区人们出行发展的希望,故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3.(2019·云南玉溪市·九年级其他模拟)2010年8月9日以“创新体验成长——走近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隆重开幕。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因为()A.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就能成就任何事业B.创新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C.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D.创新精神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C: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所以C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化,A错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B错误;D: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错误;故本题选C。4.(2019·宁夏银川市·九年级二模)2018年9月26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了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八个方面政策措施。国家大力推进“双创”工作是因为()①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在于科技创新②创新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③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唯一动力④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②④:国家大力推进“双创”工作是因为创新的重要性,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在于科技创新,创新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①②④说法正确;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③错误;故本题选B。5.(2020·福建福州市·九年级二模)通过华为云平台上的疫情检测系统和自动诊断系统服务,中国医生与国外医生进行远程视频会议,中国与其他国家分享人工智能诊治系统等。这表明()A.教育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中国科技实力整体上跻身世界领先行列C.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D.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人皆能创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A:说法错误,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教育,故排除A;B:说法错误,中国科技实力整体上在世界比较落后,故排除B;C:中国与其他国家分享人工智能诊治系统表明,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C正确;D:材料未体现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人皆能创新。故排除D;故本题选C。6.(2020·河南焦作市·九年级一模)虽然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是在芯片等若干核心关键领域仍然面临着“卡脖子”问题,需要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面对当前现状,我们应该()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②均衡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推动万众创新,让人人都成为创新者、创业者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和把握。①③:依据题文描述,面对我国科技现状,我们应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应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故①③说法正确;②④: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主旨不符,故排除②④;故本题选C。7.(2020·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九年级其他模拟)“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和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受制于人。”这告诉我们()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的基石性因素B.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心工作D.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根据所学知识,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A与题不符;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C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改革开放的内容,D与题不符;故选B。8.(2020·西安铁一中分校九年级其他模拟)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我国的13所高校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是因为这13所高校有着我们最前沿最先进的研究学科,是真正的人才培养基地,他们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我国应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④复杂的国际形势给我国方方面面带来困难,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和教育的认识,题文中我国13所大学之所以让美国感到威胁,是因为这些大学培养人才,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表明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复杂的国际形势给我国方方面面带来困难,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等,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我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所以正确答案选D。9.(2020·盐城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二模)“互联网+”的发展让直播经济进入人们的生活,疫情的影响更是让直播经济带动了许多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由此可见,直播经济()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速发展C.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是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答案】A【解析】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A说法正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B说法错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C说法错误;创新是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D说法错误;故选A。10.(2020·山东聊城市·九年级二模)2019年9月10日,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全市教育大会在东昌宾馆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表扬先进,凝聚共识,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更加重视教育、关心支持教育、共同抓好教育,为推动聊城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聊城市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题干体现聊城市响应国家号召,重视教育,大力办教育,结合教材知识,这是因为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考点一:改革开放考点二:共享发展考点三:创新考点四:建设创新型国家102021道德与法治中考精品专题学案(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17富强与创新(原卷版)1、“改革开放”是中考常考知识点。经常结合当年的一些重要时政或者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重要的政策方针、具体的场景等以选择题、漫画题、材料分析题或者活动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备考时重点把握改革开放的原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创新等。2、“走向共同富裕”与“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相符,也是中考常考知识点。经常结合近年来国家采取的民生措施、振兴乡村、精准扶贫以及当年的时政热点(如首届农民丰收节)为载体考查,备考时重点把握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措施。3、“创新”是中考常考知识点。经常结合当年的一些重要时政(如科学技术大会)、典型科技人物、我国的科技成就,以选择题、漫画题、材料分析题或者活动探究题的形式考查,为历年中考重点,经常与教育、科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备考时应重点把握我国的科技教育现状创新的原因、怎祥建设创新型国家、怎样培养创新精神等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变化)(1)经济方面: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②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民生方面:①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②人民收人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3)国际方面: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⑤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⑦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超。(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4、正确认识我国推行的改革(1)改革的领域:我国推行的改革是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6、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2020·贵州安顺市·中考真题)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从建国创业,改革开放,走向伟大复兴。中华民族()A.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B.到达了人类追求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终点C.奏响全国人民同步富裕、同时富裕的最强音符D.实现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飞跃【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以A说法正确;中国还没有达到终点,B说法错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C说法错误;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说法错误;故选A。2.(2020·四川南充市·九年级其他模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如何赞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②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发展③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④中国已经取得主导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把握。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中国不是主导地位,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2019·湖北荆门市·中考真题)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的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的时代强音。我国之所以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 )A.改革开放是决定社会主义新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中国未来发展只须依靠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C.改革开放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最主要手段D.改革开放影响中国的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国之所以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决定社会主义新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正确。中国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还需要党的领导等,B错误。发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最主要手段,C错误。题目中体现的是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影响,而非世界的影响,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4.(2020·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坚定扩大对外开放”。这是因为()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③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题文中我国之所以强调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新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所以正确答案选C。5.(2020·福建福州市·九年级二模)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从1978年出发,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人间奇迹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①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动力③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和特征,是制胜唯一法宝④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党的中心工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把握。①②:依据题文描述,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故①②说法正确;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致胜的法宝,但不是唯一法宝,故③说法错误;④: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但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7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中国号巨轮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彻底摆脱狭小水域的困境,开足马力、劈波斩浪,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下列事件能体现材料内容的有()①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领跑者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③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展示了建国7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②④说法正确。①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③错误,建国百年的目标是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故选B。7.(2020·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山东自贸区,烟台成为山东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自贸区烟台片区位于烟台开发区辖内,包括中韩(烟台)产业园、烟台保税港西区两个国家级园区,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自贸区烟台片区的设立,可以()①促进烟台经济社会发展②提升烟台城市形象③深化烟台对外开放水平④巩固烟台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自贸区烟台片区的设立的意义。①②③:自贸区实行更加开放的对外政策,表明我国坚定不移的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提升烟台城市形象,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选A。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1)原因: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2)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做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2)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5、党和政府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人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2019·辽宁中考真题)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D.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以前的矛盾,A错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选项B的观点符合题意。实现共同富裕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C错误。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D错误。故选B。2.(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表明A.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C.发展的目的就是扶贫D.我国已经实现共同富裕【答案】A【解析】题干体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C错误,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D错误,不符合事实,我国尚未实现共同富裕。故选A。3.(2019·广西中考真题)职工医保与生育险合并、改善医疗服务、大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放开放宽、出入境证件实现“全国通办”……2019年全国两会过后,各部委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新政,这些新政( )A.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C.反映了我国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D.直接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答案】A【解析】题文中所列举的我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我国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A说法正确;材料中与公民的政治权利无关,B说法错误;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举措并不能直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说法错误;故选A。4.(2019·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观察图,对图片理解不准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B.有助于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C.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表现D.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题文材料反映我国农村还存在贫困问题,大力实行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表现,故ABC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D错误,“根本”一词太绝对,但符合题意。故选D。5.(2021·河南许昌市·九年级一模)在我们走进“快时代”纷纷乘坐高铁、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时,对住在大山里的彝族村民来说,5633/4次绿皮慢火车不是一趟普通列车,而是山里人的赶集车、脱贫路上的助力车。慢火车票价低廉,降低了买卖的成本,增加了人们和外面世界接触的机会。全国目前还保留着81对类似的慢火车,主要运行于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偏远地区。“快时代”的公益慢火车()①暴露了发展困局,反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②满载着民生情怀,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③体现出政策的善意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充满制度的暖意,承载贫困地区人们出行发展的希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认识。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解决,故①说法错误;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故②说法错误;③④:依据题文描述,“快时代”的公益慢火车,体现出政策善意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满制度的暖意,承载贫困地区人们出行发展的希望,故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正确认识创新(创新与生活的关系)(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2、创新的地位(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3、如何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4、创新的引擎作用(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1.(2019·重庆中考真题)作为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华为在全球拥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逾千亿元。截止2019年4月,华为的5G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华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要实现工业强大必须重视人才,而人才成长的起点在基础教育。对此,你认为( )A.华为重视科技研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B.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是华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C.重视知识重视人才能帮助华为解决所有发展问题D.华为的5G专利全球第一,科技水平全面超越发达国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华为公司的研究专家数量和对研究的投资上来看,华为重视科技研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选项A是对的;B不对,华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靠创新;C说法太绝对了;D不对,说科技水平全面超越发达国家不现实。故选A。2.(2020·江苏徐州市·中考真题)5G+医疗云支撑远程国家医疗队首次远程多学科会诊;“雪龙2号”首航南极,破冰能力和科考能力“更上一层楼”;首条“AI定制巴士”避开拥堵、一站直达,方便出行……这表明创新()A.引领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B.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C.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A:结合材料分析,创新让我们生活更加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故A正确;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不是创新,故排除B;C:科技创新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创新,故排除C;D:材料未涉及全球竞争,故排除D;故本题选A。3.(2020·四川内江市·中考真题)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就是要跟随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三大城市群的步伐,上升到国家战略,真正撑起经济发展“第四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根本目的是()①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②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③促进区城经济协调发展④打造成都重庆同城化标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②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③说法正确;①:材料未体现扩大改革开放,①说法与题不符;④:“同城化标杆”说法不符合实际,④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4.(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有关创新的原因说法有误的是A.过有创意的生活,你我都可以有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C.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D.谋未来就要谋创新【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根据所学,我国之所以重视创新,是因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谋未来就要谋创新,A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BCD观点正确,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A。5.(2020·山东枣庄市·中考真题)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表明我国()①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引领世界科技潮流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③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④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永无止境。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①错误;从题干可以看出我国科技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所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②正确;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③正确;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成绩斐然,但是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所以仍然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④正确。本题正确答案是D。6.(2020·重庆中考真题)2020年6月23日,中国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所有的核心器部件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可控”,北斗三号卫星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100%。北斗正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造福人类社会②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④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创新。题干表述了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所有的核心器部件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可控”,这说明了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造福人类社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启示我们谋未来就要谋创新,中国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①③④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排除。故本题选C。1、我国科技创新现状(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2)有利于加快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4)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4)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5)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4、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1)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企业和公民提出了哪些要求?(1)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术。(2)公民:①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②弘扬创新精神;③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6、为什么要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1)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青少年能否创新,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4)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源泉,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养。7、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能力?(1)树立创新意识,拓宽思维,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进行创造性学习。(3)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4)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5)多动脑,勤动手,在实践中创新,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8、创新时代,如何正确对待知识产权?(1)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9、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做法(1)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2)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发现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积极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10、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1.(2020·四川广元市·中考真题)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我国5G时代已经到来;2020年6月,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这些科技成就()①有利于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②有利于我国参与全球规则制定③有利于我国主宰全球科技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的重要性。依据教材内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的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①④观点正确。②观点正确,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在国际舞台上掌握话语权。③观点错误,排除。故选B。2.(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该系统是我国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创造的成果。可见,我国()A.已经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B.已经跨入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效D.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变化,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明显成果,表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C符合题意;A错误,我国还不是创新型国家;B错误,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D错误,不符合实际。故选C。3.(2020·青海中考真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因为()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④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因此,我国重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体现的是创新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选C。4.(2020·辽宁朝阳市·中考真题)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是()①尊重劳动②尊重知识③尊重人权④尊重创造⑤尊重人才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四个尊重的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①②④⑤观点正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原则,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5.(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当今世界,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国际竞争的实质是()A.劳动和知识的竞争B.以教育和国防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C.创造和人才的竞争D.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竞争的实质。据教材知识可知,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所D说法符合题意;ABC说法不是国际竞争的实质内容,排除。故选D。6.(2020·辽宁抚顺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知识产权认识正确的是( )①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书是用来读的,买盗版很划算③我们要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④未成年人没有知识产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关于知识产权认识正确的是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要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①③符合题意,C正确;②错误,其做法是侵犯了作家的智力成果权;④错误,未成年人有知识产权。故选C。7.(2019·四川宜宾市·九年级一模)2018年,宜宾市投入8.54亿元,校(园)办学条件达标行动计划有序实施,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公用及运转经费3148.3万元,惠及学生5.24万人。宜宾市政府这样做()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努力促进教育公平③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举措④可以彻底解决宜宾的所有教育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宜宾市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体现了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③观点正确;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解决宜宾的一些教育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①②观点正确,④观点太绝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1.(2020·山西中考真题)历史上,科技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会带来生产和生活的巨大变化。以下同学们搜集的漫画素材中,符合“科技改变生活”主题的是()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2.(2018·宁夏长庆初级中学中考真题)厕所,关乎百姓生活,折射文明风尚,也关系国家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这说明()①我们党不忘初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党和国家致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③“厕所革命”是解决当前百姓生活问题的关键④“厕所革命”是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19·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真题)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充分体现了(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党和政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③党和政府坚持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原则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2019·吉林中考真题)“吉林一号”高分03A星是新一代光学遥感卫星,计划于2019年6月进行首次海上发射。届时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吉林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④吉林省的科技水平居国内首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5.(2018·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8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他指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要,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改革开放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活力源泉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6.(2018·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前不久,美国商务部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让中兴通讯立即进入休克状态。中兴“空芯”之痛表明( )①我国要坚持以科学技术为中心②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我国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我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7.(2018·浙江宁波市·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说:“海南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这说明( )①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②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策是正确的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真题)2019年11月21-23日,首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举行。据悉,在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34%,居全球首位。这表明我国()①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③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是科技创新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冰箱里的面包快吃完了,花该浇水了,皮鞋脏了该擦了……在5G时代这些信息将由物品自己“告诉”主人,而不是由人自己发觉后才去解决。这说明()①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们的一切问题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④生活处处有创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2020·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题)华为在全球拥有26个研发中心,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逾千亿元,已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这启示我们()A.要重视科技研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B.自主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可以解决所有问题D.华为的科学技术已全面超越发达国家11.(2020·辽宁抚顺市·中考真题)我国不断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是青少年成才的唯一途径④教育是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2.(2020·甘肃天水市·中考真题)2020年1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科技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民族强。同时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是因为()A.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C.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D.创新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1.(2019·四川宜宾市·九年级三模)2018年我们见证了国家太多自豪的大国工程。珠港澳大桥正式通车,第一艘国产航母辽宁号完成第三次试水,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这些大国工程的成功表明()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我国科技人员发扬了创新和敬业精神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超过发达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21·河南许昌市·九年级一模)在我们走进“快时代”纷纷乘坐高铁、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时,对住在大山里的彝族村民来说,5633/4次绿皮慢火车不是一趟普通列车,而是山里人的赶集车、脱贫路上的助力车。慢火车票价低廉,降低了买卖的成本,增加了人们和外面世界接触的机会。全国目前还保留着81对类似的慢火车,主要运行于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偏远地区。“快时代”的公益慢火车()①暴露了发展困局,反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②满载着民生情怀,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③体现出政策的善意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充满制度的暖意,承载贫困地区人们出行发展的希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9·云南玉溪市·九年级其他模拟)2010年8月9日以“创新体验成长——走近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隆重开幕。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因为()A.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就能成就任何事业B.创新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C.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D.创新精神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4.(2019·宁夏银川市·九年级二模)2018年9月26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了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八个方面政策措施。国家大力推进“双创”工作是因为()①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在于科技创新②创新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③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唯一动力④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20·福建福州市·九年级二模)通过华为云平台上的疫情检测系统和自动诊断系统服务,中国医生与国外医生进行远程视频会议,中国与其他国家分享人工智能诊治系统等。这表明()A.教育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中国科技实力整体上跻身世界领先行列C.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D.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人皆能创新6.(2020·河南焦作市·九年级一模)虽然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是在芯片等若干核心关键领域仍然面临着“卡脖子”问题,需要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面对当前现状,我们应该()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②均衡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推动万众创新,让人人都成为创新者、创业者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2020·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九年级其他模拟)“核心技术作为国之重器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和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受制于人。”这告诉我们()A.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的基石性因素B.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心工作D.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8.(2020·西安铁一中分校九年级其他模拟)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我国的13所高校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是因为这13所高校有着我们最前沿最先进的研究学科,是真正的人才培养基地,他们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我国应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④复杂的国际形势给我国方方面面带来困难,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9.(2020·盐城市初级中学九年级二模)“互联网+”的发展让直播经济进入人们的生活,疫情的影响更是让直播经济带动了许多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由此可见,直播经济()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速发展C.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是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10.(2020·山东聊城市·九年级二模)2019年9月10日,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全市教育大会在东昌宾馆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表扬先进,凝聚共识,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更加重视教育、关心支持教育、共同抓好教育,为推动聊城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聊城市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考点一:改革开放考点二:共享发展考点三:创新考点四:建设创新型国家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7富强与创新(原卷版)---2021道德与法治中考精品学案专辑(3年中考2年模拟).doc 专题17富强与创新(解析版)---2021道德与法治中考精品学案专辑(3年中考2年模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