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生活在多种多样的社区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 .2生活在多种多样的社区中

资源简介

课 题 1 .2生活在多种多样的社区中 课 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 设计者 zhdjiang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2-3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区的概念,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2、从社会经验入手,感受生活中有多种类型的社区,并识别一些常见类型的社区;3、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4、能够正确观察和阅读图表,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5、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调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法:让学生去调查身边的社区来更深刻理解社区的知识;2、小组讨论法:通过两位同学一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形成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社会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习社区的功能与类型,认识社区的差异与联系,形成对本社区的责任感与认同感,培养宽广开放的视野。
教学重点 社区的功能、不同类型的社区,认识社区的差异与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社区的功能与不同社区的学习,认识社区的差异与联系培养学生对所在社区的责任感与认同感,培养宽广开放的视野。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导入新授 你家生活在哪个位置?1、什么是是社区?(要求学生分解概念,并举例说明。)2、你所在的社区都为你们做什么?这些体现社区哪些功能?3、呈现农村与城市两幅地图和北京市地图、浙江行政区域图,让学生看看地图的区别。4、比较四幅地图的,比较各地图的差异区别。5、问题:各社区之间有没有联系?举例说明。 让学生谈谈自己所在村居,引入“社区”概念。学生做答,主要通过点拨与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己的村落是也是社区,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与责任感。 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的图片和生活实际说明。学生通过观察来确定社区的不同类型划分标准与分类。让学生举例说明各社区的差异。让学生感受到区域之间的联系的必要性。 贴近学生现实。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先图片视觉观察,再上升为理论。贴近身边例子,现实激发学生积极性。
作业设计 1、作业本子P3,5,6,7
板书设计 1、社区概念:一定人口;共同区域身份、某些相同的利益和相关的看法;比较密切的交往。2、社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管理功能3、社区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4、社区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又是相互联系的。
教 学 反 思
1、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学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生活的农村也属于社区。2、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角度看,本课的关键应该是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社区的认同感与荣誉感。3、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可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比较好,基本上都能上交。 批改时间 9/11
讲评时间 9/11
典型问题记录 1、对开放性的试题的作答不是很好,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不是很好;2、对社区之间的联系的理解还存在很大问题;3、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是很好。
纠改措施 1、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知识的掌握与理解;2、关注课堂,注意发现学生的难点与盲点;3、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监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