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象万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气象万千

资源简介

课 题 2.2气象万千 课 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 设计者 zhdjiang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知识与能力 利用地图,认识地球上不同区域气候的千差万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读世界气候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地球气候的多样性,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到地球气候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理解气候对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堂生成记录)
导入新授 教师引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用金字塔、空中花园设问引趣:你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大致位置吗?【承转】了解到这四大古国的大概位置了,那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除了古代中国以外的另三大文明古国,他们都处在哪一类地形上?所谓地形,就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提问】为什么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平原呢?大家能不能结合书本,从平原的特点去找找原因。【提问】刚才我们讲到,四大文明古国大多诞生在平原地区。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看,平原是最适合远古居民居住的。那么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平原,比如说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亚马孙平原,如果这两个平原上有大批居民居住,那么他们会面临一些什么问题?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提问】我们来看书上图2-11,大家发现这幅世界地图被画得花花绿绿色彩多样,为什么要画成这个样子呢?【提问】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地图下面绿框框里的两个问题,大家也是分小组讨论一下,特别要小心第二个问题:气候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因素。【承转】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描述了某一种气候,最主要的就是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入手。现在如果请你们把全球的气候按照地理位置分为3类,你该怎么分?【提问】对,那么我们再回到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上去,这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属于哪个气候呢?【小结】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古国的居民们在温带的气候中,在合适他们居住的气候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所以,结合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再加上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也就是“人和”,因此我们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是必然的。【提问】我们说,分成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大气候带,只是一种笼统的分法,其实这里面还可以再进行划分,比如说温带气候又分为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那么我们浙江属于哪一种具体的气候呢?【提问】那么,大家也来看看,你最喜欢去旅游的国家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呢?【小组合作 分析推理】根据课本图2-14、课本27-28页和图册14页内容,任选一种气候类型,分析推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特色。 (提示:生产特色可从农作物、重点产业着手,任选一个角度回答。生活特色可从交通、民居、服饰、饮食等方面着手,任选一个角度回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地球多样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希望同学们将来能够有机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 学生查找地图。学生上台指出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埃及的大致位置。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大多处在平原上。学生分析平原特点:①宽广低平;②海拔低;③主要集中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主要从气候方面来思考。学生通过地图注记得出结论:地球的气候多样。引导学生看图,回答。学生思考回答: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学生回答:温带气候带。学生看图,找到浙江省的位置,回答:温带季风气候。学生畅所欲言。学生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完成。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大致位置,便于稍后分析归类。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规律。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的观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 预习下课内容写一篇描述自己家乡气候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 气象万千因素:气温、降水特点:多样性影响:生活和生产方式
教 学 反 思
气象知识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知识,作为初中的地理教学,我们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必须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同时,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而不是对气候特点和产生原因的分析。目标定位必须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小短文上交情况不理想。 批改时间
讲评时间
典型问题记录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特别是对地理术语的使用还非常欠缺。
纠改措施 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逐步培养学生的使用术语的观念。同时让学生多写地理小短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