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世界人口的分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世界人口的分布

资源简介

课 题 231世界人口的分布 课 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新授 设计者 zhdjiang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各种不同的区域;2、结合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知识与能力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4、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 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3、人口分布的成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授小结 用1999年60日人口日导入新课。一、学生阅读图表,思考:(1)、世界人口增长可以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2)、读图 ,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中,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1830年—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这说明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数量有何变化?反映的是怎样的人口问题?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 :看一看人口密度在2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少? (2) (阅读课文)根据AB图计算两地的人口密度,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例如,某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 ,人口为40万,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200人/平方千米 。请你根据下图计算A、B两地的人口密度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3)分组讨论:观点之一:从自然条件谈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观点之二:从社会经济方面谈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的人口增长和世界的人口分布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了世界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学会和提高了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计算人口密度及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各种统计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学生阅读图片让学生阅读图表,结合问题进行思考,并要求小组讨论。学生进行思考回答。让学生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结合所提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掌握人口密度的概念,并能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稀疏与密集地区,要用自然环境等因素分析原因。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培养学生读表能力。读表能力和读图水平的培养与提高。总结内容,回顾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 1、调查了解洞头人口分布情况,并能分析主要原因。2、作业本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1、人口密度2、人口稠密区3、人口稀少区
教 学 反 思
有关世界人口的分布知识的教学,应该重点放在对人口分布图的解读,而不是对知识的大范围的扩展,这样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重点。对分布原因的分析是重点,需要结合前面所学习的内容。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让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加深知识的理解,提升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作 业 评 批 记 录
上交情况 批改时间
讲评时间
典型问题记录
纠改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