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旧课本的处理与再利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探究活动等一些基本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当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都有大量课本闲置,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曾样处理旧课本的? (二)教学步骤: 活动一: 调查旧课本的“命运” 1、讨论阶段 (1) 分组讨论:你是怎样处理旧课本的? (2) 学生发言:本班同学处理旧课本的办法。 (3) 老师总结:要想搞清楚旧课本的“命运”,看需要作一番调查。 2、调查阶段 (1) 通过学生的发言,记录本班同学处理旧课本的办法。 (2) 做一份调查卷,并计算每种方法的人数和百分率。 (3)师生边调查,边记录。 3、总结阶段 (1) 学生谈谈调查结果的感想; (2) 找到问题所在,进行小结。 活动二: 统计本人课本的数量及价值 1、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名小学生四年用了多少课本? 2、讲故事:北京四中即将毕业的高三学生,对自己使用过的教科书做了一点统计: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12年共24个学期当中,所使用的课本大约216本,共需人民币约1622.71元。如果将所学过的课本重叠地堆放在一起的话,它的高度恐怕不会低于2米。 3、做一份学生本人的课本统计表。 (1) 师生一起设计一份课本统计表; (2) 课堂中填写一部分知道的数据,剩下的就要回家完成。 活动三: 调查生产课本需要消耗的资源 提问:你知道每生产一吨文化纸需要消耗多少木材、水、电吗?又会产生多少污水呢? 1、要求学生上网查找; 2、老师查找的资料,如下: (1)资料一 生产1吨文化纸要用20多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需要消耗净水100吨、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300吨。 (2)资料二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纸和纸板第二大消费国。目前我国有在校中小学生2亿多人,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用15册课本计算,每年要用30多亿册课本,消费纸张达55万吨之多,需要砍伐1100多万棵大树。 活动四: 寻找旧课本有效再利用的办法 1、旧课本循环使用方案: 1,学校要有教科书循环使用专橱,用于存放教科书;责成学校卫生领导小组购置消毒设施。 2,对于教科书循环使用名单登记,有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具体要求。教科书要做到“三不”(不乱写、不乱画、不署名)、“四无”(无破损、无缺页、无污染、无褶皱) 3,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消毒:为防止疾病传染,学校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订详细的消毒制度及具体做法。 2、怎样节约用纸呢? (1)节约使用练习本,不要随便扔掉白纸,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 (2)呼吁社会课本循环使用。课本循环使用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爱书习惯。 (3)拒绝过分包装、装饰的物品 。 (4)不用或少用贴膜纸张、一次性水杯、饮料纸包装等不可再利用的纸制品。购买纸张时尽量选择再生纸。 (5)把废书报 、废纸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 (6)用过的纸另一面可以写草稿、便条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过期的挂历纸可以用来包书皮。 (7)减卡救树,尽量以打电话 、发E- mail、电子贺卡或手机短信息等方式代替纸质贺卡 。 教学小结: 节约用纸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最好措施。不管节约多少张纸,都要从一张纸做起。节约用纸,保护大树,保护环境,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才能让四季长绿,让鲜花常开,让地球成为我们永远的乐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