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活动主题 (具体、准确) 走进活性炭的世界 活动背景 (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学生研究这一问题的基础是什么?) 在去年“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平泉的四大名片,知道了华夏炭都的一些内容。 平泉是全国最大的果壳活性炭生产基地,年总产量3.5万吨,占全国的34%左右,是“中国活性炭之乡”。 2013年,平泉县着力打造“华夏炭都”城市名片,将活性炭的实用功能与现代文明、绿色环保、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有机融合,开发出活性炭工艺画、床上用品、车饰等创意产品,延长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作为平泉的一员,为了弘扬平泉文化,我们更应该深入了解活性炭。 生活中的活性炭产品比比皆是,应用广泛,为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标(从三维考虑,但不必细分) 1.通过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了解活性炭的形成、种类,知道活性炭的作用等等。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培养自信心。 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爱家乡的感情。 活动重难点 通过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了解活性炭的形成、种类,知道活性炭的作用等等。 走进活性炭的世界 城西小学 三年级四班 活动导航课 选题指导 提出话题 1.同学们,你知道平泉的四大名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平泉四大名片有关的图片。) 2.你知道为什么平泉被称为“华夏炭都”?(课件介绍) 3.对于活性炭,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罗列问题 活性炭有什么作用? 活性炭有什么用途? 活性炭有多少种? 活性炭可以干什么? 活性炭怎样制成的? 活性炭怎么来的? 确定课题 活性炭的形成 活性炭的种类 活性炭的功能和作用 身边活性炭产品有哪些 制定方案 自由结组 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子课题,结成探究小组,教师适当调整。 制定方案 组内讨论填写小组活动方案。 修订方案 班上交流小组方案,共同讨论修订。 过程指导课 汇报进度 各组汇报活动进度 交流问题 1.《活性炭的形成》小组: 计划去工厂参观,家长没时间,自己又太小,不知怎么办。 解决办法:由老师带领去参观。 2.《活性炭的种类》小组: 上网搜集资料,各个网页的内容都不相同,怎么办? 解决办法是紧紧围绕本组的研究主题搜集资料,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搜集、整理。 3.《活性炭的作用》小组: 通过搜集资料知道了活性炭的作用,想了解活性炭在家庭中的用途,可以研究吗? 解决办法是在活性炭作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用途。 4.《身边的活性炭》小组: 搜集到许多家庭中的活性炭用品,怎样展示给大家? 解决办法是可以通过照片、幻灯片、实物的形式展现。 调整方案 根据上述师生建议,各小组讨论调整完善下一步的活动方案 展示交流课 展示成果 1.活性炭的形成: 利用文本、手抄报、幻灯片形式展示;形成的方法,物理法制作的流程,参观的照片。 2.活性炭的种类: 利用文本、手抄报、幻灯片形式展示;活性炭的种类。 3.活性炭的作用: 利用文本、手抄报、幻灯片、研究报告形式展示;活性炭的作用,在家庭中的用途。 4.身边的活性炭: 利用幻灯片、实物形式展示;身边活性炭的用品。 交流体会 1.《活性炭的形成》小组: 知道了活性炭的制作方法,了解了活性炭的制作流程,外出参观时明确参观的目的,应该注意安全和礼貌。 2.《活性炭的种类》小组: 知道了活性炭的种类,学会了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方法,感到了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3.《活性炭的作用》小组: 知道了活性炭的作用,了解了活性炭在家庭中的用途;学会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活性炭的作用。 4.《身边的活性炭》小组: 知道了活性炭的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利用,知道活性炭是一种环保的产品;我们应使用环保产品,爱护我们的家园。 总结评价 填写评价表,教师总结,或者生成新的研究课题。 活动总结 这次活动主题历时三周,分三种课型、四个阶段加以实施: 确定主题,成立小组; 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四;成果展示、拓展延伸。 在此次实践活动,使我深深认识到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综合实践的魅力,老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扎扎实实去参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老师要多问,在学生有困难时,要多帮助、多指导,尤其实践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顺利开展活动。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学生们了解了活性炭的常识,知道了活性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培养了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和爱家乡的感情,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激发了学生了解辽河源头、契丹祖地、中国菌乡的热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