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爸爸妈妈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爸爸妈妈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走进爸爸妈妈
提供者 杨光明 使用者
使用时间
课题名称 走进爸爸妈妈 课时 2 课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变得自信、大胆、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增强合作精神。
2、让学生了解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了解有关父母的感人故事,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的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精力和爱心
教学难点 学会爱父母、爱他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策略(方法) 选择与设计 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录音机
学生准备——画笔、照相机、摄像机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与环节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案修改与整理
设疑自探 (出示课件)
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你的爸爸妈妈吗?你能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吗?
观察思考:
父母的喜怒哀乐
②父母的成长经历
③父母的辛勤工作
…… 根据学生的回答只做简单的评价,随即引入: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为了我们的成长始终在无私地奉献。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勤勤恳恳,辛勤工作;在家庭生活中,他们更是倾注了全部爱心。让我们一同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吧!
二、解疑合探 (一)制定活动方案
A组 采访组
B组 调查组
C组 行动组
D组 资料组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进行调查访问。
(出示表格)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三)交流报告
把自己整理的报告展示给大家
三、质疑再探
1、理解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精力和爱心
2、学会爱父母、爱他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四、总结拓展
每天做一项家务 根据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成长经历等,做家庭情况调查表,体会父母的辛劳,帮父母做家务,制作小贺卡等进行分组。调查主题不易过多一般以2至3个为宜。

制作表格。
例如:A组
我的爸爸
工作单位:
工作岗位:
工作内容:
月收入:
我的妈妈
工作单位:
工作岗位:
工作内容:
月收入:
……
各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将调查活动的成果汇报给大家
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为父母减轻家庭负担。 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同时确定本组调查活动的主题,做好调查活动的准备。
各组根据确定的内容进行认真调查活动。
各个小组准备好纸、笔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可以用表格、录音、绘画等形式进行)
在活动成果交流汇报上,同学感到异常兴奋,他们都急于把自己的喜悦和收获和别人分享。
全班同学根据各个小组的汇报结果都理解了父母为了自己成长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今后你将怎样做来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各位同学自己独立完成 要根据学生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理的指导。特别注意孤儿、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
例如:学生自身的条件善于沟通、记录的,将其设为A或B组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本组活动。
热爱劳动且有组织能力的设为C组组长,进行本组活动。
家里能上网、能写会画的设为D组组长,进行本组活动
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家庭消费收支情况调查表,了解家庭收支情况,体会父母的辛劳,并且制定出消费计划,量入为出。
行动组的同学除了帮父母做家务之外,他们还出了一版墙报,并在墙报上集体签名。小学生做这些工作,完全不需要老师的督促,他们能自觉地完成。
资料组的成员带着好奇心,上网查阅资料。由于地区原因,本校学生家庭电脑普及率不是很高,平时少上网,他们都觉得异常新鲜,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慢慢地查找资料。过后,他们都说:电脑真神奇。
(一)采访组的同学急不迫待地把采访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小组长张玉英还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个令父母喜欢的好孩子。
(二)调查组的李娜等同学拿出他们的调查表,告诉同学们父母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钱,节省开支,并制订了家庭和个人的消费计划,学习理财技巧。
(三)资料组的同学找到了许多有关歌颂父母的诗歌、名言、故事。如古诗《游子呤》:慈母手中浅,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通过讨论汇报,使同学们不但懂得关心父母,更重要的是如何表达回报对父母的爱。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组织能力。
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回报父母。
板书设计 主题二 走进爸爸妈妈
父母:工作辛苦、无私奉献
儿女:关爱父母、关爱他人
教学反思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