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纸与环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纸与环境 教案

资源简介

《纸与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白纸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材料,了解纸的来源,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对环境也有不少的影响,提醒我们要合理科学使用纸张。
2.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调查的方法,提高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有合理开发,科学用纸,节约环保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会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交流中懂得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的调查,纸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孩子没有意识到纸张和环保有何必然的联系,在使用纸张的过程中普遍都有浪费纸张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先让学生知道纸张的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材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再以“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为主线,启发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知道纸与环保关系密切,纸来之不易,废纸还可以再利用,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实际行动中体现。
教学重点:
在调查整理的过程中,学会调查方法,提高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浪费用纸的现象引起重视,知道纸与环保的关系,在生活中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学生:1.利用多种方法调查了解家庭及学习其他方面一个月用纸量。
2.调查用的个人统计表、组代表的统计表及汇总分析收集的资料和信息。
3.了解纸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搜集身边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污染情况。
教师 :1.树木与纸的数据分析。
2.自制多媒体课件、节约用纸的公益广告。
3.剩余废旧的彩纸片及一棵大树
教学过程:
以字拓宽思维,游戏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的手中拿的什么呀?(师出示:一张白纸)
从“纸”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用思维导图圆圈图示呈现)
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你能离开它吗?你呢?(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八大思维导图之圆圈图拓宽学生对纸的认识,从而引发纸的重要性】
唤醒生活记忆,感受纸与生活息息相关
1.你在哪些地方会使用到纸?
2.同学们刚才说了那么多纸张的用途,我们呀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了解一下纸张广泛的用途!(出示生活中用纸的照片)
小结:小小的纸张用途真广泛,可以美化环境,可以用作装饰,还可以收纳和包装等等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与我们的生活真是息息相关啊!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开展一次关于纸的实践调查活动。(板书课题:纸与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生活中用纸地方,进一步认识到纸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唤醒了学生平时的阅读,网络,搜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扩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活动大开展
【活动一】用纸大调查
同学们,课前我们做了有关用纸情况的大调查,请小组代表来汇报(出示调查表格)
2.组代表汇总分析
(1)家庭用纸大调查。第一调查组汇报(组员补充)
(2)学习及其他用纸大调查。第二调查组汇报(组员补充)
3.听了这两个小组的汇报,你想说点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4.两个小组的汇报,让我们知道:对于纸张,我们的需求量非常大,请看老师带来的图示分析
【设计意图:平时学生使用的纸张没有量多量少的意识,通过思维导图树形图的呈现,学生一目了然,让学生知道生活对纸的需求量非常大】
5.用思维导图树形图类方法师生一起计算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天的用纸量。
6.小结:平时意识不到用纸量的多少,经过计算我们知道,原来我们用纸需要量这么大。
【设计意图:它此表格的设计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查找资料了解到家庭纸的使用情况,组代表经过组员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交流环节中,组代表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对话,达到资源共享,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活动二】纸张浪费
1.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及身边所处的生活环境交流浪费纸的现象。
2.教师引导并展示学生身边浪费纸的照片。
3.观看央视公益广告,学生谈感受。
【活动三】纸与环境
(一)质疑课题,关注环境
1.同学们,我们再次回看今天的课题:纸与环境,对于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是啊!那么纸与环境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汇报纸张来源。
3.请第三调查组汇报。(组员补充)
4.听了第三调查组代表的汇报,我们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是啊!纸来之不易,造纸也很辛苦,纸张大多都是木头加工而成的,有请第四调查组汇报他们组的结果。(组员补充)
听了这两组的汇报,你想说点什么?
同学们,我们常用到的纸都是木浆纸,大多都是木加工而成,那么多少木头做多少纸呢?你们知道吗?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前调查取证,老师课前资料数据大分析,将有关纸与树木的关系大剖析,是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目的,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实践,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实践,不同的人在实践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二)纸与树木与环境,合理科学使用,不能过度。
听了刚才有关数据的分析,我们知道每个家庭每个人每个月用纸量就相当于整片森林被砍掉。 大树就这样倒下了,听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图片出示:森林只剩下树桩,音乐悲哀响起)
学生汇报自己想法
除了大树倒下,对我们的造纸还会消耗大量的清水,还会怎么样?
学生汇报自己想法(大树被砍伐,大量的清水被使用,排放出大量的污水,污染了河流,破坏了环境)
5.小结:是啊!资源的消耗,排污的产生,环境的恶化,气候的演变,那一场场吞噬无数生命的洪灾、泥石流、龙卷风,真的跟一张纸的节约与浪费没有关系?纸张——林木——砍伐——污染——灾害,这就是写在同一张纸上的关联词,一条绞在中国纸业颈部的逻辑链。。。(出示浪费纸张的照片,排污的照片环境污染的照片)(配乐)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张纸,那么全市全省全国节省下来的纸张就能保护一片树林,那我们的环境该有多好啊!
过渡语:同学们,纸的创造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人类的骄傲,它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装饰了我们的家园,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然而纸张也污染了我们的环境,破坏了我们地球,我们不能过度的滥用,只有合理科学的使用,才能让它发挥作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大家一起呼吁:节约用纸(读板书)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其中的思想性、教育性,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知识更加人性化,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人文精神。从情感态度的角度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随意用纸、浪费纸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想象和体会的,鲜活的数据、形象的比较、可怕的场面,为突破这个瓶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下节约用纸,人人有责的意识。】
【活动四】节约金点子
1.我们如何节约用纸呢?现在我们分小组来讨论,每个小组都有一张大纸,请记录员将你们小组的想法归纳写下来。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节约用纸的金点子。小组写和绘画出金点子。
3.投影展示小组金点子,老师提出自己的金点子,提出国家循环课本的使用。
小结:大家想到节约用纸的方法可真多,其实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生活中的很多废弃的纸张都可以变为资源,循环利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汇报等程序,学生采用语言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呈现,拓宽孩子的思维,力求让孩子多想出节约用纸的可行点子】
【活动五】变废为宝
1.提到变废为宝,老师在上次学校举行的科技节及六一儿童节中拍下了一些照片,请大家看看。
2.对于废物再利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活动六】心愿树种植引进教室
1、我们可以把这一些废旧的纸箱做成非常精美的艺术品,不仅仅可以节约用纸,循环再利用纸,而且可以保护了我们的森林,也是保护了我们的地球,让我们共同的家不受到破坏,那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生(齐):节约用纸,从我做起。
2.节约用纸,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不仅仅保护森林,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了其他的资源,做一个真真正正热爱生活的绿色环保小卫士。
3.这是咱们同学收集到的手工制作剩余的废旧纸张,今天我们就来有效利用,像这样自己发挥,撕成你喜欢的图案,然后写下你的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心愿吧!
最后把它贴到我们这棵美丽的大树上,让大树种植在我们班教室的“园地天下”处,让它伴随着我们,时刻提醒我们,(指板书)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的最后安排了学生写下自己心愿的环节,心愿的纸张为美术课堂剩余废旧材料,将心愿树移植贴到班级教室展览区,这样的安排不仅再一次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培养节约意识,而且使学生的不同感受和想法得到抒发,时刻提醒学生时时都要节约用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