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地位】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重要性】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地位】4.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6.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重要性】7.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8.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10.我国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1.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2.中国共产党人(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3.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14.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易错点】1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易错点】16.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重要性】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3.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易错点】5.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做法】7.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8.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9.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10.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要性】11.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易错点】1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第三、四课民主与法治1.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3.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重要性】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易错点】6.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7.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重要性】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9.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10.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点】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4.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5.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6.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重要性】8.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易错点】9.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10.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11.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易错点】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3.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4.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5.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6.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性】8.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做法】9.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把大自然看成人类的朋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11.要顺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做法】1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14.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6.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做法】17.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18.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第七课中华一家亲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易错点】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重要性】5.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6.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做法】7.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8.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重要性】9.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1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易错点】11.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12.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13.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所在】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5.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内涵】6.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做法】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易错点】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易错点】10.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易错点】九下第一、二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易错点】2.国际关系民主化、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3.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4.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5.中国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6.推动建设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的必然要求。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8.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易错点】9.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0.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做法】1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12.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地位】13.青少年要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世界的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设和谐世界而努力。【做法】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1.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重要性】4.“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使命。5.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6.进行职业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