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基本能力备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高考基本能力备考

资源简介

(共84张PPT)
“秩序”与“脉络” ——浅谈2012高考基本能力备考
城阳二中
张启贞
2011年10月
2014年将取消基本能力测试,这是倒数第二次备考!似乎动力少了许多。
经过前面几年的摸索和探索,三个学校都基本找到了适合自己学校的基本能力教学模式。
也许我的讲解有些夸夸其谈,或许我的经验只适合特定的“校情”,但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和大家交流,希望咱城阳区2012年基本能力测试成绩能再上一个更高的水平。
请大家多多指教!不当之出敬请批评指正!
2007:摸索+猜测+题目少之又少+各类小报
2008、2009:模块笼统复习+模拟训练+拓展专题资料
2010:模块详实资料+模拟训练+拓展专题资料
2011:考点细化+模拟训练+敏锐定位+原创引导
2012:
2013:
2014:END.
保持稳定
秩序又称有序,与混乱、无序相对应。秩序总是与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等特征相联系,表现为有序的状态。
秩序是指人或物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动态而言,秩序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反复性和可预测性。
“秩序”
“秩序”
一、教学教研之秩序
二、复习进度之秩序
三、仿真模拟之秩序
一、教学教研之秩序
1、集备
有责任分工、集备时间的安排、质量要求等。
2、分合
分工与合作
3、模式
包班、轮流上课、大堂专题讲座的优劣问题 课堂效率问题
4、听课
互相听课学习、反思总结
5、作业
6、学情
7、落实: (这是基本能力老师很头疼的事情:基础的落实、整理的落实等等细节。)
二、复习进度之秩序
基础复习阶段:
9.1~青岛市一轮模拟考试
能力提升阶段:
一轮模拟结束~二轮模拟考试
热身适应阶段:
考前回扣与热身训练
基础复习阶段之秩序
1、讲义的秩序
力争讲义的印刷有条理、有系统,切忌杂乱无章;
讲义组成:[考点剖析]、[高考真题]、[知识素养]、[能力提升];
2、练习的秩序
基础复习与练习、模拟科学穿插进行
”只讲不练“或”迷信做题”都是错误的
3、进度的秩序
先了解高考、再学法指导、后开始复习;文理交叉同步;专业性强靠前;容易的靠后;新课程科目靠前;传统科目靠后
4、方法培养的秩序:方法指导重于一切
细节与规范、解题技巧、表达能力
讲课、讲评都要渗透方法---无时无刻不指导
讲完不代表学生掌握----老生常谈,反复强调
能力提升阶段之秩序
1、热点专题推进
理理思路-----明确该准备哪些热点话题
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得推进热点
选取材料-----获取资源的途径、方法等。
2、查漏补缺
怎么发现学生的问题?
怎么弥补?-----以题带面式、拓展补充式
3、模拟训练:
科学数量----- 3套左右即可,不可贪多。
命题质量----- 选题标准、试卷结构、学科比例等。
讲评高度----- 注重精讲。突出方法指导。
热身适应阶段之秩序
1、有序引导回扣
是否需要回扣讲义?
是否所有东西都需要回扣?
什么时候开始回扣?
什么模式回扣?
2、考前热身模拟
热身数量-----热身模拟1-2套,顶多2套
命题质量-----回归基础、突出重点热点、增强信心
3、考场策略指导
解答技巧、规范细节、涂写事项、时间搭配等。
1、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重要考试6次:
期中、月考、期末、一模、二模、考前热身(三模)
一轮复习:模拟3次
二轮复习:模拟2次
三轮复习:热身2次
合计:13次考试,如果每次都组织好了,讲评、分析好了,足够了,没必要做太多的题目,你别奢望做到高考原题。
三、仿真模拟之秩序
2、三轮复习,每个阶段都有仿真模拟,但每个阶段应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轮:巩固补充知识素养点
二轮:整合知识、紧扣热点、解题能力、查漏补缺
三轮:增强信心、适应高考、重点热点突出
3、试卷编写与使用的秩序
思考几个问题:
试题符合考试说明和高考味道吗?
从第一套模拟试题到最后,试卷编写上是否有这个概念:知识点的考查、能力点的形成是不是有一定的计划和体系呢?
每次模拟是否都遵循这样一个潜意识的过程呢?
精选、审核、模拟、批阅、精讲、总结、弥补
4、改编与原创
鼓励组内老师根据社会热点大胆原创,说不定就能预测到高考考点。
例如:嫦娥一号、上海世博会
原创1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并发布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年倡议》。该倡议呼吁:“为未来,一起来!让我们积极传播和实践_ ___,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为未来,一起来!让我们努力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对话,共同倡导__ __; 为未来,一起来!让我们继续发扬_____ _,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全球青年行动起来,为未来,一起来!横线处需要填写①开放和包容的时代文化②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正确的序号排列是( )
A. 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②①③
原创2
下列图形之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请仔细观察,画出方框中图形。
绘图题目可能考到
但是绝对不会太难。
应考虑图形的推理和组合。
原创3
假如学校分类垃圾桶上的图案风化掉了,请你仿照第二个垃圾桶上的设计格式设计并绘制第一个垃圾桶的图案。要求:图案要和第二个垃圾桶上的构成要素、设计格式一致。
原创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外出旅行时更青睐于
选择飞机这一安全和便捷的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黑匣子是飞机上的飞行数据记录仪,因颜色是黑色而得名,飞机各机械部位和电子仪器仪表都装有传感器与之相连
B.机场附近要做好驱鸟工作,主要怕发生机撞鸟问题。万一发生机鸟相撞,飞机速度大,相对速度大,产生的冲击力也很大,破坏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
C. 飞机的窗户都是椭圆形,没有棱角, 这主要体现了设计的美观性原则
D、飞机飞行是在平流层,因存在臭氧层,臭氧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天气比较晴朗,能见度很高,便于飞行
原创5
请仔细观看下面雕塑,请根据雕塑的大致内容,结合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试着给这几个雕塑起上合适的名字。
原创6
2011年3月10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震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迅速开展救灾工作,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这体现我党的宗旨是___________;也体现出我国政府的__________职能。
原创7
求整数1至2010之间所有偶数之和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表示,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
答案:i=i+2
原创命题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的填空;
从“热点”有感而发
命题的切入点应是高考的必考点。譬如刚才的政府的职能。
为了让学生积累什么素养点
为了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点
千万别“关注热点”而“全盘热点”----其实任何有关热点的题目,换个背景,题目一样科学。
试题的效度
“脉络”
中医谓人身的经络。:“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
“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
把脉
贯通
整合
素养点
二中2010年和2011年高考备考效果图
2010年
2011年
小结:
今年总体备考充分率达到55.25%,有所涉及的达到26%,这样准确率达到了81.25%比往年都好;
10.25%的知识点没有准备到,是很正常的,符合基本能力的命题特点,同时说明备考空缺存在,为了减少这种情况,提高预测的准确率,应集思广益,广泛获取各地信息,加强信息的搜集和补充。拓展复习知识空间,完善基本能力知识脉络和体系;
应加强对各地模拟题所涉及知识点深入研究。
说明平日的练习试题选取针对性好,模拟试题的试题质量较高,以后要坚持,做过的试题要强调方法总结和知识总结。
备考忽视了对所有学科标准的学习,以后应加强学习。
“脉络”
1、高考命题之脉络
2、基础知识之脉络
3、热点专题之脉络
一、高考命题之脉络
考试说明
各模块考查比例构成
试卷结构与题量
试卷难度与风格变化
考试说明的发展脉络
考试说明每年都有变化,我们应认真研究最新考试说明。2011年考试说明给我们的最突出的信号:
1、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
2、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
3、贴近社会,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4、有一道题目一直出现在五次考试说明中
5、两道题目和安全自救知识相关
下面选项与右面邮票无关的文化信息是
A. 剪纸 B. 书法
C. 喜上眉梢 D.中国结
看看哪些内容没考过?!!!
1.观察社会生活,分析、解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
2.观察自然现象,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动手设计实验,运用科学方法探究自然规律的基本能力。
3.收集、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递与利用信息,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4.与现代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技术探究、技术设计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5.艺术感受、想像、体验、比较、欣赏、表达与评价的基本能力
6.增强体质、健全心理、规划健康人生的基本能力。
7.在专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调查探究、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报告、以适当方式展示研究结果的基本能力。
8.尊重生命、认识自我、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保护环境、热爱祖国、尊重民族传统的意识与情感。
9.主动求知、敢于质疑、合作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求真与创新精神。
各模块考查比例构成
知识领域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平均
科学模块 20分 23分 23分 25.25分 18.5分 109.75分 21.95分
人文与社会模块 25分 35分 20分 27.25分 32分 139.25分 27.85分
艺术模块 23分 18分 16分 18分 17.75分 92.75分 18.55分
技术模块 14分 10分 20分 18.5分 16.75分 79.25分 15.85分
体育与健康模块 9分 6分 13分 8分 9分 45分 9分
综合实践活动 9分 8分 8分 3分 6分 34分 6.8分
合计 100分 100分 100分 100分 100分 500分 100分
小结:
1、 从六大模块知识在四年试卷中分值比例情况可以看出,科学模块、人文与社会、艺术在这四年中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2、也可以看出的是2011年高考节本能力试题6大模块的比例几乎没发生大的变化,人文与社会的比例增长不少。科学的有所减少,这给我们备考一个信号,基本能力测试不是6大模块的的机械划分;
3、主要模块应分配多些时间,次要模块可以适当减少复习时间。但是所有模块都应重视复习;
4、2011年综合实践模块知识考的太少,社会类活动一点也没考。会不会在2012年的基本能力命题中将有所补偿?应该引起明年备考的重视。
试卷结构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选择题个数 35 62
64 66 50
大主题个数 11 12
13 9 7
一级小题个数 54 65
65 63 48
二级小题个数 69 79
85 82 75
试卷结构与题量
知识领域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平均
选择 52 72 79 78 54 335 67
填空 28 11 12 18 37 106 21.2
连线(匹配) 0 0 0 0 0 0 0
归类 2 0 0 0 0 2 0.4
判断 0 0 0 0 0 0 0
列表 0 0 1 0 0 1 0.2
设计 0 2 0 0 0 2 0.4
问答 17 15 8 4 9 53 10.6
绘图 1 0 0 0 0 1 0.2
主观表达合计 48 28 21 22 46 165 33
客观:主观≈67分:30分
答案唯一:开放性≈88分:12分
1、高考以选择为主要;平日模拟练习应强化训练选择试题的解答技巧;
2、主观表达题以填空为主,其次是问答等开放性试题;
3、考试说明说提到的试题类型,每年会多多少少的涉及到。
4、高考也不排除会出现新题型的可能性,平时的模拟训练应多搜集创新好题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对新情况的能力。
小结
2011年山东省第五年采用基本能力测试,6月9日上午11:00考生陆续走出考场,据我校学生反映,今年的基本能力测试考题整体而言比较简单,有的题目甚至与考前练习过的题目基本一样,题型我们都做过,有的题目几乎是原题。
但是,事实是学生反映的这样简单吗?
最好班级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最高分 54 57 59 56 55
55以上 0人 1人
5~6人 2人 1人
50分以上 1~2人 5~6人
20人 10人 5人左右
2007:清新、简单
新增加科目,考前没底
考题不难,绝大部分都曾复习过
没有出乎预料的题目
2008:稳定、清新、 轻松、 亲和、紧扣热点
2009:立意清新 、难度没增,形式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紧扣热点
2010:专业味道浓厚、难度加大、切入热点又不突出热点
仔细审视本套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个小题都需要借助特定学科知识去解决,也就是说和往年相比,只需要借助生活性常识就可以解决的题目显得少而又少。
所体现的社会热点明显少于往年。
2011 难度加大,专业性更强,热点不突出,生活常识减少
今年试题质量感觉不如往年,自我感觉是历年质量最糟糕的一年,因为有些知识点文科生都不学了,而且考查过多的初中知识,另外死记硬背的东西是明显存在的,物理学科的考查太狭隘,几乎全是在考查声学知识;综合实践的内容考查太少,只是在44和48小题两次重复考查了实验法;美术题的质量明显不如往年,尤其焦点透视填空出的很不巧妙。试题有一定难度,要想得高分很难,2011年高考基本能力难度要大于2010年,甚至,可以说是自从有基本能力以来难度最大的一年。
试题均采用题组的形式,着眼于不同学习领域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某一主题借助一定生活、生产和学习情境对各相关学习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整合,不机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但是我感觉这种命题形式不能很好的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毕竟这些命题角度都是随机的,没有固定的考点可以准备。整和性是体现了,可是自我感觉整和的不够巧妙。
时代性体现的并不突出:社会热点涉及的很少,除了党90周年、2011年4月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人口普查和国家教育发展纲要等热点外,几乎没有反映其他热点问题,这是另外一种失望。
导向性在哪里?考查了很多初中学习的内容,很多学生和老师会抽时间复习初中内容。所有这些上面的感受,使一线老师感觉到,基本能力考试到底何去何从,到底该如何备考,基本能力到底其导向性在哪里又把我们的新课程教学导向何方?
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明显少于往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是基本能力测试命题四年来一贯坚持的重要特点。基本能力试题喜欢借助古诗词、名句、典故和历史名人来考查所学知识。但是今年明显减少。
学科专业味道很浓:仔细审视本套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个小题都需要借助特定学科知识去解决,也就是说和往年相比,尤其是和2008、2009那两年的试题相比,只需要借助生活性常识就可以解决的题目显得少而又少。
试题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不如往年,对今后的命题和备考有点琢磨不定。
诚然高考试题的设问和试题的设计上科学性、有效性、严谨性还是很高的,质量比各地模拟都要高。能很好的区分开学生,能很好的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以上感受只代表我个人的感受,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1年基本能力高考试题反映社会热点与关键词统计分析
题号 考查主题、关键词 热点社会和新闻背景 备考关注敏锐性
1 景象、地理现象 无 —
2 天气与气候 无 —
3 黄山相关 无 —
4 金刚石、石墨 无 —
5 大理石 日本核辐射之放射性物质 100%
6 生物共存关系 无 —
7 生物学习行为 无 —
8 安全自救知识 无 —
9 联合国 无 —
10 金砖四国 2011.4月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 30%
11 区时计算 2011.4月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 30%
12 农业税 无 —
13 性别的决定因素 无 —
14 免疫 无 —
15 国家机关 无 —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1第11届全国人大会议 50%
17 食品健康 无 —
18 粮票 无 —
19 网络 无 —
20 网页制作网站发布知识 无 —
21 高速公路系统分析 无 —
22 青铜器 无 —
23 佛教古建筑分析 无 —
24 古诗词中体育项目 无 —
25 武术拳术 无 —
26 美术作品生物知识与分析 无 —
27 十大古曲之十面埋伏 无 —
28 器乐作品 无 —
29 新中国的教育 国家通过《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 100%
30 古诗词哲学道理 无 —
31 中国共产党90周年历史 中国共产党90周年 100%
32 历史人物 无 —
33 影视作品历史 无 —
34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无 —
35 读图分析题 第六次人口普查 100%
36 数据排序 无 —
37 简谱识读 无 —
38 美术作品分析 无 —
39 太阳高度与节气 无 —
40 模型、工艺、流程与评价 无 —
41 电水壶设计分析 无 —
42 运动设计分析 无 —
43 古简谱与信息编码 无 —
44 实验法 无 —
45 声学知识 无 —
46 大合唱知识 无 —
47 声学知识 无 —
48 实验法 无 —
平均 73%
2012:将走什么风格?
这是我在知道基本能力取消政策前想的:
(1)是不是专业性更强?
(2)主观表达能力会不会进一步增强?
现在感觉:
不管怎么命题,不管什么风格,不管试题质量高低,都有情可原了。
研究学习部分的内容可能会加大
材料分析、归类、整理类试题应关注
从多个学科知识角度分析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主观表达题目可能会出现(这在以前的高考中只在选择题里出现)
心理健康(灾害健康心理重塑)、健康设计与规划、运动分析类试题是个趋势
绘图与图形设计或者拼图
二、基础知识之脉络
1、依据:考试说明、学科标准、学科教材
真正明确内涵、测试目标、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卷面结构,做到了方向对、路子正。并做到密切关注最新高考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提高敏锐性,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我反问大家:你把五年高考题都深入研究了吗?!考试说明都做过比较吗?!)
2、基础复习:包括主干知识,细枝末节可通过做题积累,或者根本就不去理会。
大家一起思考几个问题?
(1)高考基本能力考查太死记硬背的东西吗?所以为了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平时讲课我们是否都犯通一个毛病: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补充拓展知识?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早于西方独立的风景画近千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境界。关于中国山水画以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山水画的主色调是青绿二色,所以也称“青绿山水”
B.“咫尺千里”是中国山水画在构图上的重要特点
C.因为没有采用焦点透视法,所以中国的山水画就无法表现山水的空间层次
D.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雨水、惊蛰都发生在二月。
(2)每次考试,大家都喜欢印试题解析,固然很好,但是效果到底好吗?
我们该怎么样给试卷解析,为了补充知识该怎么样拓展?拓展到什么程度?
印刷了 只能是咱老师心安理得,所以我一直在反思 为什么成绩不理想
(3)基础知识咱该补充的补充了,该点播的也点播到了,可是学生就一定掌握了吗?我们是否曾有某道题目,至少一道小题对该知识点训练巩固过吗?
3、每个学科的特点
综合实践
淡化理论,加强训练
突出重点,把握主脉
着重方法,过程分析
筛选高考,明确方向
纯综合实践知识少,渗透进学科是个趋势
技术
专业性很强,基础最重要,复习必须到位;
密切联系本年度技术发明创新;需要老师多看新闻,提高敏锐性。
研究高考试题,找出备考动向
科学
高考试题很多题目,不需要专业知识,生活常识就可以帮助解决,或者仔细审题就可以解决;
适量补充一点主干专业知识是必要的;
多看看初中课本比高中课本更有实效
人文
历史:没必要专门复习,历史事件太多,无法准备,但应突出与历史相关的传统文化、科技发明、艺术作品、思想派系、历史典故的复习。
政治:不要背诵原理,找些典型的题目做做,讲些如何做文科试题的方法即可即可。
地理:参考初中地理,注重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应用地理
体育和健康
高考题目都比较简单,淡化理论,突出运动过程的体验;
心理健康一直没考是个重中之重;
体育与美术结合考过,与音乐的结合是个空缺;
这一模块没必要浪费太多时间;1个周两课时足已。没有时间的话,完全可以不复习。
三、热点专题之脉络
先跟大家谈几个关键词
敏锐力、行动力、整合力
5D电影
您关注到这个关键词了吗?----敏锐力
您马上行动进行必要的学习、补充和讲解了吗?----行动力
您能进行科学的知识整合并尝试命题吗?----整合力
如何构建热点专题之脉络
特别关注与数字2012有关的信息
1、100年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1912年是农历壬子年、鼠年;
中华民国元年;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满清覆亡。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北洋政府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
2、党的18大即将召开
……
譬如,某某大师级人物在本年度诞辰多少周年等。
譬如某某事件发生多少周年等。高考试题就足以告诉我们。
2012一定会发生什么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
1月31日——爱神星(433 Eros),第二大的近地小行星(NEA)会在地球大约0.179AU 的距离掠过。
4月15日——泰坦尼克号(铁达尼号)沉没100周年。
5月21日——日环食,中国华南,中国台湾,日本南部可见。
6月6日——金星凌日。
7月1日——香港主权移交15周年及第四届特区政府就职。
7月27日~8月12日——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
11月13日——日全食在澳大利亚北部及南太平洋可见。
12月21日——玛雅历在本日终结,同时2012年世界末日的谎言被识破。
12月31日——《京都议定书》失效。
本年度影响深远的大事:
第六次人口普查、日本核危机
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当代青年要把 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 作为成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把 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横线处需填写①深入实践②爱国主义③奉献社会,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重要国家领导人的行踪、讲话等
历史上首创性的东西或变革:
科学发展观
本年度的重要革新或发明
2007:玉米塑料
2008:载人航天、足球机器人人类基因组计划
2009:负压救护车、3G手机、生物柴油
2010:高铁、世博科技
2011:网上红色旅游活动、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
2012:天宫一号、……佛山小女孩无人抢救与温家宝加强诚信建设、……
据新华社电2011年10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2011年,中国将迎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
iPhone 5
周易与二进制
二进制的发明人是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他大约在20岁时就已经知道了最初由欧洲来华传教士所介绍的中国《易经》。后来他虽然率先发明出二进制,但由于没有找到对其可靠性及意义的有力支持,因此迟迟没有发表其论文,直到1697年他与法国传教士白晋相识、随后通信交流对《易经》的看法之后,才使他看到古老《易经》的六十四卦和二进制的数码相对应,给予他极大的启发和鼓舞,并于1705年把论文发表出来,题为《关于仅用0和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以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二进制这一划时代的发明终于被世人所知。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爱国、责任、奉献等人生价值观
少数民族文化与艺术知识
最好与本年度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事密切联系
小结
1、每年高考都会反映一定数量的社会热点话题;
2、2010年比2009年试题所反映的社会热点数量大大减少。
3、热点问题要积极应对,而不可“热点而热点”。关注热点,但要回归相关学科知识;
4、关注热点不等于把热点新闻资料印刷给学生。
虽然基本能力之路快走到了尽头,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团结协作,有秩序地构建基本能力的知识脉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