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锁分】社会法治一轮复习 知识点35: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学案+知识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中考锁分】社会法治一轮复习 知识点35: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学案+知识训练)

资源简介

社会.法治一轮知识训练
知识点35: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b)
一、选择题
1.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B.农业集体化???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
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
A.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出中国梦的总方针
C.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5.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6.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代
7.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越来越多的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此,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8.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由此推断,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是(
)???????????
A.实行单纯计划经济的道路?????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C.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D.实行“一国两制”的道路
9.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0.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表明中国将要建(
)???????????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下图是1949——1998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50年代城市化进程受“一五”计划影响??????????????
B.7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与党的工作重心有关
C.80年代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
D.90年代城市化进程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2.“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13.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内容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①经营承包责任制
②分配制度“大锅饭”
③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④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D.?②③④
14.下表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
年份
1979年
1980年
1983年
1985年
1988年
1992年
2003年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关于这些变化发生原因的准确表述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5.“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企业先后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下列史实与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有直接关联的是(
)?????????
A.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
16.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
1957
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5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材料三: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材料四:下表内容出自《人民日报要论选》阅读表格:
时间
社论标题
1957年12月12日
《必须实施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1978年12月23日
《把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017年10月18日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
(2)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有人认为:“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请你为2049年10月份某-天的《人民日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
17.“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唱响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年代尺:
材料二: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人民收入情况
项目
国内生产总值(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5
165
332
2019年
990865
16021
42359
(1)从新纪元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________到
________的伟大飞跃。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转化?
(3)结合材料,从至少两个角度谈谈你对“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5
DADDC
6~10.BDBDC
11~15.DCCCC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开展了土地改革
(2)政策是否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国情,1957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违背基本经济规律,文化大革命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违背基本国情都使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证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的观点是正确的。
(3)社论言之有理即可如:共和国百年华诞,理由:新中国诞生100周年;走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理由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17.【答案】
(1)富起来;强起来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从材料一的表格信息可知,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但是从材料一中图表以又可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所以要将改革进行到底。
2社会.法治一轮复习学案
知识点35: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b)
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解析新时期的鲜明特点、显著成就、突出标志,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引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生动事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篇)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堆积如山,人们的思想也比较混乱。
的任务非常艰巨。
(2)围绕
,全社会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
,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召开时间:1978年12月。
3.内容
(1)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战略决策。
(2)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

的伟大征程,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
行全面拔乱反正。
二、改革开放的推进(实践篇)
1.农村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开始: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
②做法:实行以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

③评价:最初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等地的农民采用,被称为“
”。
④推开: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⑤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
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城市改革——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84年。
(2)内容: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
的决定。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3)意义:这次全会后,我国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关键性一步,以
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
(1)首先推行开放的地区:

(2)首批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在沿海地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均位于广东省)、厦门(位于福建省)。
(3)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通过国家给予的
,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经济交流,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①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随后将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②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世界贸易体系,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③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逐渐形成了“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理论篇)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
。邓小平是
。邓小平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
会议、事件
内容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
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视察
多次发表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时间
会议
内容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



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时间
会议
内容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胡锦涛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012年
中共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

时间
会议
内容
2012年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①会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奖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1.“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这句顺口溜赞美的农村改革举措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实行土地改革?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乡镇企业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推行以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ABD三项都不是题干顺口溜赞美的农村改革举措,不符合题意C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题干顺口溜赞美的农村改革举措,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
C
2.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
)???????????
A.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B.完全否定计划经济是推行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C.计划经济体制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唯一标准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对市场经济有一个逐步了解的过程,先后经历了1979年、1981年、1987年、1992年这几个阶段,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故选项A符合题意;B.完全否定计划经济是推行市杨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不符合题意;C.计划经济体制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唯一标准,不符合题意;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
A
二、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10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面对疫情叠加汛情的冲击,中华民族又一次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危急时刻,无数医护人员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奔赴疫情一线。在勇斗洪魔的最前沿,无数消防官兵、人民子弟兵、基层干部群众赴汤蹈火、逆流而上,为灾区群众筑起“生命堤坝”
材料二:
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主要由资本家构成,“平均地权”虽被写入同盟会纲领,但并来得到足够重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也大多数不能理解什么是革命。——摘自《中国近代史》
②全国各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取得巨大成绩。到1948年秋,在一亿人口的地区消灭了打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为高涨,大批青壮年加入人民军队或把负战争勤务。
——摘自《中国共产党间史》
③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他们还了货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雄,打心里乐开了花。——摘自《中国历史》
(1)材料一反映,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上中国人民有着哪一共同价值追求?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对中华民族经受严峻斗争考验的作用。
(2)综合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予以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无数医护人员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奔赴疫情一线,无数消防官兵、人民子弟兵、基层干部群众赴汤蹈火、逆流而上,为灾区群众筑起生命堤坝体现了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上中国人民的爱国之情。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即可.
【答案】
(1)爱国;能为中华民族经受严峻斗争考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示例: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论证: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的力量,导致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促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2020年,面对疫情和汛情挑战,全体中华儿女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赢得了疫情和汛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综上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
知识梳理答案:
一、1.拨乱反正
真理标准问题
思想解放运动
3.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4.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乡镇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自我完善和发展
城市
沿海地区
优惠经济政策
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新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
十八大
4.继承和发展
最新成果
行动指南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