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的情感世界》 导读 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聚焦初中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旨在从“情绪——情感——情操”这条线索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成长,以及在道德与价值观层面对其进行引导。本框题围绕“情感”这一主题,分为两目:“丰富的情感”“情感的作用”。第一目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通过分享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体会情感的丰富性;第二层介绍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第三层对情感进行分类,感受情感的复杂性。第二目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通过探究知道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对人有驱动作用;第二层是更客观全面了解情感,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情感带给自己的成长。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1课时)。 课标要求: 1.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课程内容”中“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课程内容”中“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3.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课程内容”中“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教材,交流生活体验等形式,感受生活中的丰富情感,提高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觉察能力,增强对生活体验的敏感性,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运用多媒体观看视频,创设情境,关注情感,体会情感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形成通过情感积累,涵养情怀、陶冶情操的意识。 设计说明:本课时2个学习目标的确立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相应要求。要将情感这一比较抽象的心理学概念让学生理解并上升到精神需求,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目标通过对“情感”这一核心概念的剖析,将其分解为感受生活中的丰富情感,提高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觉察能力,增强对生活体验的敏感性,关注情感,体会情感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最终形成通过情感积累,涵养情怀、陶冶情操的意识。 评价任务: 完成任务一 (检测目标一) 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二) 资源与建议: 本课是本单元第3课时。本单元的学习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共2课时,本课学习的是第一课时,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展开,为接下来要学习的“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打下基础。 本课的学习流程:理解情感的丰富性——辨析情绪和情感的关系——学会对情感分类——理解情感的作用。 本课学习重难点: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情感的作用。你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情境案例分析,结合自身的经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活动,实现重难点突破。 设计说明: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本单元内容的编排逻辑也是学习逻辑,便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有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同时,指明了本课时学习流程、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 感悟导入: 视频:抗疫中的感人瞬间 从视频中我们感悟到哪些情感? 任务一、丰富的情感 1.说一说:阅读课本第43页(上)探究与分享。你还体验过哪些情感?(第五课两框中有许多词语,可以查找一下)(指向目标1) 2.议一议:我们为什么要有丰富的情感?(指向目标1) 3、想一想:下列情境是情绪还是情感? (检测目标一) 情境(1)这次月考,小明数学考了满分,高兴得手舞足蹈! 情境(2)张老师知识渊博,讲课幽默,经常找我们谈心,我非常崇拜他。 小组讨论: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指向目标一) 区别 联系 情绪 情感 4.连一连 (检测目标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思乡之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忧国忧民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感恩亲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对爱情忠贞 在古诗中,你还可以找到哪些丰富的情感表达? 5、分一分 思考、讨论:情感是丰富的,如何分类呢?(指向目标一) 提示:阅读p44第一段,填空:(检测目标一) 按等级高低分为: 、 按体验不同分为: 、 、 由此可以认识到情感具有什么特点? 情感是 的。 设计意图:“说一说”“议一议”“想一想”“连一连”“分一分”五个学习活动,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体会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通过“分一分”环节,将本课重点观点落实到笔头,同时检测学习目标1是否达成。 任务二、情感的作用 1.视频;啥是佩奇(上)(指向目标二) 快过年了,视频中的爷爷为什么给儿子打电话,还给孙子准备礼物? 爷爷为给孙子做一个佩奇做出了哪些努力?从视频中我们感悟到情感对行为产生什么影响? 2.情不自禁:(检测目标二) 因为感恩妈妈,我会经常帮她做家务(行为) 因为热爱祖国,我会自觉维护国家 。 以此为例,分享自己的感悟。 因为 我会 。 因为 我会 。 3.啥是佩奇(下)(指向目标二) 爷爷不知道“啥是佩奇”为什么能创造出“佩奇”?在创造佩奇的过程中情感对爷爷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挥了什么作用? 经历这件事,爷爷、儿子儿媳、孙子分别收获了什么情感? 爷爷: 。 儿子儿媳: 。 孙子: 。 这体现了情感在我们生命成长中有什么价值? 4.触景生情(检测目标二) 出门在外,(经历)让我对家人产生了思念。(情感) 观看国庆阅兵,让我对国家产生了自豪感 。 以此为例,分享自己的感悟。 经历了 ,让我对 经历了 ,让我对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交流分享体会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理解情感的重要作用。再通过经历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以书写的形式表达出来。) 走进生活 任选一项课后任务: 任务1:通过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行自我评价。 我的优点: 我的缺点: 我想做怎样的人 任务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尝试通过各种合法渠道了解他的情感世界,与同学分享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完成自我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感在成长中的作用,以及情感是如何伴随生活经历不断积累而发展的,能够在这种反思中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优缺点。同时,本活动通过让学生了解他人的情感世界,感受生命的启示。不同情况的同学可以进行自由选择课后任务。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