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娄底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九:了解违法与犯罪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湖南娄底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九:了解违法与犯罪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资源简介

课题
专题九:了解违法与犯罪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一、考点链接
二、中考链接
1、15岁的中学生何某经常旷课,和社会闲散人员同流合污,他的父
亲多次劝告无效后,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后来,何某在网吧因为一件小事用刀将对方
捅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何某因未满16周岁,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②一般违法行为有可能会发展为犯罪行为 ③网吧老板没有任何责任 ④何某父亲因与其脱离了父子关系,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2、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
方案》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确了惩戒措施,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
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这对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违法必究
③未成年人犯罪不受法律约束 ④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某高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接受境外
人员提供的“经费”20多万元。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泄露了国家秘密,
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常某的行为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4、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为9.04亿人,互联网普
及率达64.5%。网络已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网络信息繁杂、良莠
不齐。青少年应该( )
①享受言论自由,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②明辨是非,理性参与,不信谣不传谣
③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④恪守道德、法律底线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14分)【扫黑除恶 厉行法治】
材料一:据央视2018年5月11日《今日说法》报道:自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我国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共计60.5亿条,其中8.5亿条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售卖,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造成的总体经济损失达915亿元。
材料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和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精神,2018年4月22日,娄底召开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全面提升整改效能,2019年1月9日晚,娄底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专案组在娄底,株洲,广州等地抓获“伪基站”诈骗嫌疑人21人,涉案金额70余万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材料一看,网络电信诈骗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结合材料二,我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电信诈骗有何现实意义?
(3)请你为我市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言献策。
三、中考预测
【热点一:学法守法】
材料一: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新增“高空抛物罪”“冒名顶替罪”“妨害安全驾驶罪”等新罪名。2020年某日,徐某与他人发生争执,一时激愤,先后从三楼住处扔下两把菜刀,抛掷到楼下公共租赁房附近。溧阳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徐某某的高空抛物行为虽未造成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但其从建筑物抛掷物品的行为已经构成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2021年3月26日下午,湖南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湖南省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并当庭宣判。被告人卢某某因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拘役 4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材料二: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7号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化走向更高水平。着力修改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相关保护规定,并新增“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
(1)结合材料一,分析徐某和卢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
(2)守护“头顶上的安全”的规定有何意义?
(3)反思徐某和卢某的行为,给我们青少年什么启示?
(4)治理高空抛物、坠物现象,应该怎么做?请你提出相关建议。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新增“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
【热点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材料: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务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竟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依据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经历,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6分)

陈某的行为
行为的性质
行为的后果
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
①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正常学习;受到学校处分
偷窃财物
②__________________
被拘留
拦路抢劫
③__________________
被判刑
(2)吸取陈某的经验教训,作为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应注意什么?(8分)
参考答案:
【热点一】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2)①有利于震慑和惩治高空抛物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有利于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③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
(3)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②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远离违法犯罪。③青少年应该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增强规则意识,遵守社会公德与秩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④敬畏生命,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4)①国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和惩戒机制,依法对高空抛物者进行处罚,保障公民的正当权益。②社会加强公共安全、公共文明宣传,提高居民文明意识,促进其文明习惯的养成。③公民要增强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5)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给予特殊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④这有利于形成合力,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热点二】
(1)①不良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③犯罪行为
①谨慎交友,不交损友。②加强自我防范,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预防违法犯罪。③珍惜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④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⑤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