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春有格》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青春有格》导学案

资源简介

《青春有格》导学案
学习目标
①学会辩证理性的对待青春;
②能够认识到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懂得每个人都要有至善的追求,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二、评价任务
①通过图片展示,观看视频,情景分析等方式,知道行己有耻的内涵和要求,树立在个人交往和社会正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责任的价值观;
②学会辩证理性的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③通过观看视频,辩论会等方式,认识到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懂得每个人都要有至善的追求,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三、学习过程
目 标
任 务
活 动
评 价(ABC)
目标一:学会辩证理性的对待青春
任务一:行己有耻
活动1: 赏视频《行己有耻》
1.“行己有耻”的含义是什么?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怎么做?
活动2: 播放视频《中国式闯红灯》
为什么事件中的老奶奶违反交通法规却不以为然?

活动3;峄城“百姓心中的好法官”孟凡军
思考:孟凡军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活动4:通过情景展示,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通过活动,知道行己有耻的内涵和要求
1.知道行己有耻的内涵和要求,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2. 请给自己掌握的情况打分。
评价标准:(1)掌握很好得A(2)掌握的较好B;(3)掌握一般C.
你的得分( )
目标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任务二:止于至善
活动1,观看《止于至善》,掌握止于至善的行为要求是 ?
活动2: 东东捐款,思考:东东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举例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活动3.榜样的力量,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榜样?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活动4:小小辩论会“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听对话,答问题: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1.认识到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懂得每个人都要有至善的追求2. 请给自己掌握的情况打分。
你的得分( )
当堂达标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纷繁复杂的、美丑、善恶交织,这就是要求我们“行己有耻”。引导我们辨别是非,作出正确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个人的情感好恶
B.自身的愿望
C.羞恶之心
D.他人的评价
下列对于“止于至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③“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极少成多,善于成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生活践行知荣耻》共10分
3. 人民网曾报道:公交车投币箱里,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游戏币、铁圈、钥匙、一角硬币、一元假钞、残币甚至冥币等“无效”钱币。现在能做的,只能是依靠驾驶员更细心一些。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这种现象?(4分)
从青少年角度看,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你有何建议?(6分)
评价标准:同桌互评,12分以上为及格,16分以上为优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