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2021中考道法二轮复习拟适应测试专题一 2020年全国两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热点解读命题角度一 2020年全国两会时事速递材料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2020年5月21日至2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开得安全有序、精简务实、成果丰硕,提振了精气神、凝聚了正能量,彰显了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和特色。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材料三:民法典诞生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民法典不仅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而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材料四: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决定》分为导语和正文两部分,正文部分共7条。《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命题解读◆材料一相关解读1.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表明我国坚持什么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有何意义?(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说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等。◆材料二相关解读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议程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怎样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4.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律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5.人大代表与会时把反映群众的呼声作为职责,你认为原因何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义务听取人民意见、反映群众呼声;人民有权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6.公民在两会期间积极建言献策是在行使哪些权利?公民行使这些权利时应把握哪些事项?(1)建议权和监督权。(2)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强民主意识,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材料三、四相关解读7.出台民法典有何意义?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事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8.落实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广大人民应付出哪些行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依法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推动“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9.为什么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1)“港独”组织和激进暴力分子活动猖獗,外部势力公然插手干预香港事务,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严重损害法治,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核心要义。(3)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整体和长远利益,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4)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是堵塞香港国家安全法律漏洞的必要之举,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治本之策,充分体现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坚决维护和最大关切,意义重大,必将产生深远影响。(5)只有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才能为贯彻“一国两制”固本强基,为香港繁荣稳定夯实基础。◆关联热点命题解读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生命至上,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命题解读1.国企为什么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2.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你认为原因何在?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为什么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当前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4.“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实行这一举措有何意义?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搭建激励创新的活动平台,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5.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必须落实党和国家采取的哪些重大举措?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践行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6.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是基于哪些原因?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各国相互联系、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日益强劲;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7.坚持生命至上,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的需要。8.为什么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命题角度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时事速递材料一: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全会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材料二:会议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命题解读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分别是什么?(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体要求是什么?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一 2020年全国两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热点解读命题角度一 2020年全国两会时事速递材料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2020年5月21日至2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开得安全有序、精简务实、成果丰硕,提振了精气神、凝聚了正能量,彰显了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和特色。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2020年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材料三:民法典诞生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民法典不仅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而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材料四: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决定》分为导语和正文两部分,正文部分共7条。《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命题解读◆材料一相关解读1.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表明我国坚持什么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有何意义?(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说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等。◆材料二相关解读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议程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怎样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4.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律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5.人大代表与会时把反映群众的呼声作为职责,你认为原因何在?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义务听取人民意见、反映群众呼声;人民有权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6.公民在两会期间积极建言献策是在行使哪些权利?公民行使这些权利时应把握哪些事项?(1)建议权和监督权。(2)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强民主意识,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材料三、四相关解读7.出台民法典有何意义?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事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8.落实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广大人民应付出哪些行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依法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推动“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9.为什么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1)“港独”组织和激进暴力分子活动猖獗,外部势力公然插手干预香港事务,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严重损害法治,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核心要义。(3)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整体和长远利益,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4)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是堵塞香港国家安全法律漏洞的必要之举,是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治本之策,充分体现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坚决维护和最大关切,意义重大,必将产生深远影响。(5)只有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才能为贯彻“一国两制”固本强基,为香港繁荣稳定夯实基础。◆关联热点命题解读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持生命至上,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命题解读1.国企为什么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2.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你认为原因何在?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为什么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当前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4.“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实行这一举措有何意义?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搭建激励创新的活动平台,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5.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必须落实党和国家采取的哪些重大举措?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践行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6.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是基于哪些原因?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各国相互联系、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日益强劲;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7.坚持生命至上,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健康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的需要。8.为什么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命题角度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时事速递材料一: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全会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材料二:会议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命题解读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分别是什么?(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2.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体要求是什么?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中考道法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一 2020年全国两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 考点梳理.doc 【2021中考道法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一 2020年全国两会 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 考点梳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