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课《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深层内涵,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孩子对待同学、父母或老人不够尊敬。如嘲笑同学的缺点,不服从管教,顶撞老人;用生硬的态度命令身边的人为他做这做那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2、使学生感受到尊重与被尊重的快乐。 3、懂得尊重他人绝不是一句口头禅,做到时时刻刻都要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尊重意识,学会尊重。 难点:懂得只有自己先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三)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2、阅读故事,谈谈体会 3、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4、联系实际,谈做法 5、角色体验,自觉践行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三、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节课具体的内容,我采用了故事、创设情景、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为了让学生能以最佳状态进入到这节课,我在上课开始安排了一个小故事,利用这个故事将同学们的注意力迅速由课外转移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最终提高学习效率,使活动达到目的,引出课题《尊重他人》。板书课题:尊重他人 (二)阅读故事,谈谈体会 学生阅读书中给出的故事:一个孩子在山中第一次听到了山谷的回声,孩子感到很好奇,大声地喊:“喂,你是谁?”山谷回声:“是谁?……谁?”孩子听那声音没有回答他,接着喊:“你是笨蛋!”这回他听到的声音是:“你是笨蛋……是笨蛋。”孩子生气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 分组将故事续完整,并表演出来。每组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孩子和妈妈,其他同学来学山谷的回音。让学生体会故事的启发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谈谈身边尊重他人的事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能很好地构建尊重他人的知识结构,从而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你先尊重了别人,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板书: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你先尊重了别人,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合作探究,加深感悟 我向学生推荐一位尊重他人的小明星,谈谈你与他交往时的感受。分组自由讨论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积极参与学习,使每位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自己在参与过程中丰富了思想,在讨论过程中澄清是非、明白事理,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作用。在有争论的地方教师可适当引导。通过这一步骤,让学生懂得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一种幸福,尊重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而且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尊重是增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一个人品质的真实体现。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开阔思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接受尊重他人的教育。板书: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一种幸福,尊重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四)联系实际,谈做法 以小组赛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如何成为一个尊重他人的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具体。这一环节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与积极发言,让学生把尊重他人的理论知识与自己今后的实际行动紧密相联,从小立志做尊重他人的人,并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角色体验,自觉践行 出示三个情景,让学生想一想,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该怎么办?与小组里的同学合作表演一下。 在商店里买东西,跟售货员阿姨交谈。 在商场遇到外国友人。 晚餐已经准备好了,家人准备吃晚餐。 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尊重与被尊重的快乐。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主要收获。让学生自己总结尊重他人的知识,把知识内化形成体系。然后我总结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及我对学生的期望,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行动中有强烈的尊重他人意识,有坚定的尊重他人的行为。 课后作业:到生活中体验尊重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六 板书设计 ? 尊重他人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只有你先尊重了别人,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一种幸福,尊重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学会尊重》教学设计 辽阳县寒岭镇西黄泥小学 2017年5月21日 张沛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