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自由平等的真谛学案课标要求:懂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掌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包含的主要内容。重点:自由与平等的含义,法治与自由的关系。难点:法治是自由平等的保证,自由平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精神。自主学习(根据预习提纲,在书中标注相关问题及层次,完成填空)(一)无法治不自由1、自由的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如何正确认识自由?①自由不是,它是、。(原因: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②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之内的自由。3、自由的内涵?自由主要指人们在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①法治与自由,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自由又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二)法眼看平等5、平等的意义?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的永恒主题。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6、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对待。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公民的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自我检测1.自由、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下言论与它们的内涵不一致的是()A.天下有绝对的自由,但无绝对的不自由B.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C.待人不公正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有失体面D.对正义事业保持沉默,等于为非正义事业呼喊2.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城区摆设摊点、聚集闲逛,给疫情防控造成一定隐患。2020年2月7日起,上海、浙江等多地紧急出台地方法规严格依法防疫,对隐瞒疫病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上述材料表明()①无法治不自由②法律是由社会舆论保证实施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一只风筝在天上飞,却乞求挣脱线的束缚。线终于断了,满心欢喜的风筝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下列选项与这个故事寓意相符的是()A.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B.自由不应该设置边界C.绝对自由是遵守法律的前提D.自由不需要法治保障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说明()①法治和自由存在对立的现象②法治为权利的行使标定的界限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④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增加了不少暖心的设施:在人行道中有专门为盲人铺设的“盲人道”,在公共厕所设有专门为儿童、残疾人提供方便的“无障碍卫生间”……从法律意义上看,这些做法符合平等含义中的()A.不同情况差别对待B.同等情况同等对待C.不同情况同等对待D.同等情况不同对待参考答案:1.A2.B3.A4.C5.A7.2自由平等的追求学案课标要求: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的观念。努力践行平等,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以及与不平等行为作斗争的能力,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重点:珍视自由及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难点:理解什么是特权及其表现;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自主学习(根据预习提纲,在书中标注相关问题及层次,完成填空)(一)珍视自由1、如何珍视自由?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赋予我们的权利。(具体要求: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权利。(具体要求: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二)践行平等2、如何践行平等?(1)。(①特权的含义: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②特权的表现: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③追求特权的后果: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2)平等对待他人的。(①原因:每个人都有的生存权利、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②要求: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3)敢于抵制的行为。(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的原则。)(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意识,努力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自我检测1.“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这一法律格言蕴含的道理有()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是相同的③不同情况不得差别对待④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①在公共汽车上设立残疾人的爱心专座②一些高校面向残障考生采取单独招考③某商业场所拒绝盲人携带导盲犬进入④各类公共场所建设了轮椅坡道和盲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稳定教育投入,优化投入结构,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这有利于()①推动教育公平发展②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③彻底阻断贫困地区的贫困代际传递④保障公民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20年5月以来,夜间经济不断升温,一些地方的夜市,伴随人气的火爆,噪音扰民、垃圾乱扔不分类、流动摊贩于固定摊主发生矛盾、摊主违规经营等不和谐现象日益突出。对此,一些地方管理部门邀请了摊主代表、消费者代表和居民代表等举行座谈会,了解民情、征集意见。下列意见可采纳的是()①消费者和摊主不能随心所欲地处理垃圾,要分类投放②居民可依法成立文明劝导队,劝阻夜市扰民行为,维护生活安宁③流动摊贩的劳动权应当得到尊重,让他们能够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收入④管理部门在处理流动摊贩与固定摊主的矛盾时,要首先考虑固定摊主的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为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2020年,杭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此举有利于()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②通过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③公民平等享有政治权利④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20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病快速在全球蔓延,笔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近年来人类遭遇的最大一场“黑天鹅”事件。某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兴趣小组收集了疫情期间的一些新闻和案例,请你参与阅读探究并回答问题。【案例分析】北流市某小区美食馆老板古某某违反政府在疫情时其发布的有关禁止命令,擅自开门营业,严重妨碍社会管理,被北流陵城派出所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监督局联合调查,最终北流市公安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一项之规定,对古某某违法行为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请你运用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知识,简要分析古某某及公安机关的行为。参考答案:1.B2.B3.B4.A5.B6.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古某某违反政府在疫情时期发布的有关禁止命令,擅自开门营业的行为触碰法律红线,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公安机关依法对古某某进行处罚,履行了依法行政职责,维护了法治的尊严,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保障了公民进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学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doc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学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