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友情卡 ??? 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我常常听到有些学生伤感地说自己不想离开学生园、老师、朝夕相处的小朋友。但是学生在伤感之余,没有仔细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的友谊保持下去,为了学生寒假来临之后能够更好地联系,我们每年在学生寒假来临之际都会请学生制作友情卡,希望通过友情卡更好地维系大家的情感。因此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使学生了解友情卡,同时知道卡中应有的重要信息,为他们设计制作友情卡提供必要的经验准备,也满足他们的情感交流的需要,发展学生社会性情感。 活动目标: ??? 了解友情卡的意义,并知道友情卡中要具有哪些重要信息。 教学重难点 寒假来临之际,通过制作、互赠友情卡,提升学生与周围人之间的情感,懂得珍惜友情。 活动准备: ??? 1、物质准备:彩纸30张、签字笔、彩笔、铅笔、友情卡介绍的ppt课件、学生互赠友情卡视频、歌曲《老师再见了》、背景音乐《虫儿飞》、教师记录纸、胶泥。 ??? 2、经验准备:知道自己将要上学了,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能准确知道自己家中的电话、住址,并能书写这些内容。 重点、难点: ??? 能在友情卡中表现出有实用意义的信息,并用同伴能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过程: 1、导人、谈话。 ??? 听歌曲《老师再见了》进教室,自然地围坐在老师身边。 ??? 教师:每当王老师听到这首歌,心里就会有一种很酸楚的感觉,就会想到我们小朋友即将成为小学生了,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 学生:不舍得离开小朋友;不舍得离开学生园;感觉很难过…… ??? 教师:就要离开学生园,进人到不同的小学了,就要和老师、小朋友分开,见面的机会也变得很少,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都能够保持联系,不互相忘记吗? ??? 学生:我们可以打电话;可以写信;可以去小朋友家中做客…… 2、看视频,了解哥哥姐姐寒假来临留念的方法。 ??? 教师:在以前哥哥姐姐寒假来临时,他们都会有一个好方法,请你们看一段录像,找一找他们的好方法。 ??? 请学生观看上一届学生寒假来临前互赠友情卡的情节。 ??? 教师:哥哥姐姐在做什么?哥哥姐姐在相互赠送什么?这个卡片有什么用? ??? 教师:哥哥姐姐在互相赠送什么? ??? 学生:礼物、照片、小相框、名字…… ??? 教师:这些东西有什么作用? ??? 学生:看到礼物就像看到小朋友;哥哥姐姐分开后见到礼物就不会互相忘记…… ??? 教师:哥哥姐姐相互赠送的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友情卡”,他们会通过这张小小的卡片在上学后也保持联系。 3、第一次制作友情卡。 ??? 教师观察、指导学生制作,展示学生的友情卡。 ??? 重点讨论:在小朋友制作的友情卡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 交流学生制作的友情卡: ??? 第一张卡 ??? 教师:卡片上有小朋友的名字,如果老师想给你打电话行吗? ??? 学生:不行,没有电话号码。 ??? 第二张卡 ??? 教师:卡上的小桃心里写的是什么? ??? 学生:是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如果小朋友想我了,可以给我打电话。 ??? 第三张卡 ??? 教师:卡上写的什么? ??? 学生:卡上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和住址。 ??? 教师:为什么要写住址? ??? 学生:因为小朋友知道了我家住在哪儿,可以直接来我家玩或写信。 ??? 环节小结:这个环节中孩子初次尝试制作友情卡,并且发现了在友情卡中有一些内容是很有用的。 ?4、观看PPT,了解哥哥姐姐的友情卡。 ??? 引导学生逐一仔细地观察卡中的内容,讨论每一项内容的必要性。 ??? 第一张卡 ??? 教师:卡中有什么? ??? 学生:有照片、有名字、有电话、有地址。 ??? 第二张卡 ???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 学生:有电话、房子和笑脸。 ??? 教师:这些符号表示什么? ??? 学生:电话表示电话号码,房子表示家庭住址,笑脸表示小朋友。 ??? 教师: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中有详细的信息能够告诉别人,和其他小朋友保持联系。 ??? 环节小结:在观察哥哥姐姐的友情卡时,学生了解到卡中要有的重要信息都是什么,并且知道它们的重要性。同时还知道可以用一些符号代替文字。 5、第二次制作友情卡。 ??? (1)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在制作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制作卡片。 ??? (2)学生围坐在老师的身边,展示自己制作的友情卡。 ???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卡片上都有什么内容,是否第一次制作时的问题都解决了,是否可以方便大家今后保持联系。 ??? 学生经验梳理: ??? 教师:友情卡上有几样不能少的内容是什么? ??? 学生:要有名字、电话和地址。 ??? 教师:还可以有什么? ??? 学生:有照片…… ??? 环节小结: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很清楚自己要在卡中记录什么内容,有了前面哥哥姐姐友情卡的参考,这次学生制作得很顺利,而且将自己在第一次制作时出现的问题也解决了。 ??? (3)看一些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更多的友情卡中可以有的内容。 ??? 学生:哥哥姐姐的卡中还有祝福的话,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签名,还有不同的形状…… ??? 学生看到更多的友情卡的样式,可以引发他们积极制作友情卡的意愿,并且发挥想象做出有特点的卡片。 ?6、互赠友情卡。 ??? 今天的活动是关于友情卡的第一次活动,小朋友已经知道了友情卡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相信在寒假来临之前,我们还会做出更漂亮更有创意的友情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让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永远心连心。 ??? 礼貌的提示:友情卡是小朋友之间很珍贵的礼物,提醒学生当送给别人友情卡是应当说一句什么话,在接受他人的赠送时也要尊重别人,要做到有礼貌地相互赠送。 个人反思: ??? 1、活动中的优点: ??? 在学生寒假来临之际,学生都想保留学生园这段难忘的友情,他们有互留电话的想法,由此我们开展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能够为同伴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保持今后的联系。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认识到给同伴的个人信息应当是内容丰富的,便于同伴今后联系的,因此他们说出了必须有的三个基本信息: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学生对这几个信息的认识比较清楚。 ??? 其次在活动中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手段,通过欣赏哥哥姐姐的友情卡,了解什么是友情卡,通过观看哥哥姐姐互赠友情卡的视频,感受了朋友之间的情感。通过现场制作的活动,学生不仅知道友情卡的内容,初步尝试了制作,还为后面的制作友情卡活动做了铺垫。 ??? 2、活动中的不足: ??? 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在谈到卡中的重要信息的话题时,应当请学生多说一说,充分了解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免在今后的制作环节中漏掉。另外,在学生对同伴的情感的交流中,也应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感觉,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制作友情卡的愿望。在社会情感的教育活动中,应当突出地引导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以达到提升学生情感态度的效果。 主要内容: ??? 1、活动的由来符合学生的需要,活动的设计过程清晰,层次清楚,环环相扣。能够通过活动有效地解决学生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 2、活动采取多种的教育形式,利用学生观看视频,直观了解友情卡的作用、内容,教学手段有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 3、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自己主动地思考,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活动中学生要进行两次友情卡的制作,欣赏两次哥哥姐姐的友情卡。这些环节的设计,对的学生形成一种挑战,使他们在自己的制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在欣赏过程中,主动寻求帮助,解决问题,最后完成一个比较成功完整的友情卡。 ?? 4、建议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更主动地讨论自己的感受、发现,充分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个活动的目标虽然是解决友情卡的制作问题,但是它的内在目标指向的是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情感的提升和关注还要更多一些。例如,开始讨论的“和同伴即将分开了,是什么心情?”这个问题其实很关键,学生要充分地说一说自己的情感、感受,体会到自己的情感需要,才能够有积极制作友情卡的意愿。因此老师可以在此环节时更深人地引导学生的讨论。 综合评析: ??? 1、此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需要。在学生寒假来临之际,已经知道要与同伴分离,并且能够体会到自己需要继续延续与同伴友谊的意愿。因此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借助于友情卡的方式,有效地与同伴保持今后的联系。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能够利用制作、发现问题、欣赏、再制作的过程帮助学生梳理友情卡制作的重点,对学生的支持很有效。 ??? 2、活动的整体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从活动设计的初衷可以看到,老师是关注到学生与同伴将要分离的一种情感需要,在活动的结尾之处,学生互赠友情卡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了友情卡的情感内涵,也是学生体会同伴间情感的一个过程。 ??? 3、建议教师将本次制作活动分两次进行,这样能充分与学生讨论制作的重点,帮助学生梳理制作的经验。将活动的过程作为学生探究、发现的契机,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制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 4、在小组反思中对“教师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进行了讨论,对教师采用的方法给予了积极地肯定,教师的反思方式值得学习。另外,还有些问题值得教师们反思,例如,此活动是否在学生原有水平上提升了经验?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什么?学生观察哥哥姐姐的卡片制作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可否将友情卡与其他卡片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友情卡的独特内容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