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班会 争做文明小天使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上册班会 争做文明小天使 教案

资源简介

争做文明小天使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 学生将开展文明小主人的活动,学生对此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作为学生园里大班的哥哥姐姐,他们在想自己要怎样做弟弟妹妹的好榜样,怎样做一名文明的小主人。顺应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开展了“争做文明小天使”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宣传文明行为的活动中,发展其社会交往能力。本活动首先观看公益广告和录像,让学生分辨正确行为,然后制作文明行为知识的宣传卡,做小小文明宣传员到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尝试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
活动目标:
??? 1、观看公益广告,强化对正确行为的认知,了解小小宣传员要宣传的内容。
??? 2、制作文明宣传卡,大胆地向周围人宣传文明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小小文明宣传员活动锻炼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并体验做宣传员的快乐。
活动准备:
??? 公益广告(成人的文明行为)、录像(学生的文明行为)、歌曲“讲文明、懂礼貌”、不同造型的小纸卡、彩笔。
重点、难点:
??? 能够清晰判断社会行为的对与错,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倾听歌曲“讲文明、懂礼貌”(放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 教师:你听见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 教师: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 学生:我看见小朋友很懂礼貌,帮助有困难的人。
??? 学生: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 教师: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观看公益广告录像,分辨正确行为。
???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 学生:叔叔把可乐易拉罐从地上捡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 学生:有个阿姨把一个盲人送过了马路。
??? 学生:还有个叔叔帮助阿姨把门给打开了。
??? 学生:有个开车的阿姨把车停下让走路的人先过去的。
??? 教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 学生:最喜欢叔叔,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 学生:……
3、观看学生录像“好娃娃”,进一步分辨学生行为的对与错。
??? 教师:录像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如果是你怎么做?你想学谁?
??? 学生:我喜欢排队的小朋友,不推挤。
??? 学生:我喜欢浇花的小朋友。
??? 学生:我喜欢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话的小朋友。
???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为。我们要上小学了,怎样让更多的人学习文明的行为。
4、共同讨论。
???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讲文明,表现文明的行为?
??? 学生:我们要像录像里的好娃娃学习。
??? 学生:我们还可以向大家宣传好的行为。
5、制作“文明宣传卡”。
??? 引导学生自选分成小组,用不同形式将我们了解的文明行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宣传卡。
6、学生走向社区、街头宣传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天使。
??? 学生送出宣传卡,并做简单讲解。
个人反思:
??? 1、活动中的优点:
??? 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十分积极,尤其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由于学生在课前积累了相关知识、收集了大量的材料,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做到踊跃发言,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的结尾使活动更加丰富,在成人的配合下,学生走向街头的宣传,使学生体验到作为文明小天使的快乐与成功。
??? 2、活动中的不足:
??? 在社区宣传活动之前的准备与思考不够深入,因此在实际进行时显得表面化,学生在宣传时的语言及情感体验不够充分。
主要内容:
??? 1、活动设计思路清晰,将培养目标与当今的社会形势结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活动内容的选择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 2、教学活动采用电教的手段,利用影像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行为的对与错,提高学生分辨对错的能力。
??? 3、建议更多地引导学生将自己对文明行为的认知与其实际行为相结合,在生活中不断坚持自己好的行为习惯,并影响他人。
综合评析:
??? 1、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选择了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学生能够始终积极参与其中。而且教师能够把学生带出学生园,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交往的广阔空间,使社会性教育生活化,同时也是对学生交往能力的一个挑战,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充分的准备与支持。
??? 2、活动的操作性、参与性强。活动采用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特点,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使其能够直观辨别、比较行为的对错,小组合作制作宣传卡给予了孩子们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亲自走向街头宣传文明的过程中则进一步发展了学生交往能力,使其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 3、小组合作反思是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活动后要给予教师充分思考与讨论的空间,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点到,还要引导教师一步步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与规律,例如,就教师提出的“宣传时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充分”这一问题可以层层深入来思考:
??? 教师希望学生对什么产生情感体验?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在这个社会性活动中的意义何在?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够充分?如何调整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这样多方面地剖析才能使教师学会反思,学会正确地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