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课件(18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治维新 课件(18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日本崛起之“路”
明/治/维/新
改革背景
美国
法国
英国
明/治/维/新
改革背景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大权旁落
掌握实权
效忠将军
统治基础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负担劳役
处于社会最底层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幕府统治)
资料:工商业者处于社会最底层,受到歧视。1867年,全国手工工场共约400多所。但当时幕府统治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
——《世事见闻录》
资本主义发展
幕府统治
阻碍
幕府禁令(节选)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闭关锁国
落后!
挨打!
阻碍
敢问在何方?

明/治/维/新
改革前奏
大政奉还
日本武士
结合书本P73第二段和图册P57右下角的图文资料,讲述倒幕运动的主力军、过程及结果。
明/治/维/新
改革进程
明/治/维/新
改革进程
寻于先进处!

明/治/维/新
改革进程
明治政府于1871年派出了48人组成的岩仓使节团赴欧美12国考察学习,另有50多名留学生随行。在长达20个月的考察访问中,使节团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眼界大开。后来,使节团中的主要成员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牢牢控制政府实权,任用大批主张改革的人才,基本形成了推进改革的施政方针,深刻影响了日本此后发展的方向。
1.你能否解释这三个词语或表演一下当时使节团成员的情绪反应?
2.“始惊”“次醉”“终狂”的使节团成员最终带回了什么?
路,寻于先进处!
开创于脚下!

明/治/维/新
改革内容
政令三:明治五年(1872年)二月,明令解除幕府颁布的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宣布“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私有”。
政令四:明治五年(1872年),颁布《学制令》规定要强迫儿童入学。文部省指出:“我国文明确有进步,然而尚未渗透到普通人民中间……必须努力向欧美学习,对国民子弟施以……教育。”
政令五:明治五年(1872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发布“全国征兵诏书”:“……参照海外各国方式,设立征兵法,建立保卫国家之基础。”
明治政府政令(节选)
路,开创于脚下!
政令一:明治三年(1870年)十月,设工部省负责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创办官营企业……
政令二:明治四年(1871年)七月十四日,发布诏书:“……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政令二:明治四年(1871年)七月十四日,发布诏书:“……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政令一:明治三年(1870年)十月,设工部省负责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创办官营企业……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社会生活
努力学习西方,发展
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增强军事力量
经济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买卖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明/治/维/新
改革影响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的政治体制。
西方自由平等思想
逐渐深入人心!
明/治/维/新
改革影响
1869年,明治政府收回旧幕府时期给予美国修建铁路的权利;1873年,从荷兰人手中收回长崎高岛煤矿……直至1911年,明治政府彻底废除与欧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国家
时间
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本
1868-1873
32.2%
英国
1851-1873
3.3%
美国
1861-1873
5%
德国
1861-1873
3.8%
材料一:
工业增长速度超过英美等,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
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材料二:
绵延无止境!

你是如何看待日本的崛起之路的?
今天,我们中国正走在崛起之路上,我们一直奉行的理念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对内给他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
明/治/维/新
历史知识
殖产兴业
殖:增殖,增加。殖产:置产,增殖财产。就是发展经济,使国家经济增值。业指:工商业、银行业、军事工业等。
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明治维新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明治维新前的世界背景导入,首先播放“黑船事件”,通过挖掘视频中“美国”以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也让学生了解民主化和工业化是当时世界的文明潮流。通过对世界背景的挖掘,让学生明白当时日本的确面临着严重的“外患”,而这样的外患与其国内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于是顺其自然地进入“内忧”的学习。通过对当时日本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忧”的分析,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日本实行幕府统治,才导致国内状况恶化,落后于世界,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让学生能够从当时世界角度去学习与认识日本的明治维新,这对于从宏观角度来认识一个国家的历史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本课的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教学上,我利用同桌合作讨论分析“明治政府政令”这一史料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各个方面政令的解读,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明治维新在各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其带来的影响,让这一环节的教学更加深入人心。最后在明治维新的影响教学上我先是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初步了解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巨大变化,最后通过一段视频再次让学生感悟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并且根据视频的内容对学生说明明治维新的两个阶段:1889年之前的日本向西方学习通过改革来促发展,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通过战争来促发展。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必须对内给他自己的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的福祉!
在本课教学上,对于环节的设计还是比较清楚,各个环节之间的教学思路也比较清晰,本课的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措施及其影响”的教学上利用合作讨论、史料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对措施及其影响有了较深理解,落实了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从明治维新看日本的崛起之路”,通过从外患到内忧,再到改革具体实行,最后在改革的影响的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也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通过整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了日本的崛起之路有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但也有其局限性。最后将日本的崛起之路升华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应该坚持“和平崛起”的理念,走和平崛起之路,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但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落实教学重点环节的教学上,一方面还是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合作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最后讨论完成的全班展示环节没有很好的运用信息技术,还是停留着学生起立表达的方法上。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上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采用小组积分制,以小组为单位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抢答交流以此获得积分,回答之后可以进行补充,补充的小组也能获得积分,活动结束后评选历史学习明星小组并给予一定奖励。在交流过程中可以运用互动课堂展示每一个交流学生的讨论成果,做到成果形象化、直观化,让全班学生都能了解同学的成果;交流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上讲台面对全班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展示个人形象、风采。
因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所以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将课堂设计的更符合学生学情,更符合自己的教学。学习任务单:
明治政府政令(节选)
政令一:明治三年(1870年)十月,设工部省负责推行殖产兴业,鼓励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创办官营企业……
政令二:明治四年(1871年)七月十四日,发布诏书:“……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政令三:明治五年(1872年)二月,明令解除幕府颁布的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宣布“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私有”。
政令四:明治五年(1872),颁布《学制令》规定要强迫儿童入学。文部省指出:“我国文明确有进步,然而尚未渗透到普通人民中间……必须努力学习欧美,向国民子弟施以……教育。”
政令五:明治五年(1872)十二月二十八日发布“全国征兵诏书”。“……参照海外各国方式,设立征兵法,建立保卫国家之基础……”。
方面
政令
具体措施
影响
政治
经济
社会生活
军事
2
补充资料:
当时日本各阶层的状况
幕府将军是日本将军的名称。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从公元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
大名是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主(大名),藩主效忠将军,二者形成主仆关系。
武士是将军与大名为了保护家园所拥有的武力,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