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赢得友谊》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本课首先是情境聚焦,听听关于朋友的歌曲,说说和朋友之间的故事;其次是心灵交流,小组说说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不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然后是把赢得友谊的好方法表演出来,做一个案例分析;最后用一首关于友谊的小诗结束本课。2、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辽宁大学出版社编写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册的第四课《赢得友谊》,本册教材共十课,其中有三课的教学内容属于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范畴。本课的内容是三课中的第二课,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本课程的设计意图明确指向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需求,对于中年级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学情分析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交友能力和经验,具备一定的自学、合作、探究能力,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如何和同学友好相处,进而赢得友谊。因此,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4、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友谊的真谛。(2)、通过课堂活动,学生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认识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重要性。?(3)、学会如何和同学建立友谊、维护友谊。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确立这一重点的依据:中年级小学生的交往互惠萌芽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发展需求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恰当处理这一冲突是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此,我采用听音乐,谈感受,然后说说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保证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完成。本课的难点是:掌握在有缺点的情况下,交到更多朋友的方法。?????????????????????确立这一难点的依据:小学生的辩证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较容易受性格及其它环境因素影响。为突破这一思维瓶颈,我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出在有缺点的情况下,有三种方法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首先可以想办法改掉缺点,如果改不掉,就思考如何让它带给自己正能量,其次增加自己的优点,使别人忽略自己的不足。?6、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资源。为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多投入到主动学习过程中来,本课通过小组探究、情境表演、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于活动。7、媒体资源?网络:(1)实现了心理健康资源的共享。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形成庞大的信息网,请大家分享。(2)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往往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他们更多地通过主动发起交流,寻求帮助,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3)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受时空限制,传递信息效率高。???(4)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效率。将心理健康知识的文本、图像、视频等以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Ipad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PPT课件、flash课件8、教学过程1、歌曲导入,感知话题。教师活动:用非常亲和的语言问,孩子们,喜欢听歌吗?谁愿意把你和朋友之间的事讲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学生活动:用Ipad播放课前搜集的朋友歌曲视频(时间49〞——3ˊ32〞)。生动讲述和朋友的故事,说出喜欢和他交往的理由。设计意图:导入部分选择了和朋友有关的歌曲,这是因为它简单易行,而且能够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个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出本课的主题。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说出为什么和他交朋友?你们之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快乐,并从中总结出什么是友谊。从而突破教学重点。2、切身体验,心灵交流。教师活动:在选择朋友时,你的要求是什么样的,别人对你的要求也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要求是一致的。学生活动: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说一说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并选一个打字快的同学写在果树上,然后派代表汇报,并谈一谈和这种人交往的感受(时间8ˊ40〞——12ˊ)。如果有缺点要如何交到更多的朋友呢?此处使用flash动画(时间13ˊ52〞——14ˊ37〞),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接下来用Ipad自由汇报搜集到的交友方法(时间17ˊ17〞——20ˊ37〞),请大家分享。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不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说说你的理由和感受,进而总结出交友的方法。再请大家分享自己课前搜集到的交友方法,突破本课的重点。选择朋友?是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他们在感受同伴友谊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同学交往的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自主意识逐步增强了,但对客观事物的评价,特别是自我评价往往是片面不完整的。他们更多地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缺点,对别人却是相反。因此在交友时往往不能用正确的方法改变自己。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分享、教师的补充,向他们作出必要的说明,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交到更多的朋友,从而帮助他们减少因不会交友而带来的烦恼,改善人际关系。此环节使用了网络、Ipad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PPT课件、flash课件。我们都知道,活动的画面更吸引人,尤其是交互动画(?http:?/??/?www.?/?s?q=%E4%BA%A4%E4%BA%92%E5%8A%A8%E7%94%BB&ie=utf-8&src=wenda_link"\t"_blank?),更让人倍感亲切。因此,本环节的课件中应用动画,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活泼,因而更有效的使学生意识到没有朋友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更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知道什么样的人会赢得友谊,使学生积极探究如果有缺点,如何交到更多的朋友,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活动体验,赢得友谊。教师活动:老师相信你们已经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巧,能把赢得友谊的良好行为表演出来吗?学生活动: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情境,把它表演出来,看看谁能赢得友谊。由学生小助手录制并同屏到屏幕上。(时间26ˊ44〞——28ˊ32〞)设计意图:第三环节设计三个情境故事,让学生参与表演。采用情境教学法,将“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同学之间要真诚相待,互相信任”“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三种观念融入到情景剧中。让同学们寻找剧中主角的交友方法。最终让孩子们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此环节运用了Ipad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学生在座位上表演其他孩子就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这样可以捕捉每个孩子的细微表情,清晰的看到学生间的互动。每个小学生都有其自身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性格特征又有其不同人际关系交往方法,将学到的方法自然融到现实生活中。进而让学生体验所学到的方法如何应用,再一次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四、案例分析,体验应用。教师活动:小梅和乐乐是一对好朋友,可是他们最近发生了点小矛盾,你能帮他们出出主意吗?(时间29ˊ14〞——29ˊ56〞)学生活动:看老师播放的案例。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做解手链游戏。设计意图:第四环节设计了一个案例,我根据教学目标,把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加以典型化处理并进行客观的描述,形成供学生反思与探讨的内容,以此为平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想出闹矛盾后要如何处理,促进学生应用自己的所学。接下来是一个解手链的游戏,进一步让学生知道友谊会遇到各种考验,如何把它坚持下去。五、心灵感悟,畅谈收获。教师活动:时间过得真快,要下课了,你能把收获告诉大家吗?学生活动: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欣赏老师的作品,关于友谊的配乐小诗。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收获,做一次心灵的沟通,使学生主动梳理本课所学。配乐诗营造了活动结束时温馨的气氛,也升华了主题。此环节运用了微课,教师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将友谊在人生中的作用生动刻画出来,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一下就被微课引起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一定要掌握交友方法,赢得友谊的愿望。学习过程入情入境,学习的灵性被激发,这样就容易开启学习之门。附:关于友谊的小诗友谊象一道彩虹,渲染了我们的生活;友谊象一汪清泉,滋润了我们的生命;友谊象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友谊更象春日的阳光,置身其中,总是暖暖的!让我们祈祷,交到更多的朋友,让友情温暖每天的生活,让友谊美丽明天的命运。板书赢得友谊拥有良好行为缺点改掉优点正能量教学反思: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本节课我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影响他们心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情境剧、角色扮演、讨论沟通、行为训练、案例分析等等,收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