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材类型 标准 课程名称 远离危险游戏地 课时 1课时 课程类型 意外伤害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三年级学生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了解危险无处不在,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2、知道哪些是危险场地,认识几种常见的安全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3、懂得生命的可贵,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危险场所。难点: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的胳膊受伤了》。 2、出示课件 (1)孩子们,请你们看一看第一组图片,说一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子的心情吗? (2)请你们观看第二组图片,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自己的心情。( 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孩子意识到危险无处不在,现实与思想撞击,有利于学习。) (二)、新授: 1、看视频讲故事: 星期天,明明一个人跑到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玩。结果一块小石头从高处掉落下来,正好砸在明明的头上,顿时鲜血直流。 思考:明明为什么会受到伤害? 生答:1、他去了不该去的地方。2、他没有带安全帽。 讨论交流:为什么“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呢? 安全帽的作用:别看安全帽平常无奇,可是,“小小安全帽,蕴藏大道理”。工程塑料安全帽光滑的表面和帽顶上一道隆起的顶筋,实际上是为了减少坠落物冲击力而特制的。帽里边连着一根扣带的网状帽箍,是安全帽的一个关键部分,它能够延迟并减少传递到头部和颈部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吸收由撞击带来的大部分能量。安全帽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到了保护作用。 2、危险无处不在 (1)案例:2015年5月21日晚7时许,西安市航天基地一小区附近,一名2岁多男童不慎坠入约40米深的一口深井,井口直径仅40厘米。经近20小时奋力抢救,男童获救。 (2)案例:2014年2月22日,六名小孩在周六学校放假期间相约结伴滑冰玩耍,不慎落水导致了6名儿童溺水身亡事件的发生。其中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为5岁。 信息链接:有关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有几十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意外伤害是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意外伤害造成儿童死亡的人数占儿童死亡总人数的26.1%,也就是说每100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26人死于意外伤害。它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 说一说:你有过因为大意或鲁莽而受到伤害的事吗!你看到或听到过这样的事吗?讲给大家听。 交流讨论:哪些意外伤害在威胁着我们?填写表格 看视频,了解哪些地方不能去。 小结:车祸、溺水、火灾、触电、摔伤……意外伤害每天都在发生。我们稍不留心,就会让它有机可乘,对我们造成伤害。危险每时每刻都存在,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处处留心,要有安全意识,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 3、远离危险地带。 师:以上这些小故事告诉我们,在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远离这些区域,到安全的地方玩耍,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 (1)课件:说一说图片中的同学做的对吗?他们错在了哪里?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不适合我们游戏?说说你的理由。 校园外:公路上,高压线下,河边…… 校园内:楼梯上,厕所里,体育器材…… (3)在你家附近有没有这样危险的场地?你打算怎么做? 3、认识警告标志。 一般在危险的地方,都会有危险提示牌。当看到挂有下面这些标志牌时,我们就要远离这些地方了。 (1)你认识这些禁止标志和危险警告标志?他们都是什么意思? (2)小检测 4、学会自我救护。 当危险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说一说。 (1)自救:保持冷静,战胜恐惧;寻找对策,尽快脱身;检查伤情,简单处理。 (2)他救:无法脱身,等待救援;鼓励自己,保持信心;积极心态,等待机会。 (3)特殊电话号码熟记于心:119、120、110、122等 三、自我保护小达人 请说一说遇到下列问题你怎么做?小检测 四、拓展延伸 1、把今天学的知识做成手抄报向全校学生宣传。 2、自我督促检查表。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宣读倡议书。 2、请跟我一起读: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游戏地。 小结与反思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很懵懂。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自然方面的安全常识,容易发生安全意外事故。如何将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扎根于少年儿童的心中?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在生命安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地实践探索着,努力为孩子们的人生旅程保驾护航。 9月26日上午,我班开展了一节以《远离危险游戏地》主题的班会,同学们积极性高。首先,老师以个人的真实经历引出话题,让学生欣赏两组快乐游戏和受伤害的图片产生鲜明的对比,让孩子感到危险场地不能去,从而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接着让孩子看故事讲自己经历的事,让他们知道危险就从自己身边悄悄溜过,稍不注意就会与危险碰面。然后让孩子深入的找一找在社会中、学校里、家庭中有哪些危险,从而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让孩子认识了危险标志并进行了做题测试,进一步加深印象。救援虽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要让孩子知道遇到危险后怎么自救,如何等待救援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班会中的安全知识竞赛使同学们将安全牢记心中。最后发出倡议结束本次班会。 在班会中,同学们通过主动参与了解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了解了安全自救的常识,会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另外,本节班会更好的体现了小组团结、协作、互助,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以后还要继续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班会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