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全乘坐电梯——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梯已然成为一种现代化的高楼交通车,每个孩子都有乘坐电梯的经历。有部分孩子就住在高楼里,每天乘坐电梯好几趟。通过课前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如何安全地乘坐电梯这个话题,虽在生活中有一些了解,也观察到过一些危险现象,但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面对电梯“死机”时更是“心中无底”。需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再现生活情境,引发其思考,并掌握电梯“死机”等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意识到乘坐电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错误的操作和做法可能导致自己受到伤害;2、认识电梯安全标志,了解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3、掌握电梯“死机”等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办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经历,收集到的图片以及相关视频,使学生掌握电梯出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能科学、及时、冷静、有效地处理乘电梯中的安全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学难点:掌握电梯“死机”等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并能将这些措施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去。教学准备:手工制作电梯一部,KT版制作的标志6块教学过程设计:步骤1:利用谜语,导入新课出示谜面:能上能下(打一建筑设施)。学生猜测后,在PPT上结合图片出示谜底:电梯。(设计意图:利用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顺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步骤2:新闻标题敲响警钟灾难有时就在我们身边,随后出示一些关于电梯事故的新闻标题。(师:这些触目惊心的标题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生命是美丽的,但又是脆弱的,我们需要自己掌握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步骤3:模拟生活场景,认识标志,感受不当行为带来的危害场景一:一个学生按下按钮,在电梯开门前,倚靠在电梯门上。电梯门突然开了,学生向后摔去,“哎呦哎呦”的直叫疼。师:这位同学的做法对吗?生:不对。师:错在哪里呢?生:不该倚靠电梯门。师:是的。大家请看这个标志。这个标志的意思是。。。(让学生接下去说)。电梯门分为内层和外层两层门,内层是跟着电梯上下的轿门,外层就是每一层的层门。倚靠在层门上,如果电梯轿厢停在这一层并开门的话,很有可能会摔倒,让自己受到伤害。如果轿厢没有在这一层,一不小心就会跌入电梯井道,很有可能丧失宝贵的生命。场景二:电梯里已经有很多人了,一学生说:让我进去,让我进去。另一学生回答:已经挤不下了。这一学生边进边说:我这么苗条,挤下应该可以的吧。结果,电梯警报响了。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的做法对吗?生:不对。师:为什么不对呢?学生小组讨论问题答案。师小结:如果强行进去的话,可能会造成事故。我们很有可能溜下去。危险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位糊涂先生为了图省事,结果电梯超重,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大家知道这个标志的意思了吧。禁止使电梯超载运行。当电梯比较拥挤的时候,大家不妨多等一会儿。场景三:一学生为了等另一个学生,用手阻挡电梯门的关闭。师:同学们,很显然这位同学的做法也是错误。正常情况下,电梯检测到人体是不会关门的,可如果电梯出现故障就麻烦了。同学们猜测下:如果这么做,会有怎样的后果?师:对了。如果电梯出现故障,电梯门没有感应,会造成电梯夹人的危险。所以这个标志的意思是:禁止使用身体或物品阻止电梯门的关闭。师:同学们,在坐垂直电梯时,除了我们刚才说的几点要注意的以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学生思考后并回答问题。师小结:我们还应该注意:1.禁止在电梯内胡乱蹦跳或追逐打闹,因为这样很容易使电梯晃动造成误动作故障。2.禁止擅自扒开电梯门,如果此时电梯刚好在楼层中间,那样很危险。3.电梯进出有秩序,先出后进。4.遇到火灾地震时,禁止乘坐电梯。5.儿童乘坐电梯需要大人陪同。6.电梯维保期间,禁止乘坐……(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通过学生演绎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在生活中的观察积累,顺势引导其实乘电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结合标志和图片使之了解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步骤4:观看视频,学习应对电梯“死机”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了如何做好自己,避免错误行为带给我们伤害。但生活中总有一些万一。如果碰到电梯“死机”,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的人面对电梯“死机”,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哪些地方需要摒弃?学生观看《欢乐颂》电视剧片段,小组讨论后让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结合图片等讲解并总结。正确做法:1.碰到电梯故障,保持镇静,第一时间报警,等待救援;(教师讲解报警方法:①按黄色警铃按钮,用对讲机与外界取得联系②电梯使用标志,电梯维保标志,电梯保险标志上有电话号码,可以拨打)2.按下每一层按键,因为电梯也许会恢复制动,获救机会会变大;3.头和背紧贴厢壁,双腿微微弯曲,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教师出示图片:结合图片讲解电梯下坠时正确的保护自我的姿势,随后师生集体模拟动作)4.少说话,保持体力,平稳呼吸。(教师结合这个小点提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错误认识:电梯内缺氧。事实上,电梯的轿厢有通风孔通道建筑物外部,不用担心待在电梯会窒息,很多情况下,我们被困在轿厢的窒息感是因为过分紧张所致。)错误做法:大吼大叫,蹦蹦跳跳师小结:孩子们,遇到电梯故障时,该怎么做?我们可以用一段顺口溜来总结:电梯急降莫害怕,第一时间要报警,层层按键快按下,头背紧贴电梯壁,屈膝半蹲最安全.学生齐读顺口溜。(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起学生的思考,掌握处理紧急情况的正确办法。)步骤5:卫士行动,展示成果学生设计一条安全乘坐电梯警示语或设计一个安全乘坐电梯的标识,并展示。(教师可给些例子:如:电梯方便你我他,正确使用靠大家;电梯安全很重要,乘梯切勿打和闹!)(设计意图:学习就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不仅知道乘坐电梯时哪些行为是可取的,哪些是不正确的。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动手设计的过程中,用知识指导自己的正确行为和修正他人的错误行为。)步骤6:课堂总结,深化主题学生谈感受教师作总结:正确乘坐电梯和如何应对电梯“死机”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呼吁“养好习惯,‘Hold’住高楼交通车”(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该课有一个整体感知,牢记安全永远伴随自己健康成长。)活动照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