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班会《情绪管理ABC》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 五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十分迅速,心理活动丰富多彩,情绪体验也随之更加丰富和深刻。生活中的烦恼,学习中的压力都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消极或负面情绪。如何用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烦心事,克服困难与挫折,保持快乐的情绪,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因此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管理情绪就显得十分必要的。 学习ABC理论,学生可以掌握一种通过改变对事件的态度和评价,进而改变自我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方法。 班会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ABC理论;学习如何运用ABC理论调节情绪和行为反应。 2.能力目标:运用ABC理论调节情绪和行为反应。 3.情感目标: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 班会重难点 学习运用ABC理论调节情绪和行为反应。 班会类型 表演类主题班会 主持方式 教师和学生共同主持 班会准备??? 1.班会主持人提前排练串词。 2.学生提前排演情景剧《半杯水》、《小明的烦恼》,学生练习讲心理小故事《伤心的老婆婆》。 3.制作小组活动答题卡片。 4.准备折纸飞机的彩纸。 5.准备蓝天白云背景图。 6.歌曲《隐形的翅膀》。 设计依据 1.游戏激趣法。 课前小游戏的设计与本节班会课的主题密切相关,通过玩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了解了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准备和铺垫。 2.情景剧表演。 情景剧表演是一种直观形象,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 此次班会课的二个情景剧《半杯水》、《小明的烦恼》,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结合情景剧来讲解ABC理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故事讨论法。 有趣的故事能够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本节班会课上,由学生讲《伤心的老婆婆》心理小故事,引导同学们学习、运用ABC理论,寓教于乐,轻松学习。 4.反复练习,突破难点。 ABC理论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略显深奥,为了把这个理论形象生动地讲解给学生,并让学生乐于运用,本节班会课穿插了小游戏、多个情景剧和心理小故事,并且设计了多次讨论和小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地掌握和运用ABC理论。 课前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认识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结合情景剧《半杯水》,班主任穿插讲解了ABC理论,通过第一场景与第二场景的对比,让学生深入理解ABC理论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达到理论思考;心理小故事《伤心的老婆婆》、情景剧《小明的烦恼》,让学生实践练习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交流学习所得,在合作学习中突破难点;放飞烦恼的活动让学生随机解决班上同学的烦恼,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ABC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学活用,乐于运用。 5.班会课上适时地穿插歌曲和诗歌,激起学生内心积极向上的情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班会过程 一、课前小游戏《认识你的情绪》 1.导入 班主任:同学们,班会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先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认识你的情绪》。(PPT出示四种表情图片。) 2.讲解游戏规则。 班主任:屏幕上出示哪种表情,同学们就表演哪种表情。要求尽量生动形象,可以用动作辅助表演。 3.师生互动,玩小游戏《认识你的情绪》。 4.选出表演得生动的学生到讲台上给全班同学表演。 5.班主任讲解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 班主任: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表演的四种表情实际上就是人类的四种最基本的情绪:喜、怒、哀、惧。(PPT出示表情图,加深学生的理解。)你们认识它们了吗? 二、学习ABC理论。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主持人甲、乙: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五年级四班《情绪管理ABC》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我是主持人ⅹⅹⅹ。 主持人乙:我是主持人ⅹⅹⅹ。 2.表演情景剧《半杯水1》。 主持人甲: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永远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烦心事,当你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张同学是怎样做的?请看情景剧《半杯水1》。 (刚下体育课,小张迫不及待地冲进教室)渴死我了,渴死我了!赶紧接杯水解解渴。咦?饮水机里怎么没水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呀?换水的同学操的什么心呀?没水了也不赶紧换上。(面向大家,举起杯子。)同学们,这里只剩半杯水,哪够我喝呀!不行,我得去找换水的同学,让他们把水赶紧换上,不然我真要被渴死了。(边喊边下)今天轮到谁换水了? 3.结合情景剧内容,班主任引导学生了解ABC理论。 (1)班主任:同学们,小张同学刚才遇到了一件什么烦心事呢? 点名回答问题。(小张下了体育课口很渴,可是饮水机里没水了。) 班主任:我们用字母A代表事件。 (2)班主任:小张对这件事是怎样的态度和评价呢?(PPT出示:觉得倒霉 觉得走运) 点名回答问题。(真倒霉,只有半杯水。) 班主任:我们用字母B代表态度评价。 (3)班主任:小张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何?(回顾游戏中学到的人类四种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学生从中选择。) 点名回答问题。(生气,没有喝水,一直渴着。) 我们用字母C代表情绪行为。 (4)班主任: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字母A代表(事件),字母B代表(态度评价),字母C代表(情绪行为)。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遇到同样一件事,小路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4.表演情景剧《半杯水2》 (刚下体育课,小路冲回教室。)外面可真热呀。嗓子都快冒烟啦,赶快接杯水解解渴。呀!饮水机里没水了。(面向大家,举起杯子。)咦,同学们,我的杯子里竟然还剩了半杯水,真是太好了。我先喝了它解解渴。(喝水)我赶快找个同学和我一起换水去,不然大家都会渴着的。(边喊边下)谁和我一起去换水? 5.同桌讨论:小路同学的A、B、C各是什么?班主任点名回答。 A 事件 饮水机没水了。 B 态度、评价 真幸运,还有半杯水。 C 情绪、行为 高兴,喝水解渴。 6.班主任:遇到同样一件事,为什么小张和小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完全不同呢?点名回答。 因为他们对事件的 态度、评价 不同。 三、解读ABC理论 1.班主任讲解ABC理论。 同学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评价决定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ABC理论认为同一件事,如果人们用消极的态度去评价它,那么人们会有消极的情绪和不理智的行为反应;相反的,如果用积极的态度去评价它,那么人们会有积极的情绪和合理的行为反应。ABC理论中的A代表事件,B代表人们对事件的态度和评价,C代表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PPT出示相关内容,帮助学生记忆理解。) 2.填空小练习,回顾复习ABC理论。 A B C (事件) (态度评价) (情绪态度) 当(事件A)无法改变时,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态度评价B),进而改变(情绪行为C)。 四、实践练习 结合心理故事及情景剧,实践练习如何运用ABC理论。 (一)实践练习一:伤心的老婆婆。 1.主持人发言。 主持人甲:同学们,下面请听“解忧杂货铺”的店小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学生讲心理小故事:伤心的老婆婆。 从前有个老婆婆,她的大儿子是卖伞的,她的二儿子是开洗染店的,她总是愁眉不展,人们问她原因,她说:“晴天的时候,大儿子的雨伞店没有生意,而雨天的时候,二儿子的洗染店没法晾晒衣服,我晴天也发愁,雨天也发愁。” 3.四人组合作学习。 活动要求:讨论老婆婆的ABC各是什么?你如何劝说老婆婆转变她的态度、评价,从而改变她的情绪和行为。完成答题卡。活动约定:当事情无法改变,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A(事件) B(态度、评价) C(情绪、行为) 我想对你说: 4.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全班交流,继续了解学习并练习ABC理论。 (二)实践练习二:《小明的烦恼》 1.主持人甲:同学们,小明同学最近遇到了烦心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表演情景剧《小明的烦恼》 同学们,上次月考我这个班上的尖子生只考了87分,我发现有一道题老师给我批错了,多扣了我3分。你们说老师这不是故意的吗?就是不想让我上90分。我哪里招他惹他了,他这样针对我。我越想越生气,看我们老师越看越不顺眼,我现在看见他都绕道走。上他的课,我根本听不进去。我就偷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结果被老师当场发现了,把我的书给没收了。同学们,你们说他怎么总是跟我过不去呀?这不,昨天又考试了,我的成绩又下降了,都是老师给害的。同学们,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呢? 3.主持人乙:请同学们四人组讨论:小明的ABC各是什么?你如何劝说小明同学转变他的态度、评价,从而改变他的情绪和行为。完成答题卡。活动约定:当事情无法改变,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4.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全班交流,进一步练习ABC理论。 五、活动:放飞烦恼(播放歌曲《隐形的翅膀》) 1.主持人甲:同学们,请把你的烦心事写在彩纸上,然后将彩纸折成纸飞机。 主持人乙:同学们我说一二三请同学们放飞你的烦恼。一、二、三。 主持人甲:现在请同学们捡起你身边的纸飞机,运用ABC理论,帮助这位同学解决烦恼。并把你劝说的语句写在纸飞机上。 2.班主任:哪位同学愿意分享? 点名发言,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ABC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班主任小结。 假如你不够快乐, 请不要把眉头深锁。 改变生活的态度,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人生本来短暂, 为何还要栽种忧愁? 改变生活的态度, 快乐可以稀释苦涩。 希望同学们的生活能像这幅图一样,充满阳光喜悦,希望同学们情绪的天空中永远飞翔着开心与快乐。 六、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主持人甲、乙:五年级四班《情绪管理ABC》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