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时政专题(法律板块)复习:弘扬法治精神 传递法治力量 建设法治中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时政专题(法律板块)复习:弘扬法治精神 传递法治力量 建设法治中国

资源简介

2021年中考时政专题(法律板块)复习:弘扬法治精神
传递法治力量
建设法治中国
郧西城关镇初级中学
吴明录
命题角度一
新法新规出台
【热点背景材料】
材料一: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该法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两章。
材料三:2020年12月26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3月1日施行。
材料四: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全票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报刊刊登致全港市民的信,呼吁市民充分理解及坚定支持《决定》。
【考点链接】
1、法治的地位(P17
2(3))、重要性(P49
2)
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P17
3(1))
、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P49
3(2))
3、法律的特征(P17
4)
4、法律的作用(P17
5)
5、我国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法律(P17
6(3))
6、四大保护防线(P17
6(3))
7、我们怎样与法律同行?
(P18
7)
【2021年中考命题预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我国的多部法律进行审议和修改,由此能够得出哪些结论?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科学立法,建设法治中国(
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这一批新法新规具有哪些特征?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
要发挥新法新规的作用,社会、执法人员和广大公民应该怎样做?
执法人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公民: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社会: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4、
表决通过的《民法典》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①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②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③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要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④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民法典的制定为什么要依据宪法?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6.民法典的通过和实施有何现实意义?

有利于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科学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③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7.如何加强和推进民法典的全面实施?
①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带头遵守民法典;②司法机关要依据民法典公正司法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
③全社会要积极宣传民法典使其深入人心;④公民认真学习民法典,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8.请你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角度,回答上述法律审议通过的意义。
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扩大开放;利于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国家治理提供法律依据;等等
9.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到与法同行?
①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守法意识;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③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0.从法治的角度,请你谈谈制定施行“港区国安法”的重要性。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③“港区国安法”的制定施行,有利于维护香港的稳定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
命题角度二
维护宪法权威
【热点背景材料】
材料一: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三个“宪法宣传周”。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同日,“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暨颁奖礼”在北京举行。
材料二:陕西汉中男子刘文杰因拒服兵役被惩处,罚款7.2万元且终身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材料三:
黑恶不除,民不安,国不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的办案原则,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6集政论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战略决断》《依法重击》《打伞破网》《治乱清源》《督导利剑》《长治久安》,2021年3月26日至3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22:30首播,讲述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鲜活故事,展现了各地各部门和人民群众与黑恶势力坚决斗争的感人事迹,呈现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生动实践。
【考点链接】
1、宪法的地位(P33
5)
2、如何增强宪法意识(P33
9)
3、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P33
10)
4、公民的基本权利、怎样依法行使权利(P36
5)
5、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P36
6)
6、公民的基本义务、怎样履行法定义务(P37
14)
7、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37
13)
8、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9、我国的国家机构及职权
10、法治与自由的关系(P42
4)
11、怎样珍视自由(P42
5)、怎样践行平等(P42
8)?
1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
1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021年中考命题预测】
结合材料一说说,国家宪法日到来,公民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发展历程,理解宪法主要内容,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铭刻于心。
③践行宪法:把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宪法,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④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从履行义务的角度说说材料二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我们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3、全国人大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材料三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职权?
权力机关
;最高决定权、监督权
4.
结合材料四,谈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守护正义,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教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③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促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促进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5.我国打击黑恶势力(或者扫黑除恶)的依据有哪些?
①坚持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③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法律的最显著特征。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⑤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
6.“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
说明了什么?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③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我国宪法和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等。
7.集政论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播出后深受欢迎。“扫黑除恶”为什么能赢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
社会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③有利于实现“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维护宪法权威,建设法治国家等。
8.作为初中学生,你认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应该怎样做?
①我们应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一些日常生活的安全常识和技能,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②严格约束自己,自觉学法守法,提高运用法律自我保护的能力,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③我们中学生要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④未成年人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
害的前提下,采取灵活机智的方法与其斗争,如举报违法犯罪等。
命题角度三
建设法治中国
【热点材料】
材料一:十堰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坚决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水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接受监督。
材料二: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七篇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施法治中国建设规划。
材料三:2021年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在听取沙沨代表关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发言后,他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基础在基层。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层党的领导,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带动群众知法、尊法、守法。
【考点链接】
1、怎样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P49
3(2)、P49
4)
2、如何厉行法治?
(P50
8)
3、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P50
5)
4、依法行政的要求、核心、做法(P50
7)
【2021年中考命题预测】
阅读材料一,回答1---2小题:
1、十堰市政府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行政机关)
2、请你为十堰市政府建设建言献策(从政府和公民角度)【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①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阅读材料二,回答3--6小题: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依宪治国)
6、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要求)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7、怎样“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答案详见导学教练(P49
3(2)、P49
4)
7、结合材料三回答,怎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带动群众知法、尊法、守法”?
答案详见导学教练
(P50
8):公民个人层面怎么厉行法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