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主题一培养批判精神,激发创造潜力 【热点·链接】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本轮高考命题改革的主要指导方针和内容规定充分体现了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要求,包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科学思维、实证精神、逻辑推理、信息识别与加工等核心要素。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考核成为本轮高考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应该引起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的充分重视,这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人才的国家人才战略紧密相关。 【知识·检索】 1.应对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的正确做法。 2.正确认识独立思考。 3.培养批判精神的原因及做法。 4.开发青少年创造潜力的原因及做法。 【命题·视角】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迎接新高考,我们中学生应做好哪些准备。 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 2.“敢于质疑”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青少年怎样培养“敢于质疑”的能力? (1)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2)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3)要讲究批判的技巧: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考核成为本轮高考改革的主旋律之一”, 谈谈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这是时代的要求。 5.“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考核成为本轮高考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启示青少年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主题二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 【热点·链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坚持从娃娃抓起,引导青少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支持青少年成长发展,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知识·检索】 1.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2.“止于至善”的含义及做法。 3.榜样的作用。 【命题·视角】 1.如何“引导青少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1)要做到“行己有耻”。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2)要“止于至善”。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2.“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这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2)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3.“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需要我们“止于至善”。什么是“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4.青少年应该怎样“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 (1)我们应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4)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题组集训 一、单项选择题 1.进入青春期,不少学生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造成孩子不听话的主要原因是 ( ) A.孩子的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B.孩子真正长大了 C.孩子能够独立做事情了 D.孩子听信别人的话 2.漫画突出反映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 ( ) A.独立思考 B.批判精神 C.创造潜力 D.认真态度 3.(2020·淄博临淄质检)“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让世人大吃一惊。”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 ) ①生活中需要批判精神 ②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③大胆想象,积极实践,就一定能成功 ④对任何事情都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4.(2020·泰安高新区质检)对漫画《年关》中领导干部的评价,恰当的是 ( ) A.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B.意志薄弱,不能战胜自我 C.止于至善,检视自身的不足 D.敢于说“不”,具有批判精神 5.(2020·泰安高新区质检)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启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做到 ( ) ①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②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③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④雷厉风行,无须顾虑太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2020·烟台龙口质检)“君子慎独,立德向善”,这是回族世家伍氏一门代代恪守的祖训。600多年来,伍氏家族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国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话。解读伍氏祖训,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 ( ) ①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②加强自律慎独,严守道德准则 ③立志做大事,不拘小节 ④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奉献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7.俗话说:“一个好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这是因为好榜样 ( ) ①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使我们能够实现青春的梦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青年要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2)青春蕴含着最伟大的创造力,我们怎样才能有所创造? 9.《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此,你将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新时代新青年? 题组集训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进入青春期,不少学生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造成孩子不听话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孩子的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B.孩子真正长大了 C.孩子能够独立做事情了 D.孩子听信别人的话 2.漫画突出反映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缺乏 ( A ) A.独立思考 B.批判精神 C.创造潜力 D.认真态度 3.(2020·淄博临淄质检)“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让世人大吃一惊。”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 A ) ①生活中需要批判精神 ②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③大胆想象,积极实践,就一定能成功 ④对任何事情都要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4.(2020·泰安高新区质检)对漫画《年关》中领导干部的评价,恰当的是 ( A ) A.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B.意志薄弱,不能战胜自我 C.止于至善,检视自身的不足 D.敢于说“不”,具有批判精神 5.(2020·泰安高新区质检)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启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做到 ( D ) ①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 ②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 ③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④雷厉风行,无须顾虑太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2020·烟台龙口质检)“君子慎独,立德向善”,这是回族世家伍氏一门代代恪守的祖训。600多年来,伍氏家族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留下了“博士官六代”、中国第一位回族探花等家族佳话。解读伍氏祖训,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 ( A ) ①从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②加强自律慎独,严守道德准则 ③立志做大事,不拘小节 ④放弃自我追求,一心奉献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7.俗话说:“一个好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这是因为好榜样 ( C ) ①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使我们能够实现青春的梦想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8.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青年要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答: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能给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2)青春蕴含着最伟大的创造力,我们怎样才能有所创造? 答:①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我们也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9.《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志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此,你将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新时代新青年? 答:(1)青春要敢于追梦,我会努力学习,练就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本领。(2)勇于创新,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3)做自信自强的人,不惧艰难险阻,勇于尝试,超越自己。(4)为实现梦想脚踏实地,百折不挠,奋勇拼搏。(5)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