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时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课时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框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自主预习
第一目 学会独立思考?
  《中国孩子精神成长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想法,能为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做主”;11.2%的孩子认为“长大就得独立,这是长大的标志”。
1.真正的长大,意味着什么?
(1)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
(2)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2.如何认识独立思考?
(1)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2)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第二目 培养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深层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应继承五四批判精神,以诚挚的家国情怀勇担历史重任,以敢于质疑的态度练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3.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2)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4.批判性思维有什么意义?
(1)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2)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5.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1)要有问题意识: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2)要具备相应的技巧: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第三目 开发创造潜力?
  第40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于2020年5月4日至5月5日在首都科普“新地标”北京科学中心举办。本届大赛以“发现·创新·责任”为主题,共有30万名青少年参与。
6.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7.青春的创造具有怎样的特点?
(1)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2)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8.如何开发青春的创造潜力?
(1)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2)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3)要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4)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9.为什么说创造离不开实践?
(1)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
(2)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10.面对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我们应如何做?
(1)学会独立思考;(2)培养批判精神;(3)开发创造潜力。
【易错·辨析】
观点:有人说:“独立就是标新立异,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辨析:这种观点错误。步入青春期,独立意识的增强是青少年长大的一种表现,但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国学·品鉴】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宋·张载《经学理窟·义理篇》
品鉴:能在一般人认为没有疑义的地方发现疑义,这才是长进。这句话提出了学习应当“有疑”的原则。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与承袭,而且是一个创新与超越的过程。尤以发挥主观创造性思维为高,以善于发现问题为高。学习不能盲目崇拜名人、权威,而应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问不断发展,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形势。
探究突破
【情境·扫描】
掌握批判性思维 识别正确信息
  荷兰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了这样一个“谣言公式”:谣言的流通量=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这个公式足以提醒人们,有关重大公共事件的谣言更易传播。在人人都是信息源,信息以网络扁平化方式极速、大范围传播的社交媒体时代,谣言传播的危害性和破坏力更是不言而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假新闻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引起全球关注。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时期,人们尤其需要科学的思维、批判的精神,用理智去思考,用勇敢去抗争。
【感悟·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学的思维、批判的精神,用理智去思考”。
提示:①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③批判思维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批判思维和精神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顺应时代要求,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国家。
2.培养批判精神,引导理性批判,你想说些什么?
提示:①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②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就事论事,而不是对人的攻击;批判不能一味否定,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脉络·归纳】 【核心·必记】
1.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2.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3.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我们要用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课堂诊断基础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 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独立,我们才能真正长大。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 (   )
①不人云亦云 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一味追求独特 ④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妈妈:“最近你穿着有些另类,作为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刚:“班上好多同学都这么穿,这才叫‘酷’。”对此,我们应该提醒小刚 (   )
①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②我行我素,活出最酷的自己
③要接纳妈妈合理、正确的意见 ④坚持自我,不要顾及旁人的眼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图《指驴为马》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
A.发展创新思维 B.培养独立思维 C.包容不同观点 D.培养批判精神
4.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因此,青春的我们要(   )
①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②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③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④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2020·泰安岱岳质检)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下列同学的表现属于创造的是 (   )
①我没什么特长,不过我有很多捉弄人的“鬼点子”
②我爱幻想,能把想象到的都画出来
③数学课上,我总能想出一些新的或简洁的解题方法
④在学校艺术节上,我自己编排了舞蹈节目《青春的节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10分)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更是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告诉我们,读书必须善于质疑,千万不要将自己禁锢在别人砌筑的思想围墙里。
(1)“学贵有疑”体现了我们在学习中要具备哪种精神?(1分)
(2)“读书必须善于质疑,千万不要将自己禁锢在别人砌筑的思想围墙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9分)
7.(10分)齐鲁网2020年1月8日讯 记者从威海市教育局了解到,以“创新 体验 成长”为主题的第九届高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高新区第一小学成功举办。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成功举行,展现了威海高新区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成果,全区教育人正迈开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步伐,将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1)针对上述活动,张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创新创造只是小孩子的一种异想天开,与青春的我们无关。”(4分)
(2)培养创新思维、开发创造潜力,我们应如何做?(6分)
周末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进入青春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不断成熟。这些变化属于 (   )
A.身体外形的变化 B.性机能的成熟 C.心理变化 D.内部器官的完善
2.“上帝在赐给我们青春的同时,也赐给我们青春痘。”对这句话的最佳理解是 (   )
A.中学生每个人脸上都会长青春痘
B.青春期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把握青春期
C.青春期是长知识的时期,我们要抓紧时间搞好学习
D.青春期既给我们带来成长的欢乐和美好,也带来一些烦恼和困惑
3.对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 B.以平常心态对待自己身体的变化
C.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并和其他同学比较 D.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中学生何进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安排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可他又未能摆脱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对此,他的内心充满着矛盾。
据此回答第4、5题。
4.面对何进的内心矛盾,你应该对他说 (   )
①不要以为自己是“小大人”,凡事要听老师和父母的
②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③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④这些矛盾心理只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要尽快消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为了让何进的天赋燃烧起来,你应该建议他 (   )
A.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B.使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C.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成长 D.不断创造和挖掘自身潜力
6.《西游记》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然而,杭州一小学生却发现《西游记》中存在一大漏洞: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极大,吃的饭菜却高度雷同,大多是江淮美食。她的这一发现得到相关专家的肯定。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 (   )
①要勤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批判 ②要善于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③要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 ④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发现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7.批判质疑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具体来讲就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选择和决定等。下列学生具备这一核心素养的是 (   )
A.小李的爸爸让小李赶紧把作业做完,好一同到公园锻炼,但小李理直气壮地拒绝了:“和您锻炼没意思,还不如和同学在微信上聊天呢!”
B.对于“直播带货”,妈妈认为其有百利而无一害,小王却发表了不同见解:“我认为对于直播带货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利也有弊……”
C.“没有氧气,火柴能不能点燃?”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明决定亲自做实验来探个究竟,弄清问题的真相
D.小丽来自书香门第,自幼喜欢绘画,并对各种历史名家画作如数家珍。在今年的学校艺术节上,她担当了“添色国香”的讲解员,其精妙绝伦的点评让众人称赞
8.(2020·泰州中考)下列能够体现批判性思维的是 (   )
A.妈妈批评了穿着另类的小明,小明觉得妈妈的审美观有问题
B.在老师讲析解题思路时,小文质疑后提出自己更合理的见解
C.初中毕业考试前,小丽按照自己的想法报考了一所美术学校
D.小雅喜欢用文字记录心情,经常在自己的电脑里写一些随笔
9.青春的创造多姿多彩,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我们应 (   )
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 ②埋头书山题海,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④用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未知事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它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下列关于青春创造潜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青春的我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B.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不必受到束缚
C.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D.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10分)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某校通过校园网设立了“心语小屋”。
小露:小学时我并不是太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可是最近看到好朋友长得亭亭玉立,而自己却又矮又胖,很是郁闷。
小云:我内心想与爸爸妈妈平等交流、与同学友好相处,但又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们,有心事也不愿意向他们倾诉……
(1)请你为“小露”出出主意,帮她消除烦恼。(3分)
(2)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分)
(3)请你告诉“小云”应该如何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矛盾?(4分)
1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大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二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陆续公布,中考、小升初改革方案也在陆续推进,这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一步步推进和走向完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丰富教学过程,互动快乐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1)材料一中“要求独立”是一种什么独立?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独立”的?(3分)
(2)材料一反映了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3分)
(3)材料二中提到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你觉得其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2分)
课堂诊断基础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虽然生命有时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思想使我们强大。 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独立,我们才能真正长大。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 ( D )
①不人云亦云 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③一味追求独特 ④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妈妈:“最近你穿着有些另类,作为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刚:“班上好多同学都这么穿,这才叫‘酷’。”对此,我们应该提醒小刚 ( A )
①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②我行我素,活出最酷的自己
③要接纳妈妈合理、正确的意见 ④坚持自我,不要顾及旁人的眼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图《指驴为马》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D )
A.发展创新思维 B.培养独立思维 C.包容不同观点 D.培养批判精神
4.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因此,青春的我们要( C )
①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②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③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④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2020·泰安岱岳质检)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下列同学的表现属于创造的是 ( B )
①我没什么特长,不过我有很多捉弄人的“鬼点子”
②我爱幻想,能把想象到的都画出来
③数学课上,我总能想出一些新的或简洁的解题方法
④在学校艺术节上,我自己编排了舞蹈节目《青春的节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10分)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更是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告诉我们,读书必须善于质疑,千万不要将自己禁锢在别人砌筑的思想围墙里。
(1)“学贵有疑”体现了我们在学习中要具备哪种精神?(1分)
答:批判精神。
(2)“读书必须善于质疑,千万不要将自己禁锢在别人砌筑的思想围墙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9分)
答:①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③掌握批判的技巧,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7.(10分)齐鲁网2020年1月8日讯 记者从威海市教育局了解到,以“创新 体验 成长”为主题的第九届高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高新区第一小学成功举办。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成功举行,展现了威海高新区科技创新教育的新成果,全区教育人正迈开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步伐,将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1)针对上述活动,张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创新创造只是小孩子的一种异想天开,与青春的我们无关。”(4分)
答:我不赞同张霄同学的观点。因为:①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②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③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2)培养创新思维、开发创造潜力,我们应如何做?(6分)
答:①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我们也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④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周末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进入青春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不断成熟。这些变化属于 ( D )
A.身体外形的变化 B.性机能的成熟 C.心理变化 D.内部器官的完善
2.“上帝在赐给我们青春的同时,也赐给我们青春痘。”对这句话的最佳理解是 ( D )
A.中学生每个人脸上都会长青春痘
B.青春期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把握青春期
C.青春期是长知识的时期,我们要抓紧时间搞好学习
D.青春期既给我们带来成长的欢乐和美好,也带来一些烦恼和困惑
3.对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 B.以平常心态对待自己身体的变化
C.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并和其他同学比较 D.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中学生何进喜欢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安排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可他又未能摆脱对老师和父母的依赖。对此,他的内心充满着矛盾。
据此回答第4、5题。
4.面对何进的内心矛盾,你应该对他说 ( B )
①不要以为自己是“小大人”,凡事要听老师和父母的
②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③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④这些矛盾心理只会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要尽快消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为了让何进的天赋燃烧起来,你应该建议他 ( D )
A.把时间用在学习上 B.使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C.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成长 D.不断创造和挖掘自身潜力
6.《西游记》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然而,杭州一小学生却发现《西游记》中存在一大漏洞: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极大,吃的饭菜却高度雷同,大多是江淮美食。她的这一发现得到相关专家的肯定。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 ( C )
①要勤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批判 ②要善于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③要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 ④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发现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7.批判质疑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具体来讲就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选择和决定等。下列学生具备这一核心素养的是 ( B )
A.小李的爸爸让小李赶紧把作业做完,好一同到公园锻炼,但小李理直气壮地拒绝了:“和您锻炼没意思,还不如和同学在微信上聊天呢!”
B.对于“直播带货”,妈妈认为其有百利而无一害,小王却发表了不同见解:“我认为对于直播带货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利也有弊……”
C.“没有氧气,火柴能不能点燃?”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明决定亲自做实验来探个究竟,弄清问题的真相
D.小丽来自书香门第,自幼喜欢绘画,并对各种历史名家画作如数家珍。在今年的学校艺术节上,她担当了“添色国香”的讲解员,其精妙绝伦的点评让众人称赞
8.(2020·泰州中考)下列能够体现批判性思维的是 ( B )
A.妈妈批评了穿着另类的小明,小明觉得妈妈的审美观有问题
B.在老师讲析解题思路时,小文质疑后提出自己更合理的见解
C.初中毕业考试前,小丽按照自己的想法报考了一所美术学校
D.小雅喜欢用文字记录心情,经常在自己的电脑里写一些随笔
9.青春的创造多姿多彩,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我们应 ( D )
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 ②埋头书山题海,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④用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未知事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它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下列关于青春创造潜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青春的我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B.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不必受到束缚
C.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D.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10分)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度过青春期,某校通过校园网设立了“心语小屋”。
小露:小学时我并不是太在意自己的体态和容貌,可是最近看到好朋友长得亭亭玉立,而自己却又矮又胖,很是郁闷。
小云:我内心想与爸爸妈妈平等交流、与同学友好相处,但又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们,有心事也不愿意向他们倾诉……
(1)请你为“小露”出出主意,帮她消除烦恼。(3分)
答:我们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正视自己的身体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等。
(2)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分)
答: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3)请你告诉“小云”应该如何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矛盾?(4分)
答: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温暖自己;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等。
1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大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二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陆续公布,中考、小升初改革方案也在陆续推进,这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一步步推进和走向完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丰富教学过程,互动快乐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1)材料一中“要求独立”是一种什么独立?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独立”的?(3分)
答: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材料一反映了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3)材料二中提到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你觉得其原因是什么?(2分)
答:小学高年级至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重要人生阶段,拥有动人的活力和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未来有无限可能。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2分)
答: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答出两点即可)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