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课时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青春有格 课时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框 青 春 有 格
自主预习
第一目 行己有耻?
  我国儒学经典著作《论语·子路》有云“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在《与徐子宜书》也说“兄质性笃厚,行己有耻,不至有是。”
1.什么是“行己有耻”?
(1)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2.为什么说“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
(1)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
(2)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3.“羞恶之心”对我们的行为选择有何作用?
(1)“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2)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4.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第二目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于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5.什么是“止于至善”?
(1)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2)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3)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6.榜样有什么作用?
(1)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2)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3)对国家和社会: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7.如何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1)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要“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8.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3)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9.什么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国学·品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
品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 基本行为规范的源泉,时刻审察、监督、调节和反思我们的行为。
【易错·辨析】
观点: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
辨析:观点错误。因为:①不说谎、不欺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说谎与欺骗无论是否被发现,都是错误的。
②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准确判断是非善恶,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探究突破
【情境·扫描】
点赞,向上向善好青年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公布了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阿卜杜艾尼·列提普等149名优秀青年和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等4个青年群体获此荣誉。当选人员涵盖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创业者、教师、产业工人、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志愿者、大中学生等职业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中包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年典型58名、群体3个。
【感悟·思考】
1.请从榜样的角度,谈谈评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有什么意义。
提示: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评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旨在全社会寻找好的榜样,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奋发向上、追求“至善”的氛围。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不断完善自我。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有利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从而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2. “止于至善”是一种精神境界,它包含哪些品质?
提示:如向往美好、永不言弃;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慎独等。
3.向“向上向善好青年”学习,追求“至善”,你打算怎样做?
提示:①积极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树立修美德、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青春格调和追求。③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④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⑤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加强自我修养,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脉络·归纳】 【核心·必记】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探索自我,需要有“至善”的追求,从小事做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培养兼济天下的胸怀。
课堂诊断基础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020·扬州中考)卢梭在《忏悔录》中曾坦诚讲述年轻时犯下的错:一次,他偷了主人一条丝巾,却诬陷女仆偷窃。每想起此事,他内心总隐隐作痛。这警示我们要 (   )
A.行己有耻 B.见贤思齐 C.闻过则喜 D.执迷不悟
2.慎独,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下列行为不符合慎独要求的是 (   )
A.小婷在操场上捡到一百元钱,看了看左右没人,就悄悄据为己有
B.小峰在没有老师同学监督的情况下仍做好班级值日
C.小刚在家长外出时,完成作业后就开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D.看到地上有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已成为小涛的习惯
3.同学们学习过《道德与法治》后,认识到“行己有耻”的重要,但对于提高行己有耻的能力却有困惑,下列能帮助提高“行己有耻”能力的是 (   )
①处处批判,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增强法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
③邀请师长监督,帮助自己提高自控力 ④遇事三思,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为避免类似漫画中人物悲剧发生,我们应该 (   )
①有“至善”的追求 ②关爱他人,不做“看客”
③有爱护公物的公德意识 ④明辨是非,弘扬正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20·威海乳山质检)中央宣传部于2019年12月2日在北京授予朱有勇院士“时代楷模”称号。朱有勇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从中深切地感受道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在于 (   )
①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 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引导我们检视自身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10分)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红主播”应运而生,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在山东济南,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五六个年轻人穿日本军服招摇过市态度嚣张。经查,毕某等六人皆为网络主播,为提升人气,增加点击率,策划由张某(17岁)、陶某(18 岁)、贺某(19岁)、刘某(19岁)、潘某(15岁)五人穿日本军服逛大集,待群众聚集后直播跳摇摆舞。毕某等人罔顾民族感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行为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毕某等六人涉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已被治安拘留。
7.(10分)材料一 《国家监察》是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反腐专题片,于2020年1月12日至16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该五集专题片生动讲述了坚持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专题片中几个贪官的行为受到人们的一致谴责。究其原因是这些贪官没有气节,丢失了“脊梁骨”。
材料二 校训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大学的校训出自《礼记》,如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江南大学“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等等。
(1)“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材料一中的贪官触犯了什么底线?(1分)
(2)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行己有耻”的人?(4分)
(3)你认为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们怎样做才能践行“止于至善”的校训?(5分)
周末作业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青春期,我们会有很多苦恼,也许会一个人流泪,甚至怅然若失。但青春更多的是 (   )
①痛苦 ②梦想 ③激情 ④自信 ⑤烦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2020年3月12日, 《中国青年报》报道,自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先后成立1 218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来自首都各行各业的两万余名团员青年,纷纷投身战“疫”, 打响了这场“首都保卫战”。这启示我们让青春飞扬、实现青春梦想,需要我们拥有 (   )
①激荡的青春活力 ②自信的青春热情 ③自强的青春态度 ④改变自己、世界的热情和潜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20·成都学业考)某校九年级学生经历疫情和网课之后回校,普遍信心不足、压抑不安。为此,某班决定举办一次“诵古诗·强信心”的分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正确对待疫情影响,增强信心,乐观生活。下列素材中,符合上述活动主题的是 (   )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能反映一个人具有自强精神的有 (   )
①抵制诱惑,战胜自我 ②勇于开拓,不断进步 ③相信自己,勇于尝试 ④得过且过,懒惰成性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020?德阳中考)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启示我们,自强需要 (   )
A.不断超越自己 B.有坚强的意志 C.检视自身不足 D.努力克服惰性
6.(2020?武汉学业考)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做。下列古语所表达的思想与“行己有耻”相一致的是 (   )
A.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 D.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7.(2020·泰安质检)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提醒我们 (   )
①要明确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还行,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
③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④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漫画启示我们 (   )
①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②只要有钱收,啥事都可做
③法律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
④疫情期间更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在某中学,一学生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见到老人在马路上跌倒,我可以上去搀扶他吗?”对此正确的回答有 (   )
①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②要树立“止于至善”的观念
③要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④搀扶跌倒的老人是“善”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李兰娟认为: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人生导向,孩子们追星要追像钟南山这样的无双国士!2003年,钟南山领军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抗疫前线,被称为“疫情风暴中的逆行者,和平年代真正的英雄”。这说明 (   )
①好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②“追星”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追星”只能追科学家,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④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10分)实践探究题。
【致敬青春榜样】
  她喜欢解开疑惑的瞬间,喜欢不知道的事情被吸收接纳的瞬间。积极参与科研实践锻炼了她持之以恒不松劲儿的意志品质。课题研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她学到了更加科学、严谨的学习和思考方法。热爱钻研探索的她励志用所学报效祖国。
他是机械灵魂的编写师、社团活动的领军者,学习之余带领同学们突出重围收揽各大科技奖项。在不断的组装与搭建中,构筑自己的青春梦想、书写自己的人生旅程。(翁赫禹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他是冰场上永不气馁、永远向前的小陀螺。2019年荣获“第九届东城区少先队员标兵”称号,近两年代表东城区参加市、区级比赛屡获佳绩。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他每天积极锻炼体能,全力备战14届全运会。他坚信每一次摔倒都会让他进步,每一次疼痛都会让他坚强。
(1)从这几位“感动东城学子”身上,你发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
(2)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拥有青春飞翔的力量?(4分)
【青春榜样推荐】
  有让全国感动的学子,也有让我们感动的身边榜样。为让身边的榜样感染带动更多的同学传递青春正能量,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动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准备开展“校园青春榜样”的评选活动,请你参与。
(3)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请你制作一份“校园青春榜样”评选标准。(3分)
12.(10分)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怎样增强自己的自控力呢?(3分)
(2)白居易对自己可谓是“止于至善”,请你谈谈对“止于至善”的理解。(2分)
我们应怎样做到“止于至善”?(5分)
课堂诊断基础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020·扬州中考)卢梭在《忏悔录》中曾坦诚讲述年轻时犯下的错:一次,他偷了主人一条丝巾,却诬陷女仆偷窃。每想起此事,他内心总隐隐作痛。这警示我们要 ( A )
A.行己有耻 B.见贤思齐 C.闻过则喜 D.执迷不悟
2.慎独,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下列行为不符合慎独要求的是 ( A )
A.小婷在操场上捡到一百元钱,看了看左右没人,就悄悄据为己有
B.小峰在没有老师同学监督的情况下仍做好班级值日
C.小刚在家长外出时,完成作业后就开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D.看到地上有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已成为小涛的习惯
3.同学们学习过《道德与法治》后,认识到“行己有耻”的重要,但对于提高行己有耻的能力却有困惑,下列能帮助提高“行己有耻”能力的是 ( D )
①处处批判,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②增强法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
③邀请师长监督,帮助自己提高自控力 ④遇事三思,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为避免类似漫画中人物悲剧发生,我们应该 ( C )
①有“至善”的追求 ②关爱他人,不做“看客”
③有爱护公物的公德意识 ④明辨是非,弘扬正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20·威海乳山质检)中央宣传部于2019年12月2日在北京授予朱有勇院士“时代楷模”称号。朱有勇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从中深切地感受道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在于 ( D )
①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 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引导我们检视自身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6.(10分)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红主播”应运而生,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在山东济南,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五六个年轻人穿日本军服招摇过市态度嚣张。经查,毕某等六人皆为网络主播,为提升人气,增加点击率,策划由张某(17岁)、陶某(18 岁)、贺某(19岁)、刘某(19岁)、潘某(15岁)五人穿日本军服逛大集,待群众聚集后直播跳摇摆舞。毕某等人罔顾民族感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行为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毕某等六人涉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已被治安拘留。
答:(1)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如材料中六个年轻人的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还触犯了法律,受到了法律制裁,因此,“青春飞扬又嚣张,年轻气盛理应当”观点错误。
(2)在生活中,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行己有耻”,这就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因此,“荣辱廉耻要明辨”观点正确。
(3)“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我们要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这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因此,“止于至善助成长”观点正确。
7.(10分)材料一 《国家监察》是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反腐专题片,于2020年1月12日至16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该五集专题片生动讲述了坚持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专题片中几个贪官的行为受到人们的一致谴责。究其原因是这些贪官没有气节,丢失了“脊梁骨”。
材料二 校训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大学的校训出自《礼记》,如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江南大学“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等等。
(1)“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材料一中的贪官触犯了什么底线?(1分)
答:道德和法律。
(2)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行己有耻”的人?(4分)
答: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3)你认为厦门大学等学校的大学生们怎样做才能践行“止于至善”的校训?(5分)
答: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做到“见贤思齐”。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要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周末作业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青春期,我们会有很多苦恼,也许会一个人流泪,甚至怅然若失。但青春更多的是 ( C )
①痛苦 ②梦想 ③激情 ④自信 ⑤烦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2020年3月12日, 《中国青年报》报道,自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先后成立1 218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来自首都各行各业的两万余名团员青年,纷纷投身战“疫”, 打响了这场“首都保卫战”。这启示我们让青春飞扬、实现青春梦想,需要我们拥有 ( D )
①激荡的青春活力 ②自信的青春热情 ③自强的青春态度 ④改变自己、世界的热情和潜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20·成都学业考)某校九年级学生经历疫情和网课之后回校,普遍信心不足、压抑不安。为此,某班决定举办一次“诵古诗·强信心”的分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正确对待疫情影响,增强信心,乐观生活。下列素材中,符合上述活动主题的是 ( B )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能反映一个人具有自强精神的有 ( D )
①抵制诱惑,战胜自我 ②勇于开拓,不断进步 ③相信自己,勇于尝试 ④得过且过,懒惰成性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020?德阳中考)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启示我们,自强需要 ( B )
A.不断超越自己 B.有坚强的意志 C.检视自身不足 D.努力克服惰性
6.(2020?武汉学业考)孔子说:“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做。下列古语所表达的思想与“行己有耻”相一致的是 ( A )
A.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 D.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7.(2020·泰安质检)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提醒我们 ( C )
①要明确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还行,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
③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④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漫画启示我们 ( C )
①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②只要有钱收,啥事都可做
③法律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
④疫情期间更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在某中学,一学生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见到老人在马路上跌倒,我可以上去搀扶他吗?”对此正确的回答有 ( D )
①明善恶,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②要树立“止于至善”的观念
③要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④搀扶跌倒的老人是“善”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李兰娟认为: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人生导向,孩子们追星要追像钟南山这样的无双国士!2003年,钟南山领军抗击非典;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抗疫前线,被称为“疫情风暴中的逆行者,和平年代真正的英雄”。这说明 ( C )
①好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②“追星”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追星”只能追科学家,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④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10分)实践探究题。
【致敬青春榜样】
  她喜欢解开疑惑的瞬间,喜欢不知道的事情被吸收接纳的瞬间。积极参与科研实践锻炼了她持之以恒不松劲儿的意志品质。课题研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她学到了更加科学、严谨的学习和思考方法。热爱钻研探索的她励志用所学报效祖国。
他是机械灵魂的编写师、社团活动的领军者,学习之余带领同学们突出重围收揽各大科技奖项。在不断的组装与搭建中,构筑自己的青春梦想、书写自己的人生旅程。(翁赫禹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他是冰场上永不气馁、永远向前的小陀螺。2019年荣获“第九届东城区少先队员标兵”称号,近两年代表东城区参加市、区级比赛屡获佳绩。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他每天积极锻炼体能,全力备战14届全运会。他坚信每一次摔倒都会让他进步,每一次疼痛都会让他坚强。
(1)从这几位“感动东城学子”身上,你发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
答:坚持不懈、自强、热爱祖国、坚强、拼搏等。
(2)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拥有青春飞翔的力量?(4分)
答: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树立信心,勇敢尝试,培养自信的热情;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超越自己,树立自强的青春态度。
【青春榜样推荐】
  有让全国感动的学子,也有让我们感动的身边榜样。为让身边的榜样感染带动更多的同学传递青春正能量,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动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准备开展“校园青春榜样”的评选活动,请你参与。
(3)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请你制作一份“校园青春榜样”评选标准。(3分)
答:①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满足现状);③志存高远,执着追求;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勇于创新等。
12.(10分)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1)“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怎样增强自己的自控力呢?(3分)
答: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
(2)白居易对自己可谓是“止于至善”,请你谈谈对“止于至善”的理解。(2分)
答: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3)我们应怎样做到“止于至善”?(5分)
答: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