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热点链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即将实施,未检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以法之名,合力守护“少年的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从72条扩充到132条,原有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大保护,加上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变成了六大保护;明确了“留守儿童”监护人监护职责;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加强监管防止沉迷;规定了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报告义务,鼓励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再做“沉默的羔羊”;针对未成年人面对的性侵害及性骚扰,强化学校“防线”,向性侵和欺凌说不。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57条调整为68条,对不良行为由“预防”改为“干预”,突出“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不再使用“收容教养”概念,明确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加强预防犯罪的教育,要求学校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完善对重新犯罪的预防措施,新增社会调查、心理测评、社会观护、安置帮教等规定;重视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参与,5处提及社会工作,8处提及社会组织。教育部: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树立国家安全观教育部2020年9月印发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纲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系统设计大中小各学段育人目标和学习内容,突出启蒙、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层次递进要求;强调全领域、全学段覆盖,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宏观要求分领域全面阐述,将核心要义具体化细化为可理解、可实施的学习内容与要求。2021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正如周强院长所言,“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是最高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创新举措,是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低龄未成年人刑责范围降至12岁?。低龄未成年人刑责范围正式调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5.教育部明确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这个时段不得提供游戏服务!针对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睡眠问题,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作业、校外培训、游戏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各地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6.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指导各地做好2021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能力,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通知,就今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部署。知识梳理三、模拟演练1.(2020潍坊9)2020年3月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对具体的课程时间等作了规定,为落实劳动教育提供了明确指引。之所以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①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后,成为“五育”之首②劳动教育创造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③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④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9日照13)2018年12月2日是第七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其主题是“细节关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为此,我们要①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③提高文明素养,遵守社会规则④只在安全日安全文明出行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校园欺凌问题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预防校园欺凌、暴力行为,需()①未成年人增强防范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②学校主动承担执法职能,打击欺凌、暴力行为③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共同抵制校园欺凌、暴力④公安机关把打击校园欺凌和暴力作为中心工作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2020年6月15日,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部署开展2020年至2022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这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②能使未成年人免受来自社会的不法侵害③能从根本上杜绝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④有利于保障末成年人食品安全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5.“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明确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和信息加强管理,发现违法信息或者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等”。这A.制约了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自由B.主要表明未成年人没有分辨能力C.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D.可以确保未成年人不受网络误导6.2020年6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更加重视关爱残疾学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这()①加强了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社会保护②表明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③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④违背了平等原则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针对留守儿童得不到适当照护、缺乏亲情关爱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稿中明确规定“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并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未成年人和被委托人至少每月联系和交流一次”。这些规定A.是国家保护留守儿童的无奈之举B.不利于构建和谐家庭C.表明留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D.有利于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8.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在免费网课渠道中推广网络游戏,在学生找到学习栏目之前,必须首先测览大量游戏、交友等无关信息和广告。这违背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9.[2020滨州28(2),8分]材料二:大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多有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且在早期这些行为多数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2019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指出:对一些未成年人严重犯罪及时批捕、起诉,切实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对于涉嫌犯罪,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也决不能“一放了之”,必须依法予以惩戒和矫治。阅读以上材料,综合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你从材料二中得到了哪些启示?10.[2020江西19(2),2分]安全记心中,法律伴我行。▲小云家的摩托车被楼上住户高空抛物砸坏了,由于找不到肇事者,楼上住户和小区物业都拒绝赔偿于是,小云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小云爸爸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11.2019年7月,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举办“反校园欺凌”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45名小学师生、家长走进检察院。据悉,近年来,该院认真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尤其是落实好“一号检察建议”,先后联合厦门城市学院成立“岛青少年法治教育学院”,拓宽校园法治教育渠道和覆盖面。联合多部门成立全市首支反校园欺凌志愿服务队,旨在加强校园安全治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1)请你说一说福建省重视“反校园欺凌”的原因(2)如果遭遇校园欺凌和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做?12.某校九年级同学刘某因跟七年级同学张某索要钱物,张某不给,两人发生矛盾,周末放学回家路上,刘某将张某打得头破血流,后来张某家长报警并上门找刘某要求给予赔偿。刘某器张地说:“我是未成年人,打死人都不犯法(1)刘某侵犯了张某的哪些权利?张某家长应该跟谁索要赔偿?(2)如果张某家长索要的赔偿刘某这一方该怎么办?(3)刘某的说法正确吗?请你说出理由(4)为提高法律素养,九年级(2)班召开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做知法守法用法好公民”主题班会,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请你谈谈你的提议和看法。答案:9.①加强自我防范,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⑤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⑥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⑦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虽受到法律特殊保护,但同时也受法律约東,违法犯罪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等。10.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11.(1)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需要法律予以特殊保护;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使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综合治理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等。(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向对方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必要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拨打“110”电话报警或到派出所报案;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反映情况,寻求帮助。12.(1)生命健康权、财产权。刘某父母或其他监护人(2)请求公安机关调解、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法院起诉。(3)不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我们青少年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那些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4)①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反映问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③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合法权益。④向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寻求法律帮助。⑤向人民法院起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