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资源简介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知识梳理
1.创新与生活有什么关系:①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②创新来源于生活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的重要性?(P17-P18)(P14蓝字)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5)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3、★科技创新的重要性?(P20)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P20)
(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5、★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P21-P24)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这里补充一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可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6、★教育的重要性?(P22)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7.怎样保护知识产权?(P27)
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善于运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热点材料
1、2020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他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习近平就经济发展提出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八字期许。
2、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暑比原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2020年8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专家介绍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的情况,指出我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产化率100%。
3、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的第一步。
4、2020年10月26日,我国通过“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7组卫星。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通过天链一号02星同时对3颗卫星的早期运行段进行实时跟踪与遥测,标志着我中继卫星系统具备同时为更多目标提供遥测控和数传支持的能力。
5、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科技奖励制度的目标是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明确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强调科技奖励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オ、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2020年11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背景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
APEC)工商领导人对话会。在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中国将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三、命



1、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的哪些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是什么?(科技国情/创新面临的问题)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3)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我国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2020年我国科技领域成绩然,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
4、我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彰显了哪些民族精神?(科技工作者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匠精神。
5、我国科技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我国科技成果的取得对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带来哪些启示?[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面临的问题的对策(国家角度)]
①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战略。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③要完善创新制度保障。
7、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创新型国家,青少年应该怎么做?(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国家重奖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②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要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8、为什么要重视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创新发展)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在激烈的国际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为什么我国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源泉。
(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5)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10、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要増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4)、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1、青少年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知识基础。
(2)、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增强创新能力。
四、练习
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试验田”作用。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深圳又提出“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发展定位,先后推出多项重大改革,并取得阶段性突破。他们专注工作,致力创新,创造着自己和特区更美好的未来。深圳的发展史说明(
B
)
①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③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④创新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只有抓住创新,才能抓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要部署。为此,我们必须(
D
)
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④企业要跟着别人走,引进核心技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
2020年10月14日起,深圳市场监管局开始实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实施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打造知识产权改革的“深圳样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创新的时代,要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严格执法,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④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已经非常普遍
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要求我们(
C
)
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②大量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
③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④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9年11月20日,首届世界5G大会以“5G改变世界,5G创造未来”为主题在北京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未来15年,5G将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万亿美元,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环境生态等带来重大影响。
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已开通SG的基站11.3万个,5G套餐的签約用户达87万户......经历了“2G跟随、3G破、4G同步”,我国正迎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5G产业发展也面临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还很高,部分底层关键技术仍不成熟,美国频频发难,产业发展潜藏风险等挑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5G视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纷纷将5G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结合材料,运用《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影响。
练习答案
1-4BDDC
5、①创新让生活更关好,5G技术的运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在;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目前我国在某些尖端技术的掌握,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国科技创新仍面临许多问题,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