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大版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课 奇思妙想|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大版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课 奇思妙想|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课题
奇思妙想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什么是想象力,学会将想象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练习的方式深刻认识想象力,并学会使用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练习不断提升想象力,将想象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不断地提高想象力。
教学难点
能够将想象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前准备
活动用纸,课件,墨水,亭子模型
教学内容、过程及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观察时间
展示时间
故事时间
思考时间
小结
展示罗夏墨迹图片。
学生回答完,演示墨迹图片来源。
展示一个圆,引导学生在班级内找什么东西是圆的。
请学生们先思考,看到了圆想到了什么。在五朵小云彩里写上你看到左边这个圆想到的东西(同学说过的不可以写),越与众不同越好。请每组同学根据自己小云彩里的词进行创作,编出一个小故事。
讲述《鲁班发明雨伞》的故事

回答问题一,思考问题二并写在纸上。叠成小飞机收好。
借用爱因斯坦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鼓励学生多使用想象力进行创造。
根据图片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钟表、光盘、水杯、笔、纸卷......
每一组有一位学生被叫起来说自己想到的东西,组长将内容记在纸上。
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将每组最终结果写在云彩里。
小组讨论如何将五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并创作出一个逻辑通顺的故事。
思考并将结果写在纸上。叠成小飞机。
通过对比,同学们将没有含义的图片赋予了一定含义,引出想象的概念,继而引出奇思妙想这一主题。
想象的基础是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带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为之后的练习打基础。
层次加深,不再去寻找实物,而是直接对圆进行想象。加大想象力练习的力度,每一组五个词的相关性都不同,需要多动脑思考想象。
引出后续思考时间环节。
纵向引导学生发现想象力的重要性。并且将想象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
奇思妙想
(
已有形象
)
(
创造美好的
生活
)
(
加工
)
(
新形象
)
课后回顾
导入环节,学生较为紧张,没有把他们联想到的东西都说出来。在各个环节之间衔接的时候应该使用一些与想象相关的语言,使课堂活动与课堂主题结合的更加密切。展示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他们进行思考,将相关度较低的词语组成较为有逻辑性的故事,从学生的回答也看出来,学生的想象潜能非常大,他们故事里的一些事物都是超现实的,虽然目前没有实现,但是却方便生活,包括在思考时间这一环节,同学们写的用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做什么,有些是他们现在就可以做的,比如给玩具设计衣服,有些是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