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训练5:脱贫攻坚战 热点素材 381952534861500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央广网北京2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绩,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受表彰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李玉深有感触:“我们能在脱贫攻坚里头参与,而且是付出了知识,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劳动,感到值!确实在这里头,我们自己也受到了锻炼。特别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们对我们的那份感情和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感情,是对我们更大的、更广泛的鼓舞和支持。” 扶贫脱贫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和使命。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彻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不断推进扶贫脱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观点链接 (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消除贫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说明了什么?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⑥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⑦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⑨党和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⑩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2、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④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⑤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3、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②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 4、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 ? ?——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5、为什么要消除贫困?(为什么发展也成为时代主题之一?) 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③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④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6、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②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③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关时政: 1.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宣布66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2.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时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两不愁三保障” 全面实现。 3.2020年10月16日,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公布,经严格评选,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定授予丁建华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称号,授予王小权等24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称号,授予马明哲等25名同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称号,授予马树友等25名同志“2020年 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称号,授予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等49个单位“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称号。 知识链接 1.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朝向共同富裕前进的需要。 2.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党的政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 (说明)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提出了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不断推进扶贫脱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这说明了什么? (1)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消除贫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 (5)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专题练习 选择题: 1、2020年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这一年是我国(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 ②庆祝五四运动100周年 ③全面建成数字乡村之年 ④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2014年国家公布了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见右图)。经过多年努力,到2020年底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上述材料反映的信息有( ) 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 ②我国中、西部地区扶贫成效显著 ③我国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如期实现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的发展理念是( ) A.共享 B.绿色 C.开放 D.公平 4、5年时间实现了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这( )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体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说明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启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④说明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后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要求我们处理民族关系上( ) ① 必须差别对待 ② 坚持民族平等 ③ 弱化民族特色 ④ 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0.6%,截至2020年11月23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的骄人成绩( ) ①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③表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共享成果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2020 年 7 月 22 日,人民日报新媒体开启公益扶贫助农直播,精选贫困县特色农产品,有贵州农家土豆、云南八宝贡米、新疆巴旦木等,邀请广大网友助力决战脱贫攻坚……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可以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8、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将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这说明我国( ) ①解决了发展不平衡问题? ②积极践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 ③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9、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国际形势、国内艰巨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成果显著。下列能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有( ) ①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②各地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加快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设施建设 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 ④我国进一步加大研发资金方面的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2020年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将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全面小康社会说明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已有效解决 C. 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回望“十三五”,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 显著、影响之深远,世所罕见,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党和政府如此重视扶贫问题表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同步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这体现( ) ①基本实现现代化 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④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党中央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样做( ) ①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省内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这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至此,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也迎来了历史性一刻。回答下列题。 14、这一历史性一刻的到来,表明( ) ①我国实施精准脱贫战略成果显著??? ②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 ④幸福的生活需要各族人民艰苦奋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我国实施脱贫攻坚,使大量人口脱贫( ) ①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②推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紫云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也标志着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从832个贫困县到“清零”( ) A.说明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B. 说明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 C. 说明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得到解决?? D. 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17、202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新媒体开启公益扶贫助农直播,精选贫困县特色农产品,有贵州农家土豆、云南八宝贡米、新疆巴旦木等,邀请广大网友助力决战脱贫攻坚……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可以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说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非选择题: 1、时事点评 (1)“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运用时事知识,评说为什么要打赢脱贫攻坚战。(6分) (2)2020年12月14日,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2012年以来,中国在之前扶 贫攻坚的基础上,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的持续努力,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运用时事和所学知识,评说中国为什么能打赢脱贫攻坚战。(6分)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日李克强总理指出,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更有效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确保完成今年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1)材料说明了我国的什么问题? (2)我们党和政府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剩余9个未摘帽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和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自2013年以来,我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300多万,年均减贫1000万以上,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1)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请结合材料一,说明产生这一奇迹的主要原因。(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义。(6分) (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奉献社会,创造人生价值。(2分) 4、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18大以来,我国累计减贫9348万人,94%的贫困县实现摘帽,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至2019年末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0.6%,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哪些发展思想和理念? (2)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多年来,龙岩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在推广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和武平林改经验的过程中,我市大力扶持林下种养的绿色产业、闽西“八大珍八大鲜”名特优产品发展,在全省率先建立产业激励性扶贫机制,让贫困户分享农业全产业链中的附加值,全面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12月,全市39316户113552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退出,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全部摘帽退出,38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 (1)材料体现了哪一种发展理念?(2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市取得上述脱贫攻坚成就的原因。(4分) (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C2.B3.A4.A5.C6.B7.A8.C9.B10.C 11.D12.D13.D14.B15.A16.D17.A 非选择题 1、(1) (2)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开放促进中国腾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发扬团结奋斗精神;等等。(6分) 2、(1)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西部扶贫等。 3、(12 分) (1)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努力奋斗的人民。 评分说明:本题要求从“材料一”中概括原因。写出两点即可,每点 2 分,共 4 分。若 学生不是基于材料概括原因,最高给 2 分。 (2)打赢脱贫攻坚战,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减贫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评分说明:本题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作答,其中,国内角度从对个人和对国家社会两个层面回答意义。国内角度 4 分,国际角度 2 分,共 6 分。若学生仅从国内角度作答,最高得 5 分。 (3)要求:围绕“奉献社会,创造人生价值”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 示例 1:服务社会,周末到敬老院当义工。 示例 2:参与志愿服务,到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 评分说明: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给 2 分;若写出的行动缺乏可行性,只给1 分;若写出的行动与题意无关,不给分。 4、(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5、(1)共享发展理念(2分) (2)(4分)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党员带头,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评分说明:每点2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其他回答,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4分)开放性试题,可从学习、自强、奉献、服务社会、创新等角度回答。 (评分说明:每点2分,回答两点即可,符合题意即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