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前冲关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云南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前冲关知识点

资源简介

中考必背知识点
1.集体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019云南10]
(1)集体是温暖的。
(2)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3)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4)集体生活成就个人。
2.如何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2018云南20,2019云南10]
(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2)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3.怎样建设美好集体
①需要自主建设、自我管理。②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③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④发扬“自治”精神,
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⑤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1▲4.承担责任的意义有哪些?(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
[2020云南31(1)]
(1)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在我们的周围,正是有许许多多不计代价和回报地承担责任的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2▲5.我们应如何承担责任?(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2018云南27]
(1)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评估,合理选择,作出选择就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2)面对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需要改变态度,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
(3)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3▲6.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7.为什么要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性)[2018云南28]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增添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4▲8.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华文化?或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2020云南24]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9.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5▲10.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020云南23]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三>民族精神
▲6▲11.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2019云南29(1)(2)]
(1)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核心: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12.中国精神包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7▲13.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8★14.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9▲15.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16.如何对待外来文化?[2020云南24]
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共同繁荣进步。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1)经济快速发展(2)科技迅速进步(3)综合国力显著增强(4)国际地位显著提高(5)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8.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改革开放的地位)[2019云南25,2020云南2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19.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0★20.我国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020云南20]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坚持改革开放(5)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6)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2018云南24,2020云南18]
(1)从
2020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中国梦
(1)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24.怎样实现中国梦?[2018云南31(3)2020云南31(2)]
(1)坚持党的领导。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弘扬中国精神。
(4)凝聚中国力量。
2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1)对国家有认同。(2)对文化有底气。(3)对发展有信心。(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
(5)自信的中国人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6.我国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2020云南21]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补充: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27.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美丽中国?(如果问题问的是意义只需要在没一点的前面加上“有利于”))
[国家]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⑥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28.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云南),青少年该怎么做?
(1)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2)积极参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节约用水用电等。(4)坚决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11▲29.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云南),青少年该怎么做?(具体做法)
(1)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2)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3)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4)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5)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4.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0..我国的科技现状
(1)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4★
31..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科技创新?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8云南23,2020云南27]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4)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5)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12▲32..怎样坚持创新发展?(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一:(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
(2)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3)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5)继续加大教育和科技的投入。
(6)加强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
答案二:(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33..青少年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019云南28]
答: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勤于动手,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③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④增强创新意识,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⑤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
▲13▲34..我国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2)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4)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14▲35..我们应如何向XXX科学家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①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努力学习,争做国家有用人才;②增强创新意识,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不畏困难: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和实干精神;在创造和贡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6★3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020云南29(1)]
答: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7★37宪法的地位如何?
[2018云南17]
答: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38.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
宪法宣誓制度在宪法中确立下来,有利于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有利于彰显宪法权威,从而激励和教育公民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推动宪法实施,自觉践行宪法。
★8★39.增强宪法意识,公民应该怎么做?
[2019云南27]
树立宪法意识,积极宣传宪法(1)学习宪法(2)认同宪法(3)践行宪法;(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积极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40.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2018云南30(1)]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9★41.怎样正确行使权利?[2020云南28(2),2019云南14]
(1)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10★42.公民应该怎样履行义务?
(1)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2)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15▲43.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1)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2)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所以需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16▲4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5.法律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19云南7,2020云南11]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1★46.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2019云南30(3)2020云南30(1)]
答:①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
②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抗诱惑能力③盲目从众
④报复心理⑤交友不慎。⑥好奇、寻求刺激、逞强好胜等。
★12★47.怎样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怎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多角度答题)[2020云南30(2)]
答:(1)国家:①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法规;②加大宣传、处罚力度;③大力普及法律知识;
(2)社会:加大宣传力度,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3)家庭:父母加强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监督、管理;
(4)自身:①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②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13★48.青少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
①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②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③学会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④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⑤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17▲49.未成年人应该怎样自我保护?[2019云南19]
面对不法侵害,未成年人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灵活机智的方法与其斗争。如设法稳住歹徒,机智地求助他人,记住歹徒的相貌、去向,拨打110报警等。
★14★50.为什么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2018云南30(2),2019云南18,2020云南30(1)]
答: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甚至滑向犯罪的泥潭。因此,青少年要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51..为什么要实行法治?(为什么要依法治国?)[2019云南19]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15★52.如何厉行法治?
[2018云南18,2019云南23,2020云南15,29(2)]
(1)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4)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18▲5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总目标是什么?[2019云南23]
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54.厉行法治,公民该怎么做?
①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监督权③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④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55.我们应如何践行诚信?
[2020云南7]
(1)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2)信守承诺。(3)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4)不轻易许诺,勇担过错。
基础知识: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依法治国的方针(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全民守法。
3.我国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6.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8.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9.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10.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11.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1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的原则
14.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
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8.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19.基本国策:①计划生育,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③对外开放。
20发展战略:①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②可持续发展战略
21.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
22.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3.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2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PAGE
-
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