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知识链接+热点演练+命题角度)-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六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知识链接+热点演练+命题角度)-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资源简介

专题六: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热点聚焦
民法典诞生,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至2021年1月1日起实行,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物业费,离婚纠纷,民法草案涵盖了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决定通过时,人民大会堂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是一国两制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坚决维护和最大的关切。
3两会报告指出: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作为生命线。
知识连接
1.
我国宪法具有哪些重要性?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4)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2.我们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1)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2)认同宪法,让宪法精神根植于心,
(3)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行动上,
(4)宣传宪法,推动宪法实施,树立宪法意识。
(5)积极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捍卫宪法尊严。
3.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4.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5.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忠实的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6.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8.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9.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个人分别应该怎样做?
(1)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0.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实战演练
单项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维护国家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物的归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制定物权法要依据宪法,是因为
A宪法与每个公民生活密切相关,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团体的根本活动准则
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无论是家庭琐事还是国家大事,单靠个人力量或者组织力量解决不了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法”,人们从内心信任法对此理解,正确是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法律的强制性,
②要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活捍卫法律,
③要树立法律信仰,依法办事。
④法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难题,
A①②B
②③
C②④
D①④
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告诉我们,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的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制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②法律有保护惩戒作用,违法必将受到刑法处罚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④走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D
②④
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下列对良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个人的意志和利益,
B.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
C.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
D.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5.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作为生命线的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近年来,全国大多数省市区制定了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的政策法规,为好人提供法律保护,这对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上述材料说明
道德的作用比法律大,
B.
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
C.
法律的效果比道德好
法律体现道德精神,促进道德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法律是国之重器。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扶持离不开法律保障。
材料二: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公务员法、律师法、公证法、仲裁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等法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1)建设法治中国,我国必须坚持什么法治方略?坚持这一方面的总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法治中国中的哪一方面的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应该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治有何作用?
8.材料一:民法典诞生,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至2021年1月1日起实行,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物业费,离婚纠纷,民法草案涵盖了民事活动的方方面面,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材料二: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决定通过时,人民大会堂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是一国两制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大事。充分体现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中央对香港整体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坚决维护和最大的关切。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说明了什么?
(2)民法典等立法过程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观点?
(3)我国为什么要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4)民法典的诞生的意义何在?
(5)民法典内容之广,定义之细,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各方面,这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
1—6DBCACD
7.(1)依法治国
总目标(略)
公正司法科学立法(略)
(略)
8.(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
(2).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4).是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
(5).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等等。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我国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以良法促善治。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我国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6)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
(7)法治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等等。
(3):(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2)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
(3)编纂民法典,是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4)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5)编纂民法典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治国。你这水平的必然要求。
(6)编纂民法典是为了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需要,
(7)为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事权利,协调人民在民事活动当中的关系提供法律依据等
(4):(1)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有利于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
(4)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6)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法律保障期,
(7)有利于维护社会公正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5):(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的健康的有序的社会环境。
(4)法律与我们每个人与心相随,相伴一生。
(5)全体公民要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6)法律已深深地嵌于每个人生活之中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