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19)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件(26张PPT)

资源简介

高一期中复习课件
专题0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宗教政策(内容)
影响
1.民族特点:多元一体
2.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重要性:地位+意义
(1)原因
必要性
(2)含义、特点
(3)怎样坚持和完善?
知识结构
知识回顾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含义
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法平等地履行义务。
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原因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侧重
权利和义务的平等
民族的和谐相处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知识回顾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之间的关系
知识回顾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知识回顾
地方性的自治权( )国家主权
主权:
是指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
对外的独立性和对内的最高性是国家主权的两个基本特征。在国际交往中,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
基本特征:
知识回顾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原因:(为什么)
①必要性: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重要性(地位和意义)
a.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b.意义: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知识回顾
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新时期
怎样坚持和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么做)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回顾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④积极引导宗教事务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原因:
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内容:
易错辨析
1、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
【解析】

【解析】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易错辨析
3、民族区自治区的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  )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不包括检察院法院监察委员会。
易错辨析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解析】

前后要对应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必须是自治机关中的人民代表大会。
5、我国当前的宗教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我国宗教界的教义具有先进性,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解析】
宗教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仍为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教义不具有先进性。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020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5周年。65年来,中央财政对新疆补助累计超过2.35万亿元,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新疆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大美新疆”。上述举措有利于( )
A.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C.保障和改善民生,消除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B
达标检测
【解析】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即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A错误。B:中央财政补助新疆、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新疆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大美新疆,有利于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B正确。C:上述举措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缩小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但不能消除差距。C错误。D: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不是高度自治。D错误。故本题选B。
达标检测
2、广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壮族与其他各族同胞守望相助,开拓创新,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绩。这说明( )
A.党的领导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民族团结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的根本保障
达标检测
C
【解析】
C 国家统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A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错误。“壮族与其他各族同胞守望相助,开拓创新,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反映了民族团结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C正确且符合题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而不是“根本保障”,D错误。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的核心内容是主权
B.它的前提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
C.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党委和政府知识点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C
【解析】
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D错误,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C正确切题。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4.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共同的人文精神包容、浸润并涵化多元宗教的基本理念。面对各种外来的宗教,中华文明不是简单地将其斥为异族信仰、外教或洋教,而是将其纳入“文化”的轨道,引导它们走上主动与中华文明对话互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 )
①应保护宗教界人士的各种宗教活动
②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应该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宗教的多样性
④要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
③④:面对各种外来的宗教,中华文明不是简单地将其斥为异族信仰、外教或洋教,而是将其纳入“文化”的轨道,引导它们走上主动与中华文明对话互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③④正确。①:我国保护宗教界人士各种合法的宗教活动,①错误。②: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错误。故本题选D。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自主安排管理经济建设事业,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这表明( )
①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②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
③我国各民族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④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
D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一定自治权,港澳地区享有高度自治权,①错误。国家统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②错误。材料中强调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自主安排管理经济建设事业,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这表明我国各民族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③④正确。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2020年9月是民族团结月,通过回顾历史,同学们了解到,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当前要着力增强人民的民族团结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国家把方针政策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全力维护西藏社会和谐稳定。
结合材料及所学民族与宗教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维护西藏的和谐与稳定的?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民族与宗教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维护西藏的和谐与稳定的,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信息:加强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材料信息:国家把方针政策同西藏实际紧密结合,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发挥其优势,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为维护西藏和谐与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材料信息:加强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答案】①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其优势,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为维护西藏和谐与稳定提供制度保障。④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信教群众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多做贡献。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