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 书法练习指导 6短撇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 书法练习指导 6短撇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6课 短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颜体短撇的姿态特征与书写要领。
2.使学生初步掌握短撇的基本运笔方法。
3.使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地临习范字“仁”、“行”,提高临习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颜体短撇的姿态特征与书写要领。
2.使学生初步掌握短撇的基本运笔方法。
3.使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地临习范字“仁”、“行”,提高临习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地临习范字“仁”、“行”,提高临习能力。
教学准备:文房四宝,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1.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笔画?
2.教师板书:点撇。(课件1)
3.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点撇有什么特征?(先指名回答,再集体回答,全班回答教师板书。)
(起笔是……收笔是……行笔是怎样的变化过程呢?)
生回答,师板书。
4.教师:还记得怎么写的吗?
(师带着同学们书空一遍)
5.教师:真好,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今天呀我们还来学习撇画。
(师板书:6 短撇)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学习短撇 1.教师课件(课件2、3)
2.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目标。(老师读目标)
3.教师:首先让我们来对比一下短撇与点撇有什么相同之处?
(课件4)
(起笔:圆的;收笔:尖的;运笔过程:由粗到细;书写的方向、倾斜度也大致相同)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4.教师:原来短撇与点撇有那么多的相同点,那么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呢?
(书写长度不同)课件5
(师:看,短撇与鹈鹕锋利的嘴多相似呀。)
5. 出示课件6
教师:同学,我们了解了短撇具有:起笔圆、收笔尖、行笔由粗到细的过程,该怎样写呢?
6.教师:起笔圆的就要……逆锋起笔,行笔由粗到细再到收笔尖尖的,就要……边写边提。
教师边说边书空,学生跟着书空一两遍。
7.教师:老师用笔写,同学们跟着来书空。
8.学生书写短撇,老师边巡查边指导,随机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或者纠正错误。
10.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对短撇与点撇,加深对短撇特征的理解。
引导学生掌握短撇的运笔方法。

学习范字 (一)教师出示课件7
观察这两个范字,同桌讨论:
1.找出短撇,并对比这些短撇有什么不同?
2.找出这两个字中最重的笔画。
3.“仁”、“行”左右两边笔画宽窄、高低的安排,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先讨论思考3分钟。
(三)教师指名逐个回答问题。
“仁”字有一个短撇,单人旁的撇。
“行”字有两个短撇,双人旁的撇。第一撇是什么撇,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书本第12页“行”字的书写要领。
单人旁的撇粗重,双人旁的撇较细,双人旁的两个短撇中,第一撇粗的,短的,第二撇较细较长,两个撇的角度也不一样。
“仁”字最重的笔画是撇。
“行”字最重的笔画是第一撇和竖钩。
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仁”左边窄右边宽,“行” 左边窄右边宽。(课件8)
左右两边并非一样高低的。“仁”左边高,右边较矮,写得偏上一些,“行”双人旁偏上,右边偏下。(课件9、10)
教师小结范字的结构分析,并出示自己书写的范字。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教师结合课件,形象展现两个范字的结构要点,让学生体会汉字之美的同时加强对范字的理解。
学生练习 学生完成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的描红,临摹范字。
老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练习书写范字。
展示评价 老师选写得好的作业投影表扬。
描红、临摹作业均展示。
拓展总结
1.教师解说“仁”“行”的字体演变。
2.引导学生欣赏不同书家风格的短撇。
3.学生说说喜欢那个字,并说说于原因。
4.学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心得体会。
5.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对呀,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学习书法是一门长期坚持的功课,平时我们在家里除了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临习学过的范字,还要多读经典名帖,多读诗书,多欣赏多思考,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让学生了解范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颜体短撇的姿态特征与书写要领。
2. 能借助米字格基本准确地临习范字“仁”、“行”。

6 短撇
点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