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版 书法练习指导 11横折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泠版 书法练习指导 11横折钩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十一课 横折钩》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横折钩,能分辨横折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身、内、而、力”四个例字。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
教材编写分析
《横折钩》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试一试”板块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回顾横与竖的书写,体会先横后竖、纵横连结,为学习横折钩打下基础。“看一看”板块包括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即横折钩的特点及笔法要点。通过单钩、双钩结合,全面展示横折钩的形态及笔法,以双钩展示其形态,以单钩展示其行笔。“练一练”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横折钩的写法,重点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例字中的横折钩,并观察其中的异同点。“找一找”通过对具体例字的揣摩,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笔画的认知。“知识链接”为本套教材“书法文化”的学习内容,意在丰富学生的书法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亦可作为丰富课堂的选择。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横折钩,将“身、内、而、力”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的中间。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横折钩的书写。
难点:横折钩的横竖比例和角度有较多变化,在不同字中写法有所不同。

执笔、运笔练习,导入新课
(一)执笔、运笔练习
同学们你觉得怎样才能练好书法?
我也有感而发,写了一幅对联送给你们,我们一起读读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练好书法除了刻苦的精神,还需要正确的方法,首先要练好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让我们拿起笔来,练习执笔姿势。请注意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执笔要领:拇指食指对着捏,中指向里紧勾贴,无名指头向外顶, 小指帮忙不要歇,指实掌虚虎口开,腕平掌竖笔直立。
现在我们来练习正确的运笔方法。试着画两组线条。第一组,先横后竖,横细竖粗。第二组,先竖、再横折、最后横,从外向内,体会的方折的纵横连结。注意间距匀称。画线时笔杆尽量保持直立。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画线时能够笔杆尽量保持直立,线条横细竖粗,方框之间的间距匀称,很好。今天的学习就要运用到这样的写法,这就叫“学以致用”。你发现了什么?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笔画(齐读课题:第十一课 横折钩)。待会儿我们选一位写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来完成这幅作品,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哦!
新授第一种横折钩
(一)观察探究第一种横折钩
1.横折钩是个组合笔画,同学们仔细观察笔画的长短、粗细有什么特点?
2.它包含了哪些我们学过的笔画?
3.横折钩是一笔写成的。谁能根据我们学过的写法想一想这个笔画怎么写。
4.你觉得这个笔画一笔写成哪里最关键?
(二)学第一种横折钩写法、书空
1.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空,注意写折和钩时笔锋是如何转换的。指尖代表笔尖,掌心代表笔肚。跟着我说,笔尖朝左上45度斜落起笔,横细而短,转折时先向上提笔再右下45度斜切后按笔写竖,竖粗而长,顿笔调锋后向左上勾出。
2.这是横折钩的行笔路线图。
3.仔细观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仔细观察老师在写折和钩时是如何调整笔锋的。(师范写)
(三)练写第一种横折钩
1.练写第一遍
(1)请同学们翻到第二张练习纸。听我口令写第一个横折钩:横细而短,提笔调锋,按笔写竖,顿笔调锋,左上勾出。
(2)下面同学们自己练写两个。注意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执笔:指实、掌虚、腕平。写好了一个看一看,想一想哪里需要改进的,再写下一个,不断改进。
(3)你觉得横折钩哪里最难写?师评改。
(4)请大家仔细看视频中书法家在写折和钩时是如何调整笔锋的。视频中调锋的时间比较久,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实际书写时如果你能够快速调锋到位就可以直接出钩。
2.练写第二遍
(1)我们再练三个好不好?相信你们会写得更好!记住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2)同学们练得很用心。请同桌互相点评,觉得他折和钩写得好的就给他一个大拇指。请你来说说他写的折和钩好在哪里?同桌表扬了你们,你们要说什么?同学之间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真好!
三、新授第二种横折钩
(一)观察探究第二种横折钩
1.同学们第一种横折钩掌握得挺好,虽然还有点不足我们可以在下面的学习中慢慢解决。下面我们学习第二种横折钩,仔细观察和第一种横折钩外形有什么不同?
2.这两种横折钩虽然外形有差异,但是用笔方法是——一样的,都要提笔调锋、按笔写竖、顿笔调锋、左上钩出。其实关键还是写折和钩时调整好笔锋。这次老师不教,看看你们能不能用刚刚学的写法就能写好,自己试写一个吧!
3.很多同学写得都不错!可是有些同学折和钩写得不满意,没关系我们一起来仔细看视频中书法家是怎样把笔锋调好的。
5.大家看这是横折钩的行笔路线图。现在同学们是不是对刚刚没有写好的地方更清楚了呢?下面我们再来练习五个。
6.老师发现同学们越写越好。请同桌互相点评。谁来说同桌的折和钩好在哪里?勤于动笔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四、学写例字
(一)写“用”“力”字
1.学写了横折钩,下面我们学以致用写带有横折钩笔画的字。
2. 课件出示“用、身、内、力”字。这四个字是选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碑贴。要想写好字,首先要学会读贴。仔细观察每个字中的横折钩是第几种横折钩。谁来说一说?
3.这节课我们学写“用”和“力”两个字,仔细观察笔画的长短、粗细、角度、连断、疏密等特点,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4.同学们看老师写“用”字。
第一笔竖撇在左半格的中间,像劲挺的柳枝,第二笔空一点写横折钩,底部和竖撇大致齐平。中间两短横偏上,竖在竖中线偏左,长度与左右齐平。
5.同学们看老师写“力”字。
力的横折钩与第二种横折钩写法相同,只是竖略长于横,撇与竖平行。
6.请同学们自己练写两个“用”和两个“力”字。
7.同学们静心写字的状态真好。这位同学用字和力字的横折钩怎样?我们来评一下?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横折钩,你有什么建议吗?
8.同学们想不想挑战一下,独立写用字或力字?好,请同学们把作品纸拿出来,作品纸比较大,写得大一些、笔画粗一些才协调。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大胆地写。写好了请举手。
9.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小书法家笔下的用字和力字,你比较欣赏哪个字的横折钩呢?
10.师小结:同学们勤于练习,会越写越好。
五、拓展欣赏
(一)欣赏不同字中的横折钩
1.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字哪几个字是第一种横折钩,哪个字是第二种横折钩?折笔角度有什么不同?师小结:对,钩也有细微的变化,“雨”字出钩较小以避让内部的点。 “为”字出钩较平。“舟”字向上出钩。
2.横折钩在每个字中都有着细微的变化,正是因为笔画之间有避让、收放、呼应和连带的关系,才让一个字浑然一体,更加美观了。
(二)欣赏〈灵飞经〉,补写“学以致用”
1.欣赏了这一个个美丽的字,想不想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呢?让我们翻到教材最后一页,欣赏知识链接《灵飞经》。
2.播放课件:《灵飞经》是著名的唐代小楷作品,字体精妙,笔势圆劲。
3.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找一找《灵飞经》中含有横折钩的字。比一比,《灵飞经》中的横折钩与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横折钩有什么异同点?
4.学习书法不仅要持之以恒,而且要学以致用。我的这幅字有个遗憾,哪位同学帮我补充完整?
5.谢谢这位同学,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美的修养是在日积月累中沉淀的。让我们一起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如此,才不负学习的初衷,学以致用。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