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育乡村振兴政策宣传”主题班会活动目的:通过班会的召开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教育乡村振兴?开展教育乡村振兴工作的背景是什么?新时期教育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是什么?活动准备:1、课件2、准备有关教育乡村振兴的资料。活动地点:教室班会过程:一、班主任提出活动目的并导入。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2、在今天这节课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内容。让我们一起关注我们国家的一项新政策:教育乡村振兴。二、扶贫知识知多少。1、什么是教育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正因为此,党和政府把包括公共教育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开展教育乡村振兴工作的背景是什么?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就要认真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要下大力气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着力改变乡村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发展动能。3、新时期教育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办好服务乡村的各级各类教育。为此,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部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仅如此,还要立足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和课程,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教育还要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夯实根基。发展乡村教育,除了办好公办学校,也要支持办好民办学校,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热心乡村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满足当地家长和学生对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为乡村教育增添更多“源头活水”。4、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扶贫资助政策进行详细解读(1)免杂费(2)免课本费(3)免作业本费(4)免寄宿生食宿管理费:每人每年1250元(5)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每人全年625元(6)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每人每天4元,全年按200天算,全年800元三、谈谈看到这些资料后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1、鼓励同学们珍惜学习环境。2、从自身做起,给予需要帮助的同学一份温暖。四、总结通过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深深认识到“教育教育乡村振兴”的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从自身做起,给予需要帮助的同学一份温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