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资源简介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城”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材料三:2020年6
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考点对接
1.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哪些方略、国策和战略?
①方略:依法治国。
②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②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的根本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④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⑤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⑥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
3.建设美丽中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坚持绿色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能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
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请你为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献计献策。
(1)国家: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加快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低碳经济。③加强和完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力度。④加强公民的道德建
设,树立和强化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⑤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和能源危机等。
(2)企业: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和使用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节能低碳。②加大环保投人,加大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可再生资源利用回收率。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等。
(3)个人:①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②从身边小事做起,履行环保义务,落实环保行动。③树立绿色消费理念。④积极参与各种环保行动。⑤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
6.我们青少年怎样为建设美丽中国(打赢蓝天保卫战)作贡献?
(1)宣传者: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践行者:①爱惜粮食、节约水电。②少吃烧烤食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用品。③绿色出行,多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地铁。④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植被。⑤垃圾分类处置。⑥不焚烧树叶秸秆、不燃放鞭
炮等。
(3)维护者:依法同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7.请为建设美丽中国拟定几条宣传标语。
①美丽中国人人共建,美丽中国人人共享。②过低碳生活,享绿色人生。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蠃目标。”为此我们要(
)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以资源为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④鼓励多生育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2019年,广西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到2025年,所有设区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实行垃圾分类(
)
①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②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③是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
④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面漫画《GDP(国内生产总值)第一?还是健康第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A.环境恶化加剧,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B.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C.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D.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4.公益广告语“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广为流传,”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①资源可再生,不用担心不够用
②我们追求高速发展,只能过度开发资源
③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
④坚持绿色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现在别说是打鸟,上山砍柴的人都没有了。”村民宏伟说。崇左市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村民依靠给鸟类摄影发烧友当导游,吃上了“旅游饭”,并衍生出一条观鸟产业链,山村“观鸟经济”日渐红火。“观鸟经济”的红火(
)
①有利于增加村民经济收人,迈向总体小康
②是在努力探索一条广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③说明只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④表明村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
某市实施环境提升工程,突出做好“绿”和“水”的文章,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让“河畅、水净、地绿、景美”的自然风光与城市交相辉映,既优化城市生态,又提升城市价值。对于该市的做法,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①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做好“绿"和“水”的文章,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
③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④做大自然的朋友,尊重自然,改变自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坚持保护优先,倡导禁止消耗资源的生活方式
②不开发自然资源,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③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④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考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时强调,要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要(
)
①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③践行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④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不用的家具送给有需要的住户;上班不开小车改为自行车,低碱又银炼身体;外出住宾馆,自带牙刷、梳子——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这说明(
)
A.节约资源已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B.我们的行为可以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C.绿色发规理念渗遇到人民的生活当中
D.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已消失
10.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个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下列建议符合生态环保思想的有(
)
①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
②不使用传统工业技术③大幅提高资源、能源价格
④践行垃圾分类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祖国北方边陲的某地,河水清清,绿草如首,山峦苍翠,矿产资源丰富。过去,当地百姓单靠种植玉米、放牧,坐拥绿水青山,也仅能填饱肚子。21世纪初,当地引进外来投资开发矿产,经济一路飙升,但因粗暴开采,草原被挖得千疮百孔,天空整日灰蒙蒙,卖矿收益大部分也被外来投资者带走,百姓依然贫穷。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转变发展方式,在引进项目时严守贵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关停了所有的高污染项目,引进了玉米深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煤电一体等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同时,盘活土地、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实行入股分红经营模式,让资源变资产,让农民变股民,发展规模化牧草种植,建设汽车露营基地,开发户外徒步线路,成为大型乳牛养殖场的优质牧草供应基地、京津冀都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当地不仅回归了绿水青山,还迎来了金山银山,
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观点?
(2)运用所学“文明与家园”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是如何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的。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让黄河成为造福宁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一:2020年6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时指出:自古以来,黄河水滋养着宁夏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宁夏各族人民。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护好改善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材料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对宁夏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生态立区实现,解决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用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推进宁夏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1)保护黄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体现了我国坚持哪项基本国策?
(2)结合习总书记的嘱托,谈谈推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3)小明阅读了上述材料,向本班同学发出“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的倡议。请你将小明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宁夏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黄河是上天赐予我们的“金饭碗”“聚宝盆”。可以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沃野千里的宁夏平原,没有黄河就没有神奇美丽的塞上江南。保护好黄河就是保护好生产力,就是保护好金山银山,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饭碗”。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我倡议: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小明
2020年6月12日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蠃目标。”为此我们要(
B)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以资源为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④鼓励多生育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2019年,广西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到2025年,所有设区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实行垃圾分类(D)
①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②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③是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
④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面漫画《GDP(国内生产总值)第一?还是健康第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B)
A.环境恶化加剧,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B.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C.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D.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4.公益广告语“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广为流传,”与此观点相符的是(D)
①资源可再生,不用担心不够用
②我们追求高速发展,只能过度开发资源
③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
④坚持绿色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
“现在别说是打鸟,上山砍柴的人都没有了。”村民宏伟说。崇左市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村民依靠给鸟类摄影发烧友当导游,吃上了“旅游饭”,并衍生出一条观鸟产业链,山村“观鸟经济”日渐红火。“观鸟经济”的红火(C
)
①有利于增加村民经济收人,迈向总体小康
②是在努力探索一条广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③说明只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④表明村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
某市实施环境提升工程,突出做好“绿”和“水”的文章,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让“河畅、水净、地绿、景美”的自然风光与城市交相辉映,既优化城市生态,又提升城市价值。对于该市的做法,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C)
①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做好“绿"和“水”的文章,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
③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④做大自然的朋友,尊重自然,改变自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D)
①要坚持保护优先,倡导禁止消耗资源的生活方式
②不开发自然资源,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③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④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考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时强调,要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保护好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要(A)
①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③践行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④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不用的家具送给有需要的住户;上班不开小车改为自行车,低碱又银炼身体;外出住宾馆,自带牙刷、梳子——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这说明(C)
A.节约资源已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B.我们的行为可以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C.绿色发规理念渗遇到人民的生活当中
D.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已消失
10.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个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下列建议符合生态环保思想的有(B)
①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
②不使用传统工业技术③大幅提高资源、能源价格
④践行垃圾分类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祖国北方边陲的某地,河水清清,绿草如首,山峦苍翠,矿产资源丰富。过去,当地百姓单靠种植玉米、放牧,坐拥绿水青山,也仅能填饱肚子。21世纪初,当地引进外来投资开发矿产,经济一路飙升,但因粗暴开采,草原被挖得千疮百孔,天空整日灰蒙蒙,卖矿收益大部分也被外来投资者带走,百姓依然贫穷。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转变发展方式,在引进项目时严守贵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关停了所有的高污染项目,引进了玉米深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煤电一体等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同时,盘活土地、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实行入股分红经营模式,让资源变资产,让农民变股民,发展规模化牧草种植,建设汽车露营基地,开发户外徒步线路,成为大型乳牛养殖场的优质牧草供应基地、京津冀都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当地不仅回归了绿水青山,还迎来了金山银山,
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观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运用所学“文明与家园”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是如何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的。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③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让黄河成为造福宁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一:2020年6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时指出:自古以来,黄河水滋养着宁夏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宁夏各族人民。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护好改善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材料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对宁夏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生态立区实现,解决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用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推进宁夏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1)保护黄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体现了我国坚持哪项基本国策?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结合习总书记的嘱托,谈谈推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②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有利于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⑥有利于宁夏打赢脱贫攻坚战。
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
⑧有利于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
⑨有利于解决宁夏人民的饮水安全。
⑩有利于提高宁夏人民的生活水平
(3)小明阅读了上述材料,向本班同学发出“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的倡议。请你将小明的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宁夏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黄河是上天赐予我们的“金饭碗”“聚宝盆”。可以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沃野千里的宁夏平原,没有黄河就没有神奇美丽的塞上江南。保护好黄河就是保护好生产力,就是保护好金山银山,就是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饭碗”。
为了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我倡议:
①树立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②积极宣传黄河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③落实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和节约水资源的行动,如随手检起垃圾、多植树:在生活中养成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等。④勇于与污染、破坏黄河水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小明
2020年6月12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