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目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件(34张PPT)+同步练习+4个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目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件(34张PPT)+同步练习+4个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新课导入
视频:新闻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
材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目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目的、借口、时间、战争性质,《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背景
(1)日本方面: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
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背景
(2)清朝方面: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
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晚期,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
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
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背景
(3).
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
材料: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4).
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材料: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爆发
视频:《甲午中日战争》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爆发
1.
时间
1894——1895年
2.
经过

爆发: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爆发起义之机,引诱清军入朝,继而以反对清军入朝为借口,挑起战端,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②黄海海战: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黄海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全舰将士英勇抗日,壮烈牺牲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爆发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
此日漫挥天下雨,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所题挽联
新知讲解
旅顺大屠杀
1.
时间
1894年11月21日
2.
过程
日军于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只有埋尸的36人(后经考察生还者800余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人数估计在2千到2万之间。
我见一人跪在兵前,叩头求命。兵一手以枪尾刀插入其头于地,一手以剑斩断其身首。有一人缩身于角头,日兵一队放枪弹碎其身。有一老人跪于街中,日兵斩之,几成两段。有一难民在屋脊上,亦被弹打死。有一人由屋脊跌下街心,兵以枪尾刀刺插十余次——美国《纽约世界》记者克里曼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爆发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
黄海海战的时长自1894年9月17日12点50分海战打响,至下午5点半结束。中国30年洋务运动的自强成果,就在这4个多小时中灰飞烟灭
这一仗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不准巡海迎敌.而日本夺取黄海的制海权
新知讲解
威海卫战役
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京畿地区顿时门户大开,位于旅顺的日军也展开进攻,连破凤凰、营口、海城、牛庄等地,清军全线溃败
1895年1月20日至2月12日
1.
时间
2.
结果
威海卫和山东半岛的失陷,使京畿地区门户洞开,清廷危急万分,更加快了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向日本乞和投降的步伐,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程度
3.
影响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日本获得决定性胜利
此次失败,清军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不重视和放弃制海权。是此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威海之战的失败和北洋舰队的覆灭,实际上造成了中国战败的结局
4.
评价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结果
观看视频:《签订马关条约》,试着说明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结果
1.
时间
1895年4月17日
在谈判中,日本拿出预先拟定的条款摆在李鸿章面前,只准李鸿章说“允”或者“不允”.日本限定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手续,李鸿章请求宽限时日,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2.
内容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的结果
3.
危害
割地增多: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
赔款增加:加剧了人民的负担,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势力深入: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增设工厂: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
影响
1.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使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为何战败
材料一: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认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之廉,购而用之。”
材料二:清朝虽在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而海军大臣中无一人出身海军或受过海军训练。
材料三: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甚至是先进的后膛连发枪,火炮多用克虏伯后膛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
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未能充分动员民众;官兵临阵脱逃;武器装备落后;武器装备落后
李鸿章
1.感到清政府财政空虚,实力不足,没有取胜信心
2.把北洋舰队视为自己私人财产,为保存自己实力,故力主“避战求和”。
3.慈禧:一心筹办60岁的“万寿庆典”,希望对日本和平了结。
新知讲解
甲午战争为何战败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谕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日本维新派政治家吉田松荫
日本战时大本营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打败清军,压迫清朝屈服。因此提出两期作战计划:首先派陆军一部进入朝鲜,以牵制清军;海军则寻机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迅速夺取黄海制海权:如海军取胜,掌握了黄海制海权,陆军便由渤海湾登陆,实施直隶平原决战;如海上决战胜负未分,则以舰队控制朝鲜海峡,协助陆军主力占领整个朝鲜;如舰队决战失败,制海权归于中国,则以陆军主力实行本土防御,海军守卫本土沿海.并以争取实现第一案为基本战略方针。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VS
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中国为何败?
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未能充分动员民众;官兵临阵脱逃;武器装备落后;武器装备落后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归纳总结
新知讲解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在台湾省首府台北,割台的消息传来,“若午夜暴闻惊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风云变色,若无天地”.台湾人民的悲愤、无奈、绝望的心情,非外人所能体会.全台男女老少、市农工商、贩夫走卒,涌入省府,愤怒抗议朝廷的割台行为,决心誓死保卫台湾。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895年5月日本政府派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统率精锐陆军近卫师团入侵台湾。澎湖战役中,中国军队奋力抵抗,从23日打到26日,歼敌近一千六百人,都司刘忠良等爱国将士英勇战死。台澎地区军民在反抗侵略者的战斗中,一开始就表现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知讲解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
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资本输出对中国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是列强政治上控制加强,经济上疯狂掠夺中国,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危害影响要比商品输出大得多,深远得多。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是帝国主义分割世界的一种形式,它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北极熊,代表俄国,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虎,代表英国,长江流域;德国,象一条毒蛇把山东紧紧缠住;狂蹦乱跳的青蛙,代表法国,伸向我两广、云南;小太阳,日本,我国的福建。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代表美国。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租借地:资本主义国家用强迫定期租借的方式占有的他国领土。租期有长有短,长的高达99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所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在这片领土上,该国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他国染指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们十分愤慨,纷纷要求变法,由此掀起了维新变法。许多有学之士外出留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新知讲解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抢夺路权矿权:
俄国与清政府签订合同章程,规定俄国可以修筑由其境内通过中国境内直达海参崴的中东铁路。俄国还从中攫取了铁路沿线的行政权、采矿权和减免商税的特权。这就为俄国把中国东北变成它的“势力范围”提供了条件。
法国于1896年争得修筑由越南境内至广西的铁路权利。同年秋,
到19世纪末,列强争夺路权的斗争更加剧烈,甚至以武力威逼清政府.清政府在列强争夺面前,束手无策,只得把一条条铁路的修筑权,拱手送给外国.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还附有种种条件,包括控制铁路和沿线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列强还争夺开采中国矿山的权利。1895年,法国迫使中国同意它在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开采矿山的优先权。接着,英、德、俄等相继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取得采矿权。俄国甚至取得一些地方的金矿开采权。这样,中国的矿藏资源遭到掠夺,重工业也无从发展。
新知讲解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争相开厂:
据不完全统计,自1895年至1898年,被它们攫取的铁路修筑权竟达一万零二百公里之多。同时,各国还通过在华开矿设厂及大量输出商品等渠道,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此外,帝国主义在华设立的银行,也从为其对华商品输出服务,变为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经济侵略中心.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垄断了中国市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使中国民族工商业受到压抑和摧残,广大农民、中小商人、运输业和手工业工人大批破产和失业。
列强利用《马关条约》里关于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的规定,又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建厂.外国工厂的生产规模大,产量多,成本低,产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这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各国传教士即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在中国的通都大邑和僻野乡村到处传教。到1900年,西方的天主教、耶稣教等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约四十个教区,六十多个教会,在帝国主义各国的胁迫下,清政府给予传教士以各种政治特权。他们所到之处,拆庙毁寺,霸田抢房,敲诈勒索,包揽词讼,私设牢狱,无故殴毙贫民。他们还收买地主恶霸、地痞流氓入教,纵使这些人为非作歹,肆无忌惮地欺凌百姓。还有不少传教士,无孔不入地刺探中国的各种情报,有的还直接参与策划侵华活动。
新知讲解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有了独立的政策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
1898年美国因在美西战争中无暇东顾.中国已被列强瓜分,为了分享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发布照会,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起初各国并表示不赞成,但英国同意之后,其他各国亦相继同意。
“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新知讲解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后,日本把中国的巨额赔款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同时,日本从中国获得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倾销商品,日本经济迅速进入高速增长期.甲午战后建立的八幡制铁所是当时日本最大的钢铁厂,它的产量占日本全国钢铁产量一半以上,它所用的矿石全部来自中国
日本八幡制铁所
材料:据统计,仅1908-1915年间,日本每年从湖北大冶铁矿运走6-7万吨铁砂。伪满时期,日军还从辽宁抚顺掠夺了大量优质煤炭,供应八幡钢厂。据档案资料记载,从1905-1945年,整整40年时间,日本侵略者从抚顺共计掠走了近2亿吨的优质煤炭,攫取了高达26.28亿日元的高额利润。日本侵华战争中1938年占领大冶,对大冶铁矿进行疯狂开采,为日本八幡制铁所提供原料,7年内掠走优质铁矿420万吨。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课后反思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
富国强军,增强复兴意识
捍卫和平,增强责任意识
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
背景
①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变得强大起来,开始图谋侵略中国,并选择朝鲜作为跳板。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
时间
1894——1895年
过程
爆发
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爆发起义之机挑起战端,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黄海海战
1894年9月黄海激战,北洋舰队重创日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
旅顺大屠杀
日军接连占领大连、旅顺等地.在旅顺日军对当地居民实行大屠杀。
威海卫战
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①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进一步破坏领土主权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③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资本输出,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等------加剧人民负担,清政府举债赔款便利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
影响
①《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②随后几年中,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失败原因


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
开设工厂、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对中国会带来什么危害
这标志着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已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新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时间
19世纪末。
方式
强租土地,划分势力范围。
势力范围
国别
时局图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

毒蛇
山东
强租胶州湾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长江流域
强租“新界”、威海卫

太阳
福建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门户开放”政策
影响: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
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课堂练习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与日军奋战,最终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邓世昌
2.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
A.?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D
课堂练习
3.
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读音:
shān)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是因为(

A.?《南京条约》签订?????????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D.?《辛丑条约》签订
4.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间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C
C
课堂练习
5.
宝岛浮沉,系于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历史沿革简表(部分)
资料卡片一
1890年,洋务派官员、台湾巡抚刘铭传对亏损不止的台湾官办基隆煤矿引进私人投资,改制为“官商合办”,结果被清政府革职查处。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总额比甲午战争前30年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且此后涌现出一大批实业救国的民族企业家。
资料卡片二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5个月,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消灭日军主力部队近卫师团一半兵力。此后到1945年,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一刻也未曾停止过。
年份
历史事件
对台湾的影响
1662年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684年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1887年
改置台湾省
进一步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1895年
签订《马关条约》
(1)请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将上表空格处补充完整。
(2)资料卡片一反映清政府对民办企业的政策发生了转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并说明这一转变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
(3)请根据资料卡片二,概括台湾军民顽强抗日的共同目的。
课堂练习
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对台湾的影响:把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使台湾与祖国分离
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
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办企业的限制。影响: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目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练习)
一、单选题
1.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得那样厉害。”材料反映了(
)???????????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2.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
A.?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清政府与哪国签订条约中,最早涉及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4.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读音:
shān)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是因为(
)???????????
A.?《南京条约》签订?????????B.?《北京条约》签订?????????C.?《马关条约》签订?????????D.?《辛丑条约》签订
5.“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它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它”是指(
)???????????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与日军奋战,最终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
A.?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邓世昌
7.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马尾海战??????????????????????????B.?黄海海战??????????????????????????C.?丰岛海战??????????????????????????D.?威海卫战役
8.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间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9.下图是1898年谢赞泰先生创制的一幅漫画《时局图》,下列对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该漫画的创制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
B.?该漫画中出现的动物意为各省徽标
C.?该漫画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D.?该漫画体现了戊戌变法带来的影响
10.“千古艰难唯一死,他的自杀堪称甲午战争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材料中的“他”是(
)???????????
A.?聂士成????????????????????????????????B.?关天培????????????????????????????????C.?丁汝昌????????????????????????????????D.?邓世昌
二、材料分析题
11.宝岛浮沉,系于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历史沿革简表(部分)
年份
历史事件
对台湾的影响
1662年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684年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1887年
改置台湾省
进一步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1895年
签订《马关条约》
资料卡片一
1890年,洋务派官员、台湾巡抚刘铭传对亏损不止的台湾官办基隆煤矿引进私人投资,改制为“官商合办”,结果被清政府革职查处。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总额比甲午战争前30年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且此后涌现出一大批实业救国的民族企业家。
资料卡片二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5个月,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消灭日军主力部队近卫师团一半兵力。此后到1945年,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一刻也未曾停止过。
(1)请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将上表空格处补充完整。
(2)资料卡片一反映清政府对民办企业的政策发生了转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并说明这一转变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
(3)请根据资料卡片二,概括台湾军民顽强抗日的共同目的。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吨)
平均航速(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总数
鱼雷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2)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13.观察《时局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时局?
(2)读图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
代表国家
势力范围
租借地(割占地)
德国
山东
胶州湾
俄国(熊)
________
________
法国(蛙)
________
________
英国(虎)
________
________
日本(太阳)
________
________
美国(鹰)
________
(3)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D
3.
D
4.
C
5.
B
6.
D
7.
D
8.
C
9.
A
10.
C
二、材料分析题
11.
(1)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
对台湾的影响:把台湾
岛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使台湾与祖国分离。
(2)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办企业的限制。影响: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12.
(1)社会状况: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概括含义: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或矛盾;或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侵略朝鲜中国。
(2)历史事件:洋务运动。邓世昌
(3)内部原因:中国舰队整体实力不如日本;李鸿章避站保船,妥协退让;清政府腐败无能。
13.
(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长城以北和新疆;旅顺、大连;广东、广西和云南;广州湾;长江流域;“新界”、威海;福建;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门户开放政策,利益均沾
(3)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19世纪末的中国被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猎物。暴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