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纪念袁隆平院士》主题班会(共37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纪念袁隆平院士》主题班会(共37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永远的光亮,
永远的铭记
——淮滨县第一中学纪念袁隆平院士主题班会
他是一名真正的耕耘者,播种者,救人者,建功者,博爱者,智慧者。
他说,中国人民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他说,“我毕生的追求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说,一粒粮食能绊倒一个国家,也能拯救一个国家。
他说,他平生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他说,他这一生,都在为年少时做的那个“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的梦而追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5月22日,是共和国历史上,举国悲痛的一日。
云南大理、青海果洛、陕西商洛,三地同震,
山摇地动,人间呜咽。
下午13时07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稻失主人,田失守望,国失脊梁!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袁隆平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
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因粮食短缺开始水稻育种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做老师。袁隆平最初从事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230粒,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此后,他耗时9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谁来养活中国”,他给出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
袁隆平团队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对这一世纪问题,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袁隆平这一代人,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2013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珍惜粮食也是袁隆平对学生的要求。他曾表示,自己挑研究生有一个条件:不下田就不带。只有亲身下过田,体会过“锄禾日当午”艰辛的人,才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深刻体会。
袁隆平的梦想:“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
临近90岁时,袁隆平仍每天去试验田“打卡”。他说要再完成两个目标,才能放心退休。第一要做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第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培育,将沧海变为桑田。
他一直在朝着这两个目标不断努力!
寄语:“年轻人去奋斗去贡献,会有回报”
袁隆平曾寄语正在追求梦想的年轻人,他表示年轻人要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不要被不好的现象所影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而是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你真正有了成绩、有了贡献,会有回报的”


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却将粮食的种子
创新与奋斗的“种子”
留给了后来人
功在当代,惠泽千秋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英雄,在习近平心中的分量非常之重。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号召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01
致敬英雄,就要崇尚英雄
02
03
04
习近平这样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就要捍卫英雄
致敬英雄,就要学习英雄
致敬英雄,就要关爱英雄
致敬英雄,就要崇尚英雄
十八大以来,每年的烈士纪念日,习近平都会参加纪念仪式,致敬英雄,不忘初心;四年多来,习近平两次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每到一个革命历史纪念地,习近平都会敬献花篮,缅怀英烈,追思忠魂。
5月22日中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
全国多地自发举行悼念活动送别袁老。长沙民众自发前往湘雅医院,路旁齐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在获知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长沙当地众多群众自发前往湘雅医院送别袁隆平院士,现场齐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在长沙的湘雅医院门外,人们摆满鲜花,还有人拿来3捆带着泥土的水稻,以此缅怀。这是他留给人民的馈赠,也是人民为他饯行的礼物。
5月22日晚11点,夜已深,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门前,仍有大批长沙市民自发排着长队吊唁。
一名长沙市民手持跟袁隆平的合影,在殡仪馆门前默哀。
一名学子在鲜花上纸条上留言: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您才是最值得我们追的星。
在西南大学工作人员提供的照片视频中,位于西南大学校内的袁隆平雕像前,师生排着队向袁隆平雕像献花、鞠躬、缅怀。
最近,由范丞丞、张一山、关晓彤等主演的《曾少年》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取景拍摄,在明星们进场之前,估计是习惯于追星现场的狂热混乱,剧组还特意聘请大批安保人员保驾护航。令人出乎意料,大学生们既没有围观也没有尖叫,脚步匆忙的他们居然没时间停下来看一看这些高人气的明星。甚至有学生表示,剧组进场干扰到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流量明星不香了!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剧组方在大学里贴出告示,75块钱一人招聘群众演员,结果现场来应聘的大学生寥寥无几,还有学生半认真半调侃地在网上发帖说:“七十五块钱一天这是看不起谁呀!”
自从《青春有你3》倒奶事件被曝光后,不恰当的追星方式又一次被推上封口浪尖,而南大的这一幕让我们看到高校学生本应该具备的有主见不流俗的一面。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告别盲目,理性追星。
呼吁:告别盲目,理性追星
追星,应当追一种价值和信念;偶像,应当是一种榜样和指引。文化已成为拉动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不良风气愈演愈烈,侵蚀着分辨能力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们的价值观。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时代之星。民族觉醒年代,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的共产党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传播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崛起。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先烈冲锋陷阵、前赴后继,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了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的建设者用自己的汗水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每一个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人,他们都应当是我们追逐的时代之星!
钟南山到某所高校时的样子
李兰娟院士进入高校时的场面
5月22日13点02分,在袁老离开我们5分钟前,共和国痛失另一名赤子——“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
他从医78载,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创建我国肝脏外科论基础。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完成了一万六千多台手术,平均每年220多台;他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70多年的医者生涯,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因为常年手握手术刀,他右手食指严重变形。因为手术时要站得稳,用力抓地,他双脚的第二个趾头都“默契”地压在大拇脚趾头上……
袁隆平院士,到武大演讲的场景
据说,原本学校给袁隆平准备的是一个礼堂,以为已经足够用了。但是没想到,那天来参加的学生从里面挤到门外。
连楼道里,都站满了学生。
学校没有办法,只好临时改变了演讲场地。
最后,袁隆平院士在学校操场上,完成了自己的演说。
致敬英雄,就要捍卫英雄
2018年4月27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该法案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8年5月,最高法发文,加强红色经典和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依法惩处亵渎英雄烈士形象等违法犯罪行为。
致敬英雄,就要关爱英雄
谁是最可爱的人,不能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看望老战士、抗战将领或其遗属代表,向他们颁发纪念章;冒严寒踏冰雪慰问边防官兵,对他们嘘寒问暖;关心关爱军转干部,创新安置工作机制,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指示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八角楼革命旧址看望全国道德模范和英烈后人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向抗战老战士等人颁发徽章
致敬英雄,就要学习英雄
新中国成立前,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独立斗争的艰苦岁月,千千万万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一大批英雄群体涌现,他们身上闪烁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新中国成立后,又有许多英雄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得全国人民的岁月静好。
“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习近平的话语荡气回肠。
历史功勋放射出耀眼光芒,英雄精神彰显永恒荣光。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