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新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帝国新政

资源简介

授课内容: 帝国新政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徐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加深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认识和对唐太宗的正确评价。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学习、练习,掌握基本知识。通过课后活动,加深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认识和对唐太宗的正确评价。采用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帝国贞观新政,使学生认识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2、体会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 唐太宗的“新政”对唐帝国的建立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图文资料、设计课堂讨论问题。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查找关于唐太宗的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5分钟) 【出示】:课题《帝国新政》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在封建社会中能称得上帝国的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参考:1 疆域广大2 文化繁荣3 经济发达4 军事强大5 政治稳定6 科学先进……)师:唐朝算不算是帝国?生:是师: 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当时世界上是少有的,当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从那个时期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打开课本91页)
新课讲解(25分钟) 新课讲解(25分钟)新课讲解(25分钟) 师:我们要讲唐朝的情况,不得不提之前的隋朝。【出示】: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朝,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民族纷争、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南北统一。但隋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爆发了全国性的起义,瓦解了了隋朝的统治。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不久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登上皇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扩展】:玄武门”兵变师: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君主,他在位的贞观年间,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并且,本课以“帝国新政”来命名。那唐太宗是如何治理出盛世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阅读书本回答,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中有哪些新政,并思考这些政策跟以往比较“新”在哪里?(小组讨论5分钟)生:……师:综合一下同学们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点:1、善于纳谏、善于用人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轻徭薄赋,与民休息3、民族之间一视同仁4、科举制5、三省六部制。接下来,我们一一分析这些“新”在哪,好在哪。【出示】:1、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引用书91页上的两则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完成书中问题)【扩展】:魏征简介生:……(参考: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师:这种君臣关系与以往朝代比较“新”在哪里?生:……师:对于曾经是自己政敌的魏徵,唐太宗虚怀若谷,能够破格录用,说明他求贤若渴,善于用人,并且敢于用人,他重视纳谏是出现国家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也要学习唐太宗虚心纳谏的胸怀。 2、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师:同学们,能说出这句话所隐含的意思吗?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重要问题?生:……师:得民心者得天下。唐太宗唐太宗吸收隋朝灭亡的教训,更加重视劳动人民的力量,更加体恤老百姓的疾苦。 3、民族之间一视同仁(引导学生看书92页阅读卡内容,了解民族政策。)师:以前:贵中华,贱夷狄——唐朝:一视同仁,联系今天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扩展】:《文成公主进藏》和《步辇图》【过渡】:师:之前我们讲到唐太宗唐太宗善于用人,并且敢于用人,他有一些不可多得的良臣,如:起义将领秦琼,突厥降将阿史杜那尔,李建成的谋臣魏征,长于谋略的房玄龄,临机善断的杜如晦等。但对于如此庞大的唐帝国,显然远远不够,这就需要科举制发挥作用了。【出示】:科举制的发展过程师: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每年都多达千人。请同学们看书93页的题,回答以下问题。①你认为唐太宗与这位宰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②在读书人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③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生:……(①唐太宗是为了网罗人才,一方面是为了便好地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而这位宰相只是为了维护大官僚的利益。②在当时的读书人看来,科举考试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施展自己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③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度可以网罗大量的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师:科举制对世界还有很大的影。当时,邻国如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许多外国留学生也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著名的有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这种影响说明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承转】:师: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对中国的政治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两套制度,其中之一就是刚才所讲的科举制,而另一套就是影响深远的三省六部制。【出示】:隋唐以前中央中央集权制师:在隋唐以前,大家都知道皇帝之下即宰相,宰相集大权于一身,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是皇帝的左右手外,同时问题不断,如曹操,司马懿等等,都因权力过高,结果谋逆。【出示】:三省六部制师: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具体的有哪三省、哪六部?三省、六部的职能各是什么?生:……(参考: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主审核。尚书省——执行诏令//六部:兵部、刑部、礼部、户部、吏部。 兵部——负责军备。国防部; 吏部——管理官员。组织部; 户部——人口资源。统计局、国土资源部; 刑部——司法刑事。司法部; 礼部——朝廷礼事。国务院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性事宜; 工部——工程建设。建设部、水利部、林业部、煤炭部。)师:与之前的中央集权制比较,三省六部制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师:1、分工明确相互合作2、相互牵制3、改善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集权4、提高了行政效率
课堂小结(5分钟) 【出示】:商人旅客停留,很少出现盗贼,牢狱经常空闲,牛马遍布原野,住宅大门不闭。连年丰收,米斗三四钱。《贞观政要》师:唐太宗的种种新政促使社会发展,形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好风气。在政治、经济、民族各方面,唐太宗都有值得我们现在社会借鉴与学习的地方。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唐太宗的新政措施。生:……【出示】:课堂小结
拓展探究(10分钟) 师: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你以后当了国家主席,要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借鉴唐太宗哪些治国经验?分4人小组讨论生:……师:1、听证会、市长热线、网上信访等—虚心纳谏2、减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重视“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体察民情爱惜民力3、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公务员考试—科举制度4、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一视同仁等等。【出示】:网上评选出李世民是“感动古代中国十大皇帝”之一,请为他写颁奖词。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大家都看过吧,现在网上也评选出来了“感动古代中国十大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其中,请大家为他写颁奖词,要求语言简洁扼要。生:……师:同学们的设计非常巧妙,富有内涵。
结 束 语 师:唐太宗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认识到:国家要长治久安,帝王必须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这种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他的治国安邦之道,不同凡响之策,不是我们一堂课所能掌握的,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多研究唐朝历史,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们今天的课也告一段落.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