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面彩球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十面彩球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二十面彩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孩子观察二十面彩球,了解彩球的基本构造。
教会孩子学生用圆形卡片制作彩球的方法,掌握彩球制作的基本方法和粘贴规律。
培养孩子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提高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彩球制作的基本方法和粘贴规律,学会制作彩球。
教具:课件,剪子,圆规,彩球数个,各色彩纸、胶棒等。
学具:?剪子,圆规,各色彩纸、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欣赏彩球
?提问: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彩球,你能说一说彩球给你什么感受吗?有什么特点?适合哪些场合装饰?
师: 彩球的样式和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简单的做法。
??板书课题——二十面彩球???????????
二、引导探究,归纳做法
1、每组由组长领一个彩球,在组内进行观察。
提问:这些彩球是由什么基本形组合而成的?
基本形在外形、色彩上有哪些特点?它是怎样组合的?
发现困难,自主探究。
彩球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你想了解彩球哪部分知识?你有哪些困惑?
每组桌面上都有一个已完成的彩球,请组长带领大家分析一下再重新组合。
3、研究讨论二十面彩球的组合规律。
让学生说一说你准备如何制作。教师演示部分制作的要点。
配以课件分步骤讲解彩球制作的方法:
(1)画圆:用圆规画出半径为3厘米的圆形。
(2)剪圆:剪20个圆,注意剪裁的边缘光滑。
(3)折边:通过折叠的方法将圆周进行三等分。
(4)粘贴:通过先摆放,后粘贴的方法,在折起的边上图上胶水,分步骤制作彩球的上部、底部和中部,最后进行各部分的粘贴。
(5)装饰流苏,美化作品。
4、提问:怎么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制作出完整的彩球呢?
在组内进行分工才可以
5、老师温馨提示
(1)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剪刀和圆规的使用安全。
(2)制作完成收拾好桌面,保持教室卫生。
三、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要求:1、20个圆片连接组合成球,要牢固、无缝、边缘整齐。
2、颜色搭配要协调。
组长负责,本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
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2、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
五、拓展延伸,鼓励创新。
1、你今天学会了二十面彩球的制作方法,准备做给谁?
2、老师希望你们回去也要大胆尝试,用你们得巧手和创造力创作出更漂亮的作品。
《二十面彩球》说课稿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学生习惯了平面的绘画,对立体造型比较新鲜,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纸作为材料的制作,在小学阶段是比较常见的,通过引导学生剪裁、刻、折、组合等方法进行的立体造型,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在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学习,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作事。教学中,每个单独球面的设计准备是个关键,而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基本形,教学中要正确指导方法并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欣赏感悟、激发兴趣、实物展示、分析做法、小组协作、课堂展示、总结延伸来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会相互交流、协作的能力。效果相对理想,基本达到了教师的目标,现就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做如下反思:
1、课前欣赏,做好准备工作。高年级的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特别的男生,所以类似的制作课程,往往不能准备好充分的制作材料,导致课堂上光听老师讲、看同学做而自己最后都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本节在刚开始上课时,给学生欣赏了彩球,并让学生数了构成块面,让学生对彩球的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激发了同学的兴趣。
2、把握教学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本课的难点并不是彩球的组合,也不是彩球的装饰美化,而是构成彩球的每个块面的设计,必须尺寸统一。规范的绘制方法和合理的分工协作就很重要了。教学中先明确注意构成彩球的每个块面的边长都是相同的,在让小组探究如何来设计彩球的块面,并重点围绕如何来绘制正三角形。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又针对重点来探究,突破了难点,最后教师介绍了自己的方法,供学生参考,让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方便、快捷的方式来制作。
3、加强小组指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因为本次作业的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采用了小组协作的方法,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协作的人数也相对多一些,换成6人小组,明确小组长,应为绘制的速度相对较慢,所以每小组至少一半人负责绘制,一人负责剪、折,一人负责用贴、画的方法装饰美化。教师加强了巡回辅导,小组的合作效率提高了,每个小组都可以即时完成作业。
存在问题:一课时的上课时间也略嫌紧张,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不充实,也是导致作业单一的原因,可以安排两课时,多设计几个教学环节,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探究、自主创作。
《二十面彩球》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教学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和体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对如何改进也做了深入的思考。?
  一、体会与收获?
  首先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也曾查阅了许多资料,对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为的设计课件的制作上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通过参与教学实践,也有了一定的收获。?
  设计过程中,同样要考虑课堂设计的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的保证。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我认为,应该配合教学的各个环节,突出重点,强化难点,力求直观、形象、简洁、生动。课件所呈现的内容必然是教学中需要强调和强化的内容,是需要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生特别重视的内容,是在学习中常用的具有基础性意义的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教学的设计是以这两层涵义为出发点和理论原则,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因为没有很好地遵循这几个原则,导致在教学比赛中,重点内容设计过多,略显臃肿;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教学时间的把控上没有做到很好的配合,略显拖沓。?
三、改进的措施及方法
做好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素养。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样6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一定要明确教学目的和课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务必要选择教学内容中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和教学环节;三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运用讲练结合等适合微课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使得所讲授的内容能够很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收;四是教学时间的把控上,既要考虑到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又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五是教学手段的运用上,熟练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能够很好的呈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能够完整的直观的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学生;六是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作为一堂课,必须要保证教学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