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十面彩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以圆内接等边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的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学会连接二十面彩球,并在制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 2.在经历制作二十面彩球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连接、黏合、设计的基本方法,体验制作二十面彩球的复杂性、严谨性、创造性和趣味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评价、鉴赏能力,增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 二、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组合成圆球,粘贴牢固、整齐、无缝隙。 重点:二十面彩球的连接组合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作品、实物投影仪、课件、图例和演示实物、胶棒、白纸。 学生:二十个圆片、胶棒、白纸、纸巾。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带领学生总结圆片的制作方法以及技术要点。(板书步骤) 学生总结圆片的制作方法术要点:画图(尺寸准确、找准ABC三个点),剪裁,折叠(要对齐压实)。(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技术探究 1.研究二十面彩球的组合方法。教师出示思考题: (1)连接每个圆片的什么地方。 (2)怎样把二十个圆片组合成球形。 (3)在粘合面上涂胶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以上思考题。 (探究学习二十面彩球的连接方法,培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师出示图例和半成品,和学生一起研究组合成球形的方法。对于重难点的地方,出示错例和图示,请学生观察、研究,总结技术要点。 学生总结。 3.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涂胶时的注意事项。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演示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涂胶时的技术要点。 (三)动手实践: 提出制作要求: 1.二十个圆片连接组合成球体,牢固、无缝隙、边缘整齐。 2.设计新颖、颜色搭配协调。 3.注意安全。 4.保持桌面整洁。 5.团结协作,20分钟内完成 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卫生意识、效率意识,协作意识。) (四)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组织学生按制作要求做好自评、互评。 将作品挂在展牌上进行展示,按要求做好自评互评。 (培养初步的评价能力、鉴赏能力。) (五)拓展学习: 请学生欣赏其他样式的彩球,鼓励学生探究其他彩球的制作方法,并出示废旧包装制作的彩球,提示学生收集身边废旧材料完成作品。 欣赏作品,进行课后研究。 (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二十面彩球 步骤和方法 制作要求: 1.画图 1.二十个圆片连接组合成球体,牢固、无缝隙、边 2.剪裁 缘整齐。 3.折叠 2.设计新颖、颜色搭配协调。 4.粘贴组合 3.注意安全。 4.保持桌面整洁。 5.团结协作,20分钟内完成。 作业设计: 探究其他样式彩球的制作方法和二十面彩球其他的组合规律。 五、教学反思 首先,由于本课教学难点比较多,因此在技术探究环节中,用于探究难点问题的时间略长,使评价环节中学生互评的时间相对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安排好课前预设,分配好各环节的时间。 其次,教学中应对于学生创新设计的方法给予进一步指导,比如:给二十面彩球配以简单的穗子或者用彩笔给彩球描绘图案等,以更好地发展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