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绣花手绢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绣花手绢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绣花手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刺绣针法,提高手指灵活度,促进智力发展。
2、了解我国刺绣的悠久的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鲁绣,学会第一种鲁绣针法——柳针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鲁绣,学会第一种鲁绣针法——柳针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显示几幅手绢图片,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这几块手绢你喜欢吗?为什么?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绣花手绢。
二、新课:
(一)了解刺绣
课件显示: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 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古代称“黹”、“针黹”。是“女红”的重要组成。刺绣在中国已有几年历史。黼黻絺绣之文,见于尚书。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中国刺绣享誉世界,最著名的是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号称“四大名绣” 。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
从这段话里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课件显示:四大名绣作品样例。
逐一显示四大名绣作品样例及特点介绍:
湘绣是在吸收苏绣和其它刺绣的优长处发展而来的。湘绣使用不同颜色的线相互掺和,逐渐变化,色彩丰富饱满,色调和谐。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题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苏绣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苏绣自古便以精细素雅著称于世,其构图简练,主题突出,技巧精湛。仅以苏绣所用最细的线以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楚为例,足见其精细之极。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
粤绣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浓郁鲜艳,绣制平整光滑,纹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体现了粤绣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粤绣的题材广泛,多为百鸟朝阳、龙凤等图案。
教师介绍:
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陇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彝、傣、苗、藏、维吾尔、侗、瑶、白、壮、哈萨克、布依、土家、景颇、蒙古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课件显示其它绣品样例
实物展示鲁绣作品,介绍鲁绣特点:
鲁绣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刺绣工艺。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所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丝线,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鲁绣作为齐鲁文化的组织部分,也早巳斐声海内外。
鲁绣博采“苏、粤、蜀、湘”四大名绣之长,而又独具一格,是中华民族悠久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绣还借鉴了西方蕾丝绣的技法,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色彩淡雅、构图优美、虚实适宜、形象逼真。绵远悠长的齐鲁文化赋予了鲁绣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绣品,宛如历史的画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老师要教给同学们的就是鲁绣技法。
(二)刺绣准备:
1、材料与工具:绣绷,绣布,绣线,绣花针(10号针),小剪子,花样,复写纸,铅笔
2、描花样:用复写纸和铅笔将花样拓印到绣布上。
(1)将花样与绣布对好,固定;
(2)将复写纸放在绣布与花样之间;
(3)用铅笔慢慢将花样描一遍。
(4)取下花样与复写纸;
(5)用绣绷将绣布绷紧。
(三)介绍基本针法:
1、柳针绣:将针从前面向后穿入,再从上一针处穿出来.刺绣时,每一针都保持相等的距离.
2、平针绣:将针从图案的两边相对刺绣.刺绣时,针针靠紧,不能露出布底,边缘要整齐.
3、扣针绣:在边缘处,将针向下穿过,从布后出来,将前面的线压在针下.每针长短要一样,针针紧密排列.
4、回针绣:将针回到1的后面,针从1前一针处穿出来.刺绣时,每一针都保持相等的距离.。
5、套针绣:长短针交错,针针靠紧,不能露出布底.。
(四)学习柳针绣:
1、教师演示:教师在投影下演示柳针绣绣法,学生观察。
2、指名到白板上画出柳针绣下针位置
3、学生刺绣,
在学十字绣时,老师讲过拔针的手势,谁还记得?说一说。
兰花指拔针是为了美吗?
(是为了周围人的安全。心录美才是最美的。)
教师在白板上画出针线走向,学生参照在绣布上绣出花梗。
4、学生刺绣,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
我们学会了第一种鲁绣针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绣好,还要多加练习。
四、作业:
将绣布上的图案柳针绣绣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