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层层相叠,上下贯通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认识汉字结构重心平稳中“层层相叠,上下贯通”这一结构形式。 2、学习并能运用“上下对正、不离中轴;纵向压缩,横向基本不变”这种书写方法。 3、通过范字赏析与练习,写好本课中的三个范字“暮、当、宁。”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并运用“上下对正、不离中轴;纵向压缩,横向基本不变”这种书写方法。 课前准备:笔、墨、纸、墨盘、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设疑激趣:孩子们:玩过搭积木吗?玩过的请举手。请这四位同学上来比一比,看谁搭得又稳又高?(计时30秒) 孩子,你搭得这么好,是怎么做到的呢?(重心平稳、根基牢、每一层积木的中心要对齐) 是的,孩子们,我们写汉字就像搭积木,也要做到重心平稳。怎样做到重心平稳呢?我们从古人建塔中能得到启示,请看(出示图片、实物)这些塔屹立千年不倒,这么稳,你能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吗? 生:一层一层往上叠,每一层都对得很整齐 生:每层塔的中心始终贯穿在一条直线上 是的,我们写上中下结构的字,就像建塔一样,做到层层相叠,上下贯通。(板书) 二、观察引导,归纳方法?: 孩子们,上中下结构的字,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像我们的塔一样,一层一层的,横多,比如:“暮、当、崇、鲁”,我们写这类字的时候,如何做到层层相叠,上下贯通,请同学们擦亮眼睛,认真读帖。 为了帮助孩子们读帖,老师制了一个导学支架表,请孩子们围绕表中的问题,找到书写的方法。 1、设疑寻法: (1)横画的长短? (2)横画间的间距? (3)上下是否对正?重心是否贯穿在一条直线上?(可举反例) (4)纵向有什么变化?横向有什么变化?(用对比法:暮字的“日”和“日”字比较。) 横画长短 一致吗? 横画间距 均匀吗? 上下是否对正? 重心是否贯穿在一条线上? 纵向笔画有什么变化? 纵向空间有什么变化? 横向有什么变化? 2、归纳方法: 学生梳理,教师提炼。 归纳书写方法:上下对正,不离中轴; 纵向压缩,横向基本不变。 (总结后全班齐读方法) 三、首练尝试,感知方法 “话说千遍,不如写一遍”。 师:孩子们,在书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能做到“上下对正,纵向压缩吗?相信你能行,开始吧! 教师巡视:选择结构有误的习作上展台分析,教师用红笔改正。 (学生运用方法进行自主练习,形成初步的书写体验,老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评价修正,让学生获得更深程度的感知。) 四、示练结合,评中明法 1、教师示范: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生:跟着书空) 师:“现在请将“暮、当”书写两遍,要求写完一字后,停笔观察比对后再写第二遍” 2、练中有评: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及时用红笔在学生作业上面标记,在写得好的字上面画红圈,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 (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方法+是不是,让学生按照方法,逐条反问,问自己,问同桌。) 层层相叠,是不是压缩了? 上下对正,是不是做到了? 横画,是不是长短一致? 横画的间距是不是均匀? 粗细变化,是不是注意了? 3、深化练习: 用同样的办法自学“宁”,将“宁”书写两遍,选择“崇鲁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练写。 五、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1、同学们,通过学习,请你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上下或者上中下层层相叠的字? 仔细观察,勤加练习; 上下对正,不离中轴; 纵向压缩,横向基本不变。 2、作业:尝试用集字的方法书写带“暮当宁”字的四字词语,如:志当高远、宁静致远、晨钟暮鼓等,下次课展示。 板书: 层层相叠,上下贯通 上下对正,不离中轴; 纵向压缩,横向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