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 第 14课 边学边用 教材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书法技能的训练,已经学会了所有笔画的书写方法,掌握了毛笔字的基本用笔方法,具有一定的认格书写的能力。本课是综合·探究的课程,属于实际运用范畴,训练学生在不同形状的扇面纸上进行集字创作,内容是:业精于勤。 本课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集字创作”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能更好地检测学生对前面所学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上好本课,意义重大,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书写技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初步感受书法“创作”的成就感。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是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与之前相比,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注意力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所有基本笔画的写法,对不同类型的单字结构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之前重点训练的是基本笔画和基本笔法,《边学边用》作为综合·探究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针对四年级学生仍然比较好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动静结合”,适当的穿插一定的活动,使学生获得及时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品尝书写一副好作品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获得不竭的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业精于勤”这句话的含义并以此激励自己,了解扇面书法作品形式,掌握基本的折纸方法; 2.使学生掌握扇面书法形式的基本要求,能够独立书写一种形式的扇面作品,体现“边学边用”的主题; 3.通过对扇面书法艺术的欣赏和讲解,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感悟,使学生对汉字书法作品艺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弘扬祖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扇面书法作品的集字创作。 教学难点:扇面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落款钤印等。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扇面作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书法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境导入: 师:上课前呢,老师想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好不好? 不动无风动有风 打一物(扇子), 老师也带来了一把扇子,并且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把扇子是老师亲自书写的,大家看看怎么样?你们喜欢吗? 想不想也拥有一把自己书写的扇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下面呢,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习今天的新课——第14课《边学边用》,通过学习来给自己书写一把扇子。(以此来揭示本节课“边学边用”的目的)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看扇面书法小视频,提问:通过视频,咱们了解了哪些知识呢?谁来说一说? 2.师:今天呢,我们一同来学习集字扇面书法作品——“业精于勤”(出示“业精于勤”书法作品),提问:你们知道业精于勤的含义吗?谁来试着说一下。(让学生了解“业精于勤”的含义,知道学业的精进在于努力、勤奋,并以此为鉴。出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小练笔 限时临摹“业精于勤”四个字,师巡回指导(为后面正式书写作品打基础,同时教会学生集字作品的练习及创作过程与方法)。 4.小游戏:“慧眼识珠” 师:接下来,咱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慧眼识珠”,比比谁的眼力最好?(课件出示书写有问题的书法作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扇面作品,咱们来看看这两幅作品好不好?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谁来说一说?(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书写作品师应考虑的问题“章法布局”,板书:整体、大小、距离、落款、钤印,章法。) 5.示范书写集字作品“业精于勤”,让学生观察体会。 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样书写的,书写时,为了控制字的大小,我们可以用折格子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拿起自己的纸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折纸(学生手中有形状不同的纸张),注意留好落款位置(为后面学生书写打好基础,不再单独去留折纸时间,节约时间)。 开始示范(边示范边提醒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上环节主要体现了“学”的过程,以学为主,辅以练习)。 6.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各自手中的扇面纸上进行内容为“业精于勤”创作练习(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用”,和以上的环节合起来就达到了“边学边用”的教学目标) 师:了解了这么多知识,大家一定很想动手尝试书写吧,下面就请大家开始动手书写吧。书写时大家要注意字的大小、距离、落款字的大小、位置,印章的位置等。(老师巡回指导)。 7.学生作品展示、品评 师:老师希望每组同学推荐本组书写最好的作品请他们到讲台上来,咱们请几名同学来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的作品,作品好在哪,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通过让学生自己品评,强化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 8.师课堂小结 结合本节课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课堂表现,对本节课进行小结,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业精于勤。 三、课后拓展作业 书写一幅扇面形式的集字作品,内容:慎思笃行。 板书设计: 第14课 边学边用 整体、大小、距离、落款、钤印(印章) 章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