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书法练习指导 12木字底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 书法练习指导 12木字底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2课 木字底
教材分析:
这是单字临习中字底的写法内容。是在日字底、皿字底、巾字底的基础之上学习木字底的写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上下结构汉字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书写以及应用能力。
本课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1了解“木”的本义。认识“木”字在五种书体的形态变化与特征;
2书写要领;
3例字“架”“案”“樂”的形态特征分析与练习;
4了解“笔断意连”的含义。
要注意辨析欧体字帖中木字与现在木字的变化与差异。
学情分析:
前面学过写“木字旁”,要逐步做到正确的书写,包括坐姿、执笔、以及读帖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同时也要加强中锋用笔的训练;有写好字的愿望,但专注度不足,注意力易分散,浮躁,静不下心来。
教学目标:
1、认识带木字底字的形态特征,理解并掌握木字底的书写方法,初步感知木字底与字上部的合理搭配。养成良好的书写心态。
2、了解“木”字在五种书体中的形态变化与特征。
3、了解“笔断意连”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木字底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 ppt 书写用具
教学过程:
一、开始与导入部分
1、定心志: 问好,检查用具准备情况,提出本次学习要求。
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活动手指和手腕。
五指执笔:指实、掌虚、掌竖、管直,执笔要松活、自在,能自如运使指腕。
2、引言: 汉字有很多都是象形的,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木等字。“木”字的本义是“扎根于土地的树。”
3、随着时代的发展,书写既要方便快捷又要给人以美的享受于是木字就出现了多种写法,请欣赏 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中的“木”字形态。(看教材图片,课件出示单字)

4、导入:汉字中“木”字有时是作为字底出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木”字底的写法。 (板书: 木字底)
二、进入新知学习
1、分析木字底的形态
出示欧体木字和木字底的图片学生对比说出变化。

2、指导学生自读教材,归纳出木字底的书写要点:
横画变长稍细,
竖画稍短稍粗,带幅度不大的钩。
撇捺变作点不对称。
2、指导学生读米字格中的木字底,观察占位。
老师先示范书写一次(临写中,注意体现点画间的呼应,边略讲笔断意连。学生临写2次,请几个学生相互略评,再对自己的临写进行修改。
学生再临写2次。 (提醒坐姿)
3、写木字底的组合字
指导读帖(出示“架”“案”“樂”字图片)

归纳:木字底的字上下交错、上斜下正、上密下疏。
通常长横是整个字最宽的部分要托住上部,像“架”和“樂”两个字。“案”字突出了上部“安”字的主笔长横,重心偏左,而木字底的长横写短与上面长横形成对比,且偏左,右点偏右而高,让整个字重心平稳。
下面我们主要来写一写“架”字:上面的’加”要窄一些,左边“力”狭长,撇画细长收笔位置最低,“口”短上部低于力字,下面又略高于折钩,左低右高。木字底的竖与口字左短竖错开一点,两点左低右高。
4、老师示范在米字格中书写“架”字,老师边讲边写(注意体现点画间的呼应),学生认真看。
5、学生用手在字帖上摹写,然后在米字格中临写;
老师巡视指导抽同学展示自己临写的字,和书上范字对比再作简要的自评,请其他同学点评,再写。

三、指导学生看书法园地的范例,略析笔断意连。(重点讲笔意的“承接”与“呼应”)

四、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安排收拾整理用品,宣布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